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建设规模扩大,数量增加。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城市市容市貌,因此,必须做好市政道路施工管理。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特点出发,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特点;要点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无论是设计标准,还是施工质量,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施工中,为保证施工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必须了解市政道路的施工特点,发现施工管理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实施管理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施工特点
从市政道路的施工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点:①准备时间短,开工急。市政道路多由政府投资建设,出于对减少城市居民生活干扰的考虑,再加上对施工周期的严格要求,通常需要提前开工,由于施工单位准备不充分,导致施工进度规划不周密,影响工程正常施工;②施工现场狭窄。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现场过于狭窄,需不定期的动迁。一般来讲,市政道路多建设在城市内部,周围房屋、街巷多,很难有开阔的场地放置施工设备和材料,再加上行人、车辆的来往,基本无法完全隔离,即便真的隔开,也会有行人出入。由此可见,市政道路的施工不但严重影响交通,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③地下管线复杂。市政道路施工中,多会出现和电信、煤气、供热等线路位置不明确的现象,若盲目性的施工,极有可能损伤管线,给市民带来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④地质条件影响。市政道路的排水工程中,易受地质条件影响,如施工现场水位高,土质差时,多使用深井降水的手段。待水位符合要求后,再开挖沟槽。若管道埋设的比较深,还要给予沟槽边坡支护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排水工程的正常施工;⑤原材料投资大。和其他工程相比,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材料用量大,占据工程造价的一半左右,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材料,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现场的布置,材料运输距离,都是选择材料的依据;⑥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当前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常出现追求施工进度、经济效益,忽视施工质量的现象,增加施工管理难度[1]。
2、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
2.1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正常施工的基础。从市政道路角度上看,施工准备工作包括这样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市政道路的施工计划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计划、材料计划等。待相关计划制定后,根据道路施工特点,预测施工进度和极有可能出现的因素。
第二,组织施工参与者研究施工图纸,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考虑图纸的可行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讨论,进一步完善设计图纸;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现场调研结果,对施工成本进行预测;做好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保证相关人员全面了解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等;针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取样检验,并建立参数数据库,保证质量合格;综合分析材料供应、自然条件等,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市政道路施工中,材料、人力和机械设备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在配置相关资源时尽量保持均衡。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规划,编制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力的进场计划;根据施工材料的使用、供应情况,确定材料存储量;根据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情况和应用效果,适当配置附属设备;根据天气和施工进度,调整资源的进场规划。
2.2施工阶段管理
2.2.1施工成本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工序繁琐、投资大的工程,因此,加强对施工成本的管控非常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成本管控得当,对降低单位成本,节约国家资源意义重大。工程施工阶段对施工成本进行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工作质量,成本管控部门需对成本进行全面的把控,遵循增收节支的原则,做到对每笔开支心中有数。
施工成本管理分为材料、设备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在采购材料时,采购人员需对供应商进行比对,从中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一般来讲,市政道路施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故而,需对材料采购有着明确的计划,如使用计划、费用计划。在材料运输、保管上,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在领用材料时,要按规程办事,限制材料的领用额度。当然,对施工材料成本的管控,并不是偷工减料,在材料的使用和采购上,要保证必要的支出一分不少,不必要的支出一分不多,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2]。机械设备成本也是市政道路中的主要开支,严格把控机械设备的采购成本,延长使用期限,是节约成本的关键。总之,市政道路施工中,成本管控部门要制定规范性的管控计划,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个施工中,以此提高施工单位效益,增强竞争力。
2.2.2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体质量。因此,需加强对施工技术质量的监管。首先,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根据工程实际和国家规范,制定出符合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机制;其次,加大对施工材料的检验和管理。施工材料作为工程的基础设施,材料质量和工程质量密切相关。一方面,针对施工现场存放的材料,要对品种、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技术检验,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最后,强化对施工流程的管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任何工序都有着自己的操作流程,施工人员必须按流程操作。对于新的工序和工艺,要结合现场情况、技术要求,制定出新且标准的规程;给予施工人员技术培训,监督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此外,还要加强对技术内业的管控。施工技术内业工序繁琐,如收集、整理技术资料,修改、完善技术档案等。这些技术上的资料和档案比较复杂,但对工程有着重要作用,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按国家规定管理。针对技术档案要求,也要将其落实到底,从而保证工程竣工验收时符合标准。
2.2.3施工人员设备管理
对于施工人员的管理,要明确各工种、岗位职责,各工艺和工序按规程执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如安全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新技术讲解等,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3];实施激励机制,奖罚分明,从精神、物质角度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团队凝聚力。由此可见,高素质、复合型的施工团队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关键,工程施工全程可按上述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管,进一步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但要保证操作规范,还要按时保养和维护,保证正常运转,以免延误工期。在购买新设备时,要综合考量施工场地和规模,选择最合适的设备;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中,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并提前清除施工现场障碍物、预测施工路线,预防施工地面带来的破损。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设施,只有规范管理、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效能,减少成本。
3、结语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城市发展,并且,市政道路施工质量还和人们出行相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强化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尤为重要。只有充分了解施工管理方式,才能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还要重视安全培训,使用先进技术施工,在保证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安全隐患,高效率的完成施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何丹妮.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5(27):254-255.
[2]蔡高健.关于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31):1251.
[3]薛嘉宾.浅析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0(17).
论文作者:王变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计划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