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规模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扭亏增盈、促进商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围绕着北海国有商业的最大问题,也是未来15年特别是“九五”计划期间北海国有商业的发展主题。在理论上研究和引导北海国有商业发展的方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北海市功能定位策略是北海应成为环北部湾地区的中心城市,应该是大西南重要的港口城市,并且是全国著名的、非常重要的旅游城市。1997年南昆铁路的通车、香港的回归以及我国有望于同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将给这个沿海开放城市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北海的国有商业必须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和慎密思考发展的相关问题,冲破阻碍商业发展的桎梏,开拓思路,创新观念,就国有商业未来发展进行实质性的探讨,力求形成比较系统理论观点,促进北海国有商业扩大经济总量,走上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路子。在摸索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过程中,笔者就有关问题谈一下看法。
一、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切经济工作必须围绕着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来进行,北海商业工作也不例外。“两个根本转变”是我们转换商业经营机制同市场机制接轨的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对我市商业机制转变的方式无非有以下三种:一是保留现状,铺大摊子扩大经济规模,但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是划小经营单位,建立专业程度高、品种齐全的新的经营单体。这种做法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发展后劲;三是促使国有资产的流动和企业重组,通过企业的重组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加速商业的发展。企业重组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司空见惯的事,企业重组能使经营上规模,形成一种以垄断竞争式规模经营为核心,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并兼顾竞争活力作用的全新的现代企业组织体系。从上述三种方式中分析,第三种是促使商业集约发展的最佳途径。
由于北海特殊的地缘位置及区位优势,一旦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成为现实,北海也就成为国内外商家在环北部湾城市群的首选必争地,因此,现实要求我们更新观念,重组企业体系;形势迫使我们更新观念,树立信心,重组企业组织体系。具体思路是:在政府公平政策和信息的引导下,从国有商业企业的资产重组入手,以北海市功能整合为背景,以经济级差效益(包括定价考虑)为依据,以产权市场为媒介,以经营业务和经营商品结构调整为基础,以资本和资产重组为手段,以组织制度创新为保障,配套推进、分步实施、持续调整,实现资产、经营、组织等三大结构性的重组,形成一种以产权明晰为运行基础、产权流动为运行方式、权责分明为运行制约、政企分开为运行条件、管理科学为运行质量的微观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固化、运行效益低下甚至亏损、缺少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局面,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实力、增强发展后劲、强化竞争力的重组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讲求效率的,它不论地域、所有制、行政等级等,企业只有在经营机制、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各项功能才能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我国在“八五”时期推出的新举措和改革的新思路并没有完全实施到位,如产权明晰、国有资产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活动的开展。为此,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中,必须注意研究国有流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问题,注意探索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的方式,注意对土地资源、资本(资金存量)、基建投资、劳动再教育、商品采购供应的动态调整,创出一套以垄断竞争为市场结构的组织行为模式。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所以,国有商业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方面必须要注意突破以下几个难点:
1、国有资产的流动以及经营管理
资产重组以企业重组为主要手段和主要特征。进行资产的重组必定会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动及相关的经营、管理问题。目前实行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必须要求政府在政策方面引导和建立规范,并作为国有资产流动和重组的初始推动力;作为内在源动力和操作主体的企业,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指导,以便企业在理论上全面地理解企业重组的意义。资产重组后会出现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建造一套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明晰产权关系,理顺经营者与管理者、国有资产的增殖和保值的关系,将现在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转轨为资产经营经营制,使国有企业产权逐步发展为多元化,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为企业上规模经营、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
2、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清理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熟,我市的经济将进一步繁荣,市场体系和竞争秩序逐步完善,使企业走上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硬约束轨道。企业重组的成功,必须要清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国有资本金不足、三角债、悬帐呆帐等历史包袱等,使企业重组后的新的经营单体在各企业之间平等竞争,并使企业资产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资产收益,保证包括国家在内的各方出资者的利益。
3、资产重组规模的合理性
由于国有商业企业现有经营项目不一,规模大小不同,因此,进行企业的重组要针对各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网点区位设施、市场对经营商品的最大吸纳量,以及资本金的存量等确定企业的分解、吸收、合并等方式,以取得最大的规模效益。
二、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问题
“九五”期间,北海市贸易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团结奋进,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扎实工作,建立市场体系,实行规模经营,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重点提高经济效益,实施“科教兴商”战略。这对北海国有商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在“九五”期间,北海国有商业必须坚持“集团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人员素质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发展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贯彻上述的指导方针,才能使北海商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集团专业化”就是为确保国有资产在现有基础上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保障国有资产增殖保值,按照经营性质相近,专业技术程度高的要求组建的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国有商业实行集团化,有利于资本金的积累和集中,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有利于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和扩大经营规模。从北海国有商业状况来看,除百货公司、华联商厦之外,基本都属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设施简陋、费用高、人员多、包袱重、发展后劲不足等要靠这些企业单独实行资本积聚以求扩大规模是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的,况且,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经营机制的不同还要受到财税、金融、价格、投资、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市场容量、资金以及现有技术水平的制约,所以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在实行集团化过程时,就北海国有商业的现状出发,可以尝试组建紧密型的企业集团,以目前的国有企业作为紧密层集团企业,广泛吸纳工厂、商家为二层松散型企业,通过自愿组合、参股、兼并或产权租赁等方式完成集团的组建,使集团成员多元化、联合关系股份化、组织结构层次化、经营管理统一化、经营范围综合化、财务关系金融化、规模发展多角化、市场延伸国内国际化,这样,就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商业资本的社会化水平和企业组织化程度,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商业形式企业集团作用的发挥。
“经营规模化”是指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的形式重组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企业经营资源,使经营要素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扩大经营规模和提高商品的销售力,用足够的经济实力垄断细分目标市场中的目标市场的供给面,以谋求规模效益的获得。通过上述,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是垄断经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不允许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出现。在涉及企业的市场占有程度时都是以市场占有率的形式出现,实质上这就是企业对市场的垄断程度问题。既然实现了集团化已经使企业脱胎换骨形成了新的组织体系,已形成了可以与其他企业相抗衡的经济实力,那么规模经营必定是集团化经营的目标。北海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但不是唯一通道;北海是窗口,但不是唯一的窗口,在大通道意识深入人心的今天,北海国有商业应重新审视垄断的含义,确立起规模经营的意识,逐步占领目标市场。从目前北海商业现状看:个体商业比较活跃,集体商业比较沉寂、国有商业底气不足,这并非是体制性质上的问题,而是在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是否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的问题。国有商业分散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不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加上内部机构基本上沿袭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那一套,所以化解不了分散经营和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与专业化的矛盾。组建了企业集团,为实行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也为实行连锁经营奠定了基础。内贸部主管官员新近提出:推动连锁商业发展,今年要做好“四结合”,即客观政策协商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相结合;增加投资与企业兼并、盘活存量资产相结合;网点规模扩大与强化总部控制功能、加强商品配送、信息系统建设相结合,发挥规模效益;基础知识普及与专业人才培育相结合。重点是对连锁企业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和管理手段进行指导。实行连锁经营,能够积少成多,聚零为整,获得规模效益,是企业集团实行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的可行之道。
“集约发展”是指企业在强调自身在市场中地位的同时,积极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谋求自己在经营核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其他业务,使企业在规模上、效益上都得到发展。企业谋求集约发展可以通过内部增长或兼并、合资等方式来实现。目前,我市有商业普遍存在自有资本金匮乏,销售网络和渠道不甚畅通以及经营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所以,要促进企业集团的组建,盘活存量资产,搞活资本经营,提高盈利能力,必须扩大商业资本金,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以达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目标。
三、管理问题
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国有商业改制重组以后能否有活力,取决于企业的职工,即管理者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而积极性发挥又赖于他们对所在企业的关切程度,所以,必须搞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注重发挥“人本”的效能。为此,国有商业企业应当吸取西方管理经验的先进、合理部分,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市商业需求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重组将对企业的内部机构、财务关系、统计计量、现场调控、人事安排等都发生变化,所以,对企业重组形成的企业集团要全面贯彻质量管理。集团的形象、文化都在组建之初确立起雏形,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确立,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要遵循“精兵简政”的原则,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在组织构成方面,要成立为多元结构,各种工业企业、科研所、大专院校都可以成为集团的成员,但是政府机关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要参照,在处理内部关系上,要注意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人事关系、收益分配关系以及集团的计划与战略关系等;在财务管理上,要抓好以资金运作为中心,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管理工作,特别在资金融通方面,着重做好运筹使用好资金工作,建立企业内部银行,在统计计量方面,实行世界上通用的计量标准,以便集团在组织商品进出口时便于确定数量和计量;在人事管理方面除了科学地安排各成员企业之间的人事之外,必须贯彻“任人唯贤”原则;在现场调控方面,对外统一名称、对内制定统一规范,规范企业行为,注意搞好各个调控点的布局,加强对各环节的控制;同时,要在集团内部深化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从过去的事后检查,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改为管因素,使质量的形成全过程都受到控制;在产品、服务上创立自己的名牌。
管理现代化是使企业管理永不落伍的法宝。企业重组本身就意味着打破旧的管理方式方法,而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实施现代化的管理,必须要下气力抓好科技和教育,组织好科技攻关、电脑开发与应用,重视信息的作用,利用价值工程等现代化的分析方法搞好商品的市场寿命分析,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实现管理体制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据报载:我国的商品流通信息将在北京等八大城市联网运行。该系统将供应商需要发布的商品供货信息快速、详尽、准确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给系统内的采购商,并可以为各地区的交易中心提供产品销售服务。这个系统的运行,有利于降低商品的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由中间环节混入流通领域。国有商业应加入这个系统以利于集团经营工作的运转,也有利于实现的管理现代化。
四、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门集社会学、组织学、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一项法宝。我市国有商业长期以来由于地域的差异,对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并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在探讨国有商业实行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道路上,应在搞好公共关系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应用,努力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把握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
公共关系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服务,必须注重与工商、财税、金融、劳动、宣传等社会各部门搞好关系,因为这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而企业在市场活动中也要这些部门的配合、监督和支持才能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内部关系是公关工作重要的一环。要正确处理好内部部门与部门间的协作关系、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和职工之间的关系,使职工能了解、支持企业的每一项决策,激发职工同心协力,自觉地做好服务工作,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声誉。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为我国今后的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有商业的工作必须围绕着“两个根本转变”来进行,按照“三改一加强”的思路来实施企业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积极探索国有商业发展的途径,创造条件,结合市场,促进国有商业流动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实行规模经营,强化内部管理,处理好公共关系,促使国有商业集约发展,使北海市国有商业重新崛起在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龙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