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论文_孙燕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论文_孙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 ;266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静脉滴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针5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每日2次静滴,时间30分钟,疗程4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镜下出血点周围注射1∶100000的肾上腺素,并观察治疗后有无便血、呕血、记录止血时间、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止血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止血时间缩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回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无中转手术病例。结论:静脉滴注泮托拉唑联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即可发挥直至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又能准确定位,发挥肾上腺素的局部缩血管作用,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内科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64-02

引言

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通常患者不会出现出血主诉,但是采用胃镜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后,其检查结果却显示有血痂存在于溃疡周边或者表面,可以将其作为自行止血的有效证明,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与治疗。本研究主要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与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患者132例。入选标准:消化性溃疡均经胃镜明确诊断,就诊时无溃疡穿孔等急腹症表现,无重度休克。排除标准:非消化性溃疡,如胃癌,Zollinger-Ellison综合症,胃泌素瘤;伴有胃-十二指肠穿孔,重度休克,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减退及孕妇等。本组132例均符合入选标准,所有病例按照自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6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0~52岁,平均40.6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0个月,急性病程2~32h,平均12.5h;便血45例,呕血-便血15例;治疗前 Hb(72.6.0±7.2)g/L,红细胞比容(Hct)(33±3.5)%;观察组66例,其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32~50岁,平均41.8岁;病程5个月~3年2个月,平均10.5月,急性病程3~31h,平均13.0h;治疗前 Hb(71.5±6.8)g/L,Hct(34±3.4)%;便血46例,呕血-便血14例。两组在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急性病程及治疗前 Hb等方面比较,均具有可比性(P >0.05)。该项目实施前,将项目计划内容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如止血、抗感染、补液扩容、纠正水电解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照组:泮托拉唑针50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溶解后,一日2次,静滴30分钟,疗程4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镜下注射1∶100000的肾上腺素。先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汇合液冲洗,查找出血点,在出血点周围2mm处,多点注射1∶100000的肾上腺素,观察局部粘膜组织颜色呈白色,出血停止,总量6~10mL。并观察治疗后有无便血、呕血、记录止血时间、输血量。检测血常规变化。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患者的溃疡灶缩小面积没有达到一半或者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为无效;患者的溃疡灶缩小面积在一半以上为有效;患者的溃疡灶完全消失,或者从活动期变为瘢痕期为显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见表1,观察组显效6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2例(P<0.01)。两组止血时间、Hb、Hct治疗后比较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98.4%,对照组为78.7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无中转手术病例。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为出血,该并发症也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虽然临床上对患者采用抗幽门螺杆菌与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出血率,但是依旧存在溃疡出血现象。该现象出现是由于在溃疡底部或者边缘受到侵蚀之后,会引发出血现象。消化性溃疡出血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达到有效止血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内科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入院时,便要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受体抑制剂,抑制胃酸作用很强,可使胃内达到无酸水平,最终使胃内pH 值升高,当pH值大于6时,才能保证机体凝血机制的启动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进行,同时,泮托拉唑具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尽管有一定效果,但由于胃溃疡出血是由于溃疡面血管破裂出血,溃疡面呈炎性或瘢痕纤维化改变,起效较慢。本组联合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既可以观察病情,准确定位,又可以充分发挥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达到快速止血效果。分析观察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复查 Hb、Hct观察组回升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文献报告相较止血时间明显缩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全球性疾病,估计约有10%左右的人在一生中患过本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于青壮年,而胃溃疡(GU)而多见于中老年;前者的发病高峰比后者早10年。临床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于胃溃疡,是胃溃疡发病3倍[1-2]。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更容易并发出血,因此,加强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更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晓杰.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6):32+41.

[2] 李仙女.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0):39-40.

论文作者:孙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临床内科治疗分析论文_孙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