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包容性城市更新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更新方式,该更新方式是建立在对传统更新方式剖析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城市更新方式,不但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对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我国城市更新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反思,探索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实现机制的建立,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城市更新;现状;实现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严控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的发展时代。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攒下来的城市问题日益突显。作为释放存量用地价值,解决遗留问题,实现集约节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希望与期待将被寄托在城市更新上。但过去传统 “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引发社会各界的思考。为此,为了提升城市更新水平,引入包容性的城市更新理念,协调利益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满足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需求,推动我国城市更新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加强对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实现机制的分析研究,以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包容性与城市更新的内在逻辑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场合中,不断提到“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等理念。其中“包容性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的重要内涵,与而“包容性”理念也在各项领域得到深化以及发展。在城市管理规划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包容性战略与原则,融入社会的各个群体,保证城市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各个群体的需求。传统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存在生存与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好多元利益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关系。而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好新增用地,还要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发,提高城市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合理调配各项生产元素,与此同时还需通过多种途径,吸收更多的社会成本,在具体的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包容性战略的引入将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我国城市更新水平正逐步提高,包容性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统筹城市人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由分散走向社会具有战略引领意义。
2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现实困境
我国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是粗放式的更新模式,而且存在“重拆轻建”的问题,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受到良好的效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与城市发展矛盾越来越凸显,传统的城市更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包容性更新方式越来越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能够解决传统城市更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城市缺乏“包容性”的历史传统以及更新理念
我国两千年来的政治统治主要采用儒学经典,儒学经典采用的“儒式”民主,只能满足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需求,不符合我国现代社会的民本意识,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整体发展策略。新中国成立以后,采用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实施过程中,更多考虑到地方政府以及GDP的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无法有效的实施包容性城市的建设。
2.2受到传统“粗放式”城市更新模式的阻碍
传统“粗放式”城市更新模式过于重视经济建设,忽略了人民的需求,导致城市改造出现“一刀切”的情况。传统的城市更新工程建设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投资,缺乏其他资金来源,而且国家投资在分配上还做不到公平、合理,这样就会导致城市改造出现问题,包括改造过程速度缓慢、改造标准参差不齐等等。与此同时管理方面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各部门工作之间未形成一个整体,出现工作条块分割的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的规划指引、措施保障,使得城市更新呈现的碎片化,没有真正取得实效性,浪费社会资源以及成本,可能还会加剧环境恶化。
3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实现机制
3.1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目标
想要发挥包容性城市更新价值水平,应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目标,要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思考,建立全面、规划协同合作机制,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逐渐完成城市更新目标。为此应改变传统更新模式中的“重经济轻人本”,唯“GDP”为首的观念,应从文化、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城市更新的目标的确立应更有包容性,应符合可持续发展需求。具体应以重点服务领域为主,合理分配公共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应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城市环境,建立有序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投资,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刺激经济的快速提升,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
3.2采用科学的城市更新规划方式
在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城市规划更新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或市场的主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分配空间资源和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在城市包容性更新下,政府应注重城市历史环境的作用,创设城市特色,形成城市整体记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的创新管理,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对环境进行深化治理,以实现城市更新发展目标。城市管理者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协调好空间与城市发展关系,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的长效机制,制定弹性制度,保障城市更新的顺利进行。
3.3建立多元主体协作机制
城市更新项目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包括经济部门、环境部门以及文化部门,与此同时还涉及到私营部门、企业社区、居民以及媒体等等。为此,应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发展中,综合各部门以及各利益主体的相关需求,从整体上,进行城市更新项目规划,不断提高城市整体性治理水平。因此可以采用“三维”多元更新主体协作模式(如图1所示),改善传统城市更新“单相协调碎片化”模式,建立城市包容性更新“三维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实现跨部门参与治理、跨主体参与治理、跨区域参与治理。不同主体之间、上下层之间,形成良好沟通、协作关系,使得各个主体力量得到凝聚,从而不断提高城市更新发展的治理水平。
图1:城市包容性更新“三维多主体参与治理”模式
3.4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其具有项目周期长、时间成本高以及产权矛盾突出等问题,对资金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城市更新得到长效发展,实现资金平衡和筹集,应从通过多个途径来获取资金,不能单纯的依赖政府,或者一味的依赖于纯私营企业。为此还应大力发展“政府、投资商、社区”三者结合的模式,建立利益共同体,保持三者的平衡,不断加大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投入,从而为包容性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容性城市更新可以营造更好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更好地保留城市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容性城市更新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更新方式,该更新方式是建立在对传统更新方式剖析的基础上,追求更加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城市更新方式,不但有利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对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为了提升城市更新水平,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引入了包容性理念,树立正确的城市更新发展目标,协调利益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实现机制,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我国城市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征涛,李和平.包容性城市更新理论建构和实现途径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31(03):113-114.
[2]郑浩生,黄紫琼.城市包容性更新: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30(03):26-32.
[3]张政.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与实施策略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187-188.
[4]王振坡,张安琪.我国包容性城市更新发展的实现机制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8(09):22-30.
[5]王剑、袁大昌.城市更新模式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J].城市建筑,2013(20):302-302.
[6]吴志强.城市更新规划与城市规划更新[J].城市规划,2011,35(02):45-48.
[7]董玛力,陈田,王丽艳.西方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和政策演变[J].人文地理,2009(05):48-52.
论文作者:钟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城市论文; 包容性论文; 我国论文; 模式论文; 传统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需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