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护理,观察两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的总满意率(P<0.05)。结论 同传统护理相比,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危重症之一,主要由患者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心肌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为胸闷、心律不齐、循环功能障碍等[1]。该病在老年群体中有非常高的发病率,这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给予患者及时的诊治,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护理模式[2]。急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全方面护理有效降低患者抢救时间,这满足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抢救的需求。本次研究就探讨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并且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6.5±4.3)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65.9±4.2)岁。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主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手术前,清洁患者相应部位,常规备皮、吸氧,做好相应并发症护理等。在手术抢救完成后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 成立急诊护理小组
由科室主任、医生、护士长、护士组建专门急诊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主要是让小组成员了解到急诊护理路径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内容。小组成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收集并整理小组成员的基本资料,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出急诊护理路径,由小组各成员完成。
1.2.2 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
(1)急诊抢救。快速分诊(3min内)由分诊护士观察入急诊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果非外伤胸痛直接引导患者进入抢救室抢救;协助诊断与救治(急诊15min内)由抢救室护士完成心电图扫描后上传,建立“心梗绿色通道”,主要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吸氧、重症监护、除颤准备、口服药物、护理评估等;转运准备(急诊30min内)主要在完全术前评估、备皮、心理护理等后将患者转运,完成转运交接单。
(2)术后护理。在手术抢救完成后,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做好患者术后护理,为患者宣传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正视疾病,消除患者术后焦虑情绪。术后护士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同时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生命检测、机体功能锻炼及正确进食方法等,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康复。在患者出院时,相关的责任护士还需要叮嘱患者在家期间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叮嘱患者需按时到医院复诊,指导家属科学帮助患者控制日常生活及健康锻炼,加快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3)观察并记录两组分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住院时间等抢救效果指标。(2)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主要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评价,量表总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分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抢救,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实施抢救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手,且相关研究还表明在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行为可规范抢救操作,避免各环节时间的浪费,使得患者的抢救效果显著提升[4]。
急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抢救时间”为核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护理的范围延伸到入院前,使得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变得具体化、明确化,这样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护理步骤,缩短患者从入院到急诊抢救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抢救的成功率[5]。在急诊护理路径中,通过组建小组的方式,按照患者实际情况建立急诊护理路径,这样可以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及提醒的作用,进而提升相关医护人员的责任感,避免护理过程中疏漏情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6]。
本次研究中对比了传统护理与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制定急诊护理路径,开辟绿色通道,使得患者从入院到抢救的时间明显缩短,这样可以加快患者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通过急诊护理路径显著提升急诊抢救效果,这样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丽红,林巧丽,黄庆芬. 急救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4,8(23):3579-3581.
[2]王咏梅,刘晖,安辉,等.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3).
[3]姜明霞.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1-3.
[4]朱燕妮.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6):12-13.
[5]吴宇超,胡晓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5(a01):61-61.
[6]冯金星,戴新娟,施琪,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概况[J]. 中国全科医学,2016,14(S1):454-456.
论文作者:左玲,侯珍珠,洪国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路径论文; 时间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