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观察世界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体系,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特点:
1.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
近3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形成了新的生产体系,引发了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出现和形成的前提和推动力。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开发与应用直接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讯和国际互联网络技术、传真技术及资讯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经济信息迅速而准确地传递到全球各个角落,加速了资本、劳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形成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贸易自由化与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普遍实行,推动了各国贸易的自由化,外资在各国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当今的世界贸易早已突破了商品交易的局限,扩展到资本、劳务、技术和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易,世界贸易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已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不仅表明一个规范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而且标志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程度达到了新的阶段。与此同时,跨国投资急剧增加,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5%,是世界GDP增长率的4倍,目前世界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累计约3万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交易的资本存量已由1980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5万亿美元(郭连成,1999)。而且目前的跨国投资不仅是发达国家输出其过剩的资本,发展中国家也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
3.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跨国公司作为集生产、贸易、金融、技术开发于一身的经营实体,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参与者,也是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自二次大战之后开始发展,70年代以来数量迅速增加,到1996年底,全世界已有跨国公司44508家,其子公司多达28万家。这些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业务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到几乎所有经济领域和产业部门。据统计,跨国公司控制了当今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研与开发的80-9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及全球绝大部分原料和燃料贸易(郭连成,1999)。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性的经营战略,推动着资源的全球性配置,其生产、销售、投资等活动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4.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
金融自由化是指对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或解除,包括利率自由化、银行业务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等。金融国际化是指银行可以在境外设立机构,形成外国银行在本国设立机构,本国银行也到外国设立机构的局面,是金融自由化的进一步表现。金融自由化既是适应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导致金融管制失效的必然结果。而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关键则是资本项目的放开。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之下,国际金融业务猛增,国际间巨额资本流动频频,全球日外汇交易额已从20年前的100亿美元猛增到目前的1.5万亿美元(郭连成,1999)。
但是也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它在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对立。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对等。(1)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目的,除了争夺世界市场,扩大经济势力范围外,也是为了摆脱自身的经济衰退和结构性危机,而不是发什么善心,真心想帮助发展中国家。(2)通过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把越来越多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些国家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同时其自然环境受到污染,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3)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往往肆意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事务,要求发展中国家做出各种让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入经济全球化行列,虽然可以获得一个发展机遇,得到所需的资本和技术,但往往代价沉重,不仅国家主权可能受到冲击和削弱,在经济上也常常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其次,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保持世界经济发展的和谐与统一。各国为了维护各自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利益,依然采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各种贸易战时有发生,报复措施屡见不鲜,相互竞争日趋激烈。这表明,全球化趋势愈明显,民族化愈强烈。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一国经济出现的危机或波动很容易蔓延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如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的金融动荡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就引起大范围的国际支付危机,对欧美和日本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逐步介入国际经济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政治上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被限制在非常狭小的通道内,不得不奉行“自力更生”的民族主义经济,使得中国长期处在一个特有的封闭的经济环境下。70年代末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改变了这一局面,特别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稳步实施,使得中国逐步介入国际经济,并日益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外贸依存度是指外贸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对外贸易对本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指标之一。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只有9.8%。到1997年,中国对外贸易达到325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外贸依存度已上升到36%。(注:本文未注明出处的数字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外资依存度迅速上升。外资依存度是指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与GDP的比重,是衡量吸收的外商投资对本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指标之一。1985年,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47.2亿美元,外资依存度只有1.55%。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达到2201.4亿美元,外资依存度也提高为24.4%。中国所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数额约占发展中国家的4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吸收直接投资的国家。(3)外企依存度增加明显。外企依存度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作为经济成分之一的外商投资企业对本国经济增长作用程度的指标之一。从工业来看,1983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值占中国GDP的比重为0.3%,1990年上升为6.3%,1997年更达到了20.8%。从外商投资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占中国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1990年只有2%,1997年则达到了20.5%。这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支经济力量。(4)外债依存度保持较高水平。外债依存度是指外债余额与本国当年财政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经济国际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之一。一般认为,外债依存度的正常值应保持在0.9-1.0之间。1979年,中国的外债余额为23.5亿美元,外债依存度只有0.03。1997年底中国外债余额达到1310亿美元,外债依存度达到1.25。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参与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这突出表现为中国开放型经济中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1.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数量近年来迅猛增加,在外资的直接投资存量中,有85%是“八五”期间进来的。在外资大量涌进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民族产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主要是不平等的竞争条件使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中国的产业安全正面临着危机。
首先,对外资企业过于优惠的政策削弱了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吸引外资,中国在沿海地区设立了一批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开放城市,在这些区域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外商投资的迅速增加,大量外资企业入驻中国,目前在中国从事经营的跨国公司子公司达4.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8家进入上海浦东(徐明棋,1999)。这些外国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其它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大批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使它们无法与外资企业展开平等竞争。
其次,对外商投资形式变化反应不及时,导致对外资企业的管理逐步失控。导致国内市场一点点落入跨国公司手中,有些甚至成为外商的一统天下。市场份额的丧失,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外债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到1997年底,中国的外债余额达到1309.6亿美元,相当于全部外汇储备的94%。衡量一国外债规模安全程度的指标包括外债的偿债率、债务率及短期债务率。国际上公认的偿债率的警戒线和危机线分别为20%和30%,债务率的警戒线和危机线分别为100-120%和200%,短期债务率的警戒线为25%。1997年中国外债的偿债率为7.3%,债务率为63.2%,短期债务比率为13.9%(国家统计局课题组,1999)。从这些数字上看,中国的外债规模从总体上说尚未达到警戒水平,仍在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在外债的运作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一是多头对外举债,缺乏统管部门,致使举债规模上有失控之患;二是非生产性贷款有所增加,特别是商业性贷款保持较高的比重,导致债务的消费化倾向加重;三是外债的使用效益不佳,一些使用外债的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而严密的科学论证,项目建成之后因效益不理想而缺乏还债能力,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偿债风险;四是对外资企业的外债缺乏有效的监测,致使一些外资企业违规操作,逃避国家的外债管理和监督,出现日益严重的“隐性外债”问题。另外,资本外逃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有关方面估计,近年来从中国流出的资本高达1000多亿美元,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未经政府批准的。有人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资本来源国。中国资本的大量外流,一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一些虚假的贸易支付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途径;二是增加了平衡国际收支的难度,存在着引发国际支付危机的隐患。
3.金融市场的开放增加了中国金融的不安全性。
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其标志是越来越多的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机构。在外资金融机构大举入驻中国的同时,中国自身金融体制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这种金融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与金融体制转变的滞后所形成的非均衡性,事实上已经导致金融问题突出,金融风险逐步加大,中国的金融安全面临考验。
4.不尽合理的外贸结构难以防御世界经济波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贸出口战略的调整,中国目前的出口产业结构已从原来的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出口的制成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为多,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成套机械设备、计算机等产品所占的比重则较低,因而外贸的竞争力主要靠的是出口产品的数量而不是技术和质量。这种局面的维持依赖的是传统市场,一旦世界经济出现波动,传统市场有所改变,就会使中国的外贸出口受阻。再从中国出口产业来看,目前加工贸易的比重过大,而且零部件和材料多依赖于进口,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加工定单就可能骤减。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产业会很难抵御世界经济的波动,同时也与中国鼓励基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产业政策不匹配。
到1999年2月,WTO已有134个成员,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香港、澳门等亚洲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其成员,只有中国尚未加入。然而,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经济全球化已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中国,只有迎合这一历史发展趋势,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消除隐患,才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的有利条件,才能在今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