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大气污染问题入手,分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探讨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为提高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作用;措施
引言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煤炭和石油等燃烧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一直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前发展,如今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问题最为突出。随着雾霾的扩散、呼吸道疾病的快速传播,大气污染成为人们倍加关心的问题。环境监测是大气污染治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它通过提供大气环境的各项指标,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1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概述
从大气环境监测内容入手分析:一是PM2.5的监测。当前对颗粒物质的监测主要是PM2.5,监测方法为取重法,使用切割器将一定体积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质进行剥离,细小的颗粒固体将其吸附到恒重滤膜上,以此进行浓度与体积的计算。二是一氧化碳。其为煤炭石油不充分燃烧产物,多采用气相色谱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检气管法等方法测定。三是二氧化硫。测定方法包括碘量法、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关度法、定电位电解法等;四是氮氧化物,其来源于汽车尾气、生产排放废气等,测定方法包括中和滴定法、萘乙二胺法、硝酸离子电极法、快速苯酚二磺酸法等。
2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在现阶段主要的大气污染来源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煤炭燃烧产生的煤烟造成的大气污染,另一方面是汽车燃油燃烧产生的不完全燃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其中,煤烟大气污染来源于工业生产、冬季供暖燃煤、火电厂发电等领域,因此,煤烟造成的大气污染有一定的季节性,污染物多是CO2、粉尘;而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则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这与城市私家车保有量上升有很大的关系。大气污染物的超量排放会超出大气环境的容纳量和消化量,进而打破大气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雾霾天等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社会生产。
3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3.1环境监测的预防作用
环境监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建有大量环境监测站,有些监测站已经累积数十年的服役,采集了巨量珍贵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纵向对比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总结出当地大气环境的变化趋势,比如说两极地区的臭氧层空洞就是在分析全球各地的环境监测数据后发现的。大气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地理系统,但是大气的变化有着自身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大气环境累年数据的分析,就可以总结出该地区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其成因以及集中产生危害的时间段,从而进行提前预防,降低社会损失。同时环境监测也可以作短期预报,在极端大气污染发生或大规模扩散前,一般都会伴随大气环境监测中某项或某几项数据的异常,通过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就可以快速启动相关预案,减少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3.2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数据标准
环境监测属于环境保护部门的常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监测目标为确定大气环境的质量,为大气污染物的存在和治理判定提供数据基础。天气预报员向观众播报的PM2.5等数据,和手机APP中提示的环境指数数据,都来自于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结果,这些数据向公众公开能够有效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及时佩戴口罩等自我防护道具,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环境监测是服务社会的途径
利用现代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是确保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由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对于长期生活于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地区的群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根据环境监测数的相关数据,及时的进行出行计划的调整,避免因为不了解环境污染数据,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4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作用的措施
4.1改进监测手段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已经成为接下来几年内的重点治理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改变以往的对大型污染的轻视态度,真正将其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重点防治工程。而若想真正做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作为保障,成立专业的环境监测部门,引进大气环境监测的最新科研成果,改进笼统的、不全面的监测手段。一个科学的环境监测部门,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监测设备等过硬的硬件设施,更要培养一大批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气候状况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使政府在大气污染问题监测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此外,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不能墨守成规,而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所创新。比如说,可以将信息化、自动化等尖端技术融入到环境监测过程中,利用这些年来兴起的云计算平台自动地进行空气质量监测。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可以解放人力,使科研人员更多地把精力投身到监测数据的分析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中。
4.2完善监测体系
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污染种类形式有全面认识,通过多种检测方法,展开多维度研究,根据污染源信息,施以全面性评估,同时拓展监测范围;二是加大人才培养,要求环境检测员,掌握先进检测与监测技术,了解地区环境污染现状,及时评价环境质量,确保污染源监测工作有序展开;三是拓展检测区域,重点污染地区引入无线传感技术,以优化检测系统;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完善奖惩机制,检测并整治污染型企业,加大不合格企业管理,采取取缔或整顿等方法处理,奖励环保成效显著的企业,同时优化奖励方式;五是环保部门要加大露天工厂监测力度,并加大车辆污染性评价与管理力度;六是企业要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实时进行监控。
4.3大数据与云计算
环境监测数据因为自身数据和信息量的庞大,天然具备大数据的属性,适于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爬取和分析,从而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提高数据分析的速度和能力,减少人工误差。环境监测项目一般具有较长的周期,获得的数据也较为庞大,在部分设备配备较为落后的地区,传统的信息处理设备难以全面地运算分析数据,可能无法监测到潜在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云计算就可以很好弥补硬件设备配置的不足。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建立一个范围涵盖数千米的、区域内数据连接共享、能够从整体层次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平台,这类平台不仅能优化环境监管部门的资源配置,还对解决雾霾等覆盖面积极广的大气污染问题有积极的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开展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比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加大大气环境监测工作力度的基础上,根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的程度以及污染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措施,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铁明.试论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7):57.
[2]田勋.关于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分析[J].农家参谋,2018(13):131,198.
[3]宁斌,刘伟天.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风,2019(26):155.
论文作者:黄祚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大气论文; 大气污染论文; 数据论文; 污染治理论文; 污染问题论文; 大气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