新田河水库左岸边坡防渗处理分析论文_李彬,徐宇霆

新田河水库左岸边坡防渗处理分析论文_李彬,徐宇霆

云南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库、河流等区域的边坡开挖工程数量日益增加,对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边坡工程开挖施工后,自然边坡的稳定性势必会被破坏,下面就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案例工程的边坡防渗处理,以供借鉴。

关键词:水库工程;边坡防渗;处理

1 案例工程的概况分析

新田河水库建于新田河上。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276.00m,坝顶长度84m,最大坝高27.5 m,正常蓄水位2272.29m,总库容173.7×104m3。2012年4月清水海引水工程正式向昆明供水,经过近6年的运行,于2017年8月发现新田河水库坝后左岸坝基下游边坡有一处渗水,渗水区位于高程约2258~2260m之间,其中有一股状水流,水色较为清澈,无泥沙等细物质涌出,渗流量较为稳定,未发生渗流变形破坏。2018年1月30日我院收到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关于对《新田河水库大坝左岸边坡库区治理》项目开展勘测设计的工作联系函,委托我院完成上述项目的实施方案。

2 新田河水库工程的左岸边坡渗水问题

新田河水库坝后左岸边坡有一处出现较严重的渗水现象,2017年8月23日观察到一股水流从左岸坝基下游集中渗出,渗水点距离坝址较近,库水位高时渗水量达5~8L/s,库水降低后,渗水减小,初步分析是绕坝渗漏,对坝体稳定有影响,对水库蓄水和左岸边坡及坝基的稳定会造成危害。

3新田河水库大坝工程地质情况分析

3.1 地形地貌

坝址区属于构造侵蚀河谷地貌,地形两岸较陡,中间狭窄,河谷断面呈“V”型,地形坡度一般35~45°,局部大于50°。两岸在坝址区附近基本对称,左岸较陡,坝线附近河床以上基岩出露,出露宽度20余m,地貌上为3~5m高的陡崖;右岸稍缓,地貌上为40~50°的陡坡,地表为第四系崩坡积层覆盖,厚度5~10m。

3.2 地层岩性

(1)第四系松散层

① 残坡积层(Qedl):分布于两岸山坡上,岩性为灰黄色含碎石砂壤土夹部分块石,结构松散。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2m,山坡平缓处一般厚2~4m,局部大于5m。

② 崩坡积层(Qcol+dl):主要分布于右岸山坡,岩性为灰黄色碎块石砂壤土夹孤石,杂乱堆积,结构松散。厚度不均,一般为2~5m,局部大于10m。

③ 冲洪积层:

A.河床冲洪积层(Qpal):分布于河床上,岩性为杂色粉细砂夹卵砾石、漂石,结构松散,分选性差,一般厚2~5m,局部大于5m。

B.河漫滩冲洪积层(Qpal):分布于河流两岸宽缓地带,上部为砂土、淤泥质粘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夹漂石,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厚5~10m。

C.坝前洪积层(Qpl):老坝(坝高11.8m,运行20余年)坝前淤积最厚约7m,分布至输水隧洞进口一带,主要为淤泥质粘土和粉、细沙夹部分卵砾石,厚度约3~5m。

(2)古生界寒武系地层

坝址区出露地层为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下段(? 1l1)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薄层页岩,主要出露于左岸,右岸山坡为第四系崩坡积层所覆盖,结合钻孔揭露,根据岩性变化可细分为3层,由上至下简述如下:

① 龙王庙组下段第三层(? 1l1-3):灰、灰黄色、灰绿色粉砂质页岩夹薄层页岩,夹少量粉砂岩,厚度大于50m,强~弱风化,分布于两岸山坡上和河床以下2~15m深度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② 龙王庙组下段第二层(? 1l1-2):深灰、灰绿色粉砂岩和粉砂质页岩互层,局部夹极薄层页岩夹层,厚度10~15m,弱~微风化,地表未见,分布于河床以下10~25m深度范围内。

③ 龙王庙组下段第一层(? 1l1-1):青灰、灰紫、灰色粉砂岩,弱~微风化,地表未见,顶板埋深于河床20m以下,未揭穿底板,厚度大于30m。

3.3 物理地质现象

库区不存在大规模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主要物理地质现象为冲沟侵蚀沟发育、卸荷裂隙发育、岸坡岩石风化、溶蚀沟槽、溶蚀裂隙、岩石掉块、岩屑剥落等。

取水口附近地形不对称,处于河流急弯处,右岸河床为凸岸,岸坡较陡,受水流冲刷严重,发育冲沟、小规模坍塌、掉块和岩屑剥落。左岸地形宽缓,为河床凹岸,发育一级阶地、河漫滩,是水库淤积严重地段,岸坡无其他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坝址下游地形不对称,左岸基岩大片出露,地貌上为20余m高的陡崖;右岸地貌上为40~50°的陡坡,地表为第四系崩坡积层碎块石土覆盖,发育冲沟、小规模坍塌、滑坡,雨季常有碎块石坠入河床,岸坡稳定性差。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3.4 水文地质

(1)河床③、④坝段总体埋深13.5m,其中(q=10~100Lu)埋深0.6~7.5m;(q=5~10Lu)埋深6~11m;(q<5Lu)埋深0.8~3m。河床④坝段(q=5~10Lu)埋深13.5m;(q<5Lu)埋深0.8~2.3m。

(2)①坝段总体埋深38.4~49.3m,其中(q≥100Lu)埋深6.5~7.3m;(q=10~100Lu)埋深31.9~37.1m。②坝段总体埋深26.9~36.4m,其中(q≥100Lu)埋深0.1~6.5m;(q=10~100Lu)埋深7.9~31.9m。

(3)左岸绕渗段总体埋深49.1~59.7m,其中(q≥100 Lu)埋深3.4~6.9m;(q=10~100Lu)埋深38.2~50.1m。

(4)以(q=10Lu)为相对隔水层顶板线。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潜水和第四系松散孔隙水,靠大气降水补给,总体沿孔隙和裂隙向河谷径流,于沟床及河床呈散浸形式排泄,地下水补给河水。

初设阶段试验成果表明:地表水对混凝土具重碳酸型(HCO3-)弱腐蚀。无其它类型的腐蚀性,建议设计上应考虑地表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措施。

3.5 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地震参数

坝址区东距小江活动断裂西支直线距离约1km,构造稳定性主要受该断裂地震活动影响,属不稳定区域。据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地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4 新田河水库大坝的坝基及绕坝渗漏分析

新田河水库坝基地层岩性为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薄层页岩,强~弱风化,为软岩。左岸地下位较低,地下水位高程2250m,地下水力坡降约为30%。浅部强风化岩体透水率为10Lu~205Lu,大值均值97Lu,属中等~强透水岩体。

第一,原左岸灌浆端点为坝横0-015.348m,绕渗延伸长度为坝前水头的0.7倍,为悬挂未封闭帷幕。

第二,原①、②坝段及绕渗段坝基灌浆底界(q=10~100Lu)中等透水带中,深度约15m,为坝前最大水头的0.7倍,为悬挂帷幕灌浆。因此,施工完成后,水库仍然存在坝基及左岸绕坝渗漏。由于坝基为强~弱风化岩体,无构造破碎带,不存在渗透变形问题。

5 新田河大坝渗漏处理措施

建议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处理,防渗帷幕应按“允许渗漏但不允许渗流变形破坏”的原则选择。

第一,建议灌浆底界为深入(q<10Lu)内5m为原则。

第二,建议左岸绕坝渗漏段延长至坝前水头的1.5~2.0倍(36~54m)。

第三,左岸防渗段(端点)可由先导孔按上述原则控制灌浆底界。

第四,建议对原灌浆区加深灌浆。

第五,新田河水库防渗处理实施后,在汛期加强观测。

结束语

总之,本工程实践证明,在水库大坝工程防渗漏的施工中,我们必须按照其施工现场水文地质的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防渗处理,定期对坡体的变形监测进行预报,作出记录工作,进而确保边坡上部建筑物安全。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

[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4]徐江波;郑颖人;叶海林.土质及软岩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第06期

论文作者:李彬,徐宇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新田河水库左岸边坡防渗处理分析论文_李彬,徐宇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