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教学是当前最能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传统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了何为传统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爱国思想,为后续传统文化的发扬创造了条件。本文以音乐教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并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举措,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文化的渗透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初中音乐教学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其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音乐也是一种没有局限的语言,不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地点中的任何人都会对优秀的音乐产生共鸣,音乐是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传统文化在音乐中也有着众多的体现,初中音乐教学中若能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应用与渗透,必然会对音乐教学产生有利的促进,拓展音乐教学的方向,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所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我国精神文明的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
1.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中华民族的复兴过程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实施中,应该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知水平为重点,确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可行性。所以,音乐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音乐发展史、社会价值观、基本乐理知识等形式来改善初中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最终实现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
2.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学生对于社会环境并不了解,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还不完善,必须对其实施合理的指导,需要各科教师履行其对学生的育人功能,尽可能实现学生的“三观教育”,这也是新时代下的教育诉求。鉴于此,初中音乐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基础音乐素养的教育,又需要重视学生的“三观教育”。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尤其在抒发感情、激发斗志、唤醒意识等角度效果显著。对于初中生来说,社会环境复杂多样,而初中生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可以通过音乐教学来了解社会的感悟,强化自身的民族情感,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3.推动音乐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
“唯成绩论”的狭隘观念一直限制着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使学校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视度逐年下降。调查发现,初中音乐教学的重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见乐器的使用;第二部分是基础性乐理知识的讲解。这种单一性的教学内容会给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进而形成厌学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实现教学体系的创新是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流行音乐一直是青少年群体喜爱的音乐类型,其对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成为了初中音乐教学渗透的难题。一般来看,喜爱现代流行音乐的青少年群体往往对传统音乐不温不火,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无法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此时,音乐教师需改善学生的传统音乐知识水平,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现代流行音乐的起源是传统音乐,没有传统音乐的发展就没有现代流行音乐的今天,进而使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终让学生培养起音乐学习兴趣。例如,在《神州音韵(三)》的学习课堂上,音乐教师并没有直接讲解相关的音乐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去搜索《流水》的资料,并让学生对古琴充满了好奇。在课堂上,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古琴资料,如古琴的基本用法、相关图片、发展历史等,进而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古琴知识,心中充满了古琴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知识学习引导,教师问:“哪位同学知道《流水》这首古琴曲的历史故事?”学生纷纷开始思考和讨论。讨论过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流水》背后的故事,学生也会因此对《流水》有了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将是学生音乐学习的第一步,为后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渗透、促使学生掌握深层次的音乐文化知识、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就必须从实践角度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实践过程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明确了音乐的重要性,进而开始独立思考,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在实践环节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资料的搜索,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例如,教师在传授《我不挂帅谁挂帅》知识时,可要求学生在班内自由结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我不挂帅谁挂帅》节目进行排练。另外,学生还需在课余时间搜索《我不挂帅谁挂帅》节目的相关资料,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去背诵台词,让学生对京剧表演充满兴趣,资料搜集是学生了解京剧文化的最佳途径,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强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精神,实现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四、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我们更加关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和渗透。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初中音乐教学,借助有效的教学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参考文献
[1]李梅芳.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8(20).
[2]汪常仙.论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4(20).
[3]孙静.对于提高初中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尝试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8(33).
[4]魏秀霞.音乐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艺术[J].甘肃教育,2011(23):43.
[5]朱敏洁.浅析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融入[J].北方音乐,2018(19):186.
论文作者:马惠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音乐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中华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