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高职教育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且逐年上升,并开始出现待业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将依据市场的不断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创造能力,也就是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要具备从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对毕业生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正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能是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本文重点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创业也成了很多毕业生的一种就业形式,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创业意识。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教学目标应准确定位在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方面,进而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主动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就业变化形势。同时,这也是众多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助推本校学生更好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毕业后的创业率不仅能够反映出其创新创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侧面反映出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深度。可见,准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能够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明确目标。
将创新创业职业素养和能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后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拟定实施方案及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方法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以及培养人才必备的教师队伍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达到创新人才质量与行业、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在校期间,如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其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提升,进而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此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逐步增强学生对创业的意识与精神,也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及事迹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将其培养成为当前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オ,有效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带动就业,与职业院校的办学精神相符合,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的构建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平台建设的制度保障,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机会,高职院校应当整合多方资源,去共建集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与于一体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在在校期间利用实践基地去进行创业尝试,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同时促进创业基地的深度建设。高职院校应联合企业力量,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去打造培养创新创业人オ的模式,同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结合学校师资的帮助去打造更多大学生创业团队,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有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
四、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建设
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主动从过去教育主导者转型为创业咨询者、协助者的新角色,由过去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不足进而去主动提升自己的创业技能与意识。如此来,通过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能够让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聚集地,进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经调查分析,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就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师资现状与这一意见存在差距,面对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形成的挑战,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职业能力,提升教师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能力,并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内蒙古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化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五、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调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所以其课程体系安排同样需要以此为方向去设定,并且要综合学生的专业特色予以考虑,实现有效整合。首先,在专业课程当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在讲解专业知识、布置课堂课后作业以及课程评价考核等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创业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可增设创业实践教学,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促进专业课程的效果提升;其次,可按照学生年级不同去设置课程内容。例如针对新入学的高职学生则可开设“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树立其正确的创业意识,最终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从专业应用和创新素质培养的视角出发,提出并建立将创新创业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有重大意义。
总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高职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等。同时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共同育人,产教融合,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服务职业教育事业和地区经济建设。
培养创新与创业人才是当代高校应当追求的一种育人规格,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构成提出的新要求,是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由理论型向智能型、单一型向复合型、职业型向社会型、传统型向创新型、择业型向创业型转变的纽带。在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吕丽荣.“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探究[J].教育科学,2019,05.
[2]薛雷.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3]张雅洁.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2014,(1).
项目基金: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课题:基于“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2019272).
项目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创新创业融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NZJGH2018038).
论文作者:吕丽荣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能力论文; 互联网论文; 学生论文; 高职院校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论文; 大学生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