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初级中学)
陶老先生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斯托利亚尔也指出: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看一节课是否高效,并不是看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动得多少,学得如何——“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数学课堂要体现“做中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操作”、“看”、“思”、“说”、“写”等方面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该课例是浙教版数学八(上)第一章的专题复习课《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问题情境)如图1,q与a,b分别相交,请说出图中你认为相等的角?
(图1)
(以生活实际问题来创设情景是大部分老师喜欢的一个模式,而老师则是从具体一个图形中直接切入课堂,体现平凡中的不平凡。)
师:(面带微笑)有想法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认真听生1的回答)
生1:∠1=∠4
∠1=∠3
∠3=∠4
师(充满期待的表情):对生1的回答,你们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2:图1中a没有说明平行于b,生1说的有几个不一定正确。
师:(请生1再说),生2说的有道理吗?
生1:有道理。(迟疑了一下)
随后教师板书: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
师: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3:只有当a∥b时,才能得出角相等。
师:那刚才∠1=∠3,没有a∥b时也成立啊!(教师迟疑了一下说)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补充的吗?
生4: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不能在一颗树上掉死。
(一句经典的话引起了全场听课老师的发笑)
师:当a∥b时候,还有互补的角吗?
生5:∠2+∠4=180度
其中∠1+∠2=180度 ∠2+∠3=180度在没有a∥b这个条件也成立。
师:其他同学是否同意生3的答案,请举手回答。
生6:同意他的答案。
随后教师在上面的基础上板书: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4=180°
……
……
(探索角度)如图2:已知CD∥EF,G是平面的一点。请探索∠G,∠C,∠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2)
师(语速很慢):温馨提示,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探究关系,二是说明理由。
(通过同学们交流,思考后,很快得出了∠G,∠C,∠E的大小关系。)
生1:∵CD∥EF
∴∠1=∠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而∠1=∠C+∠G(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G+∠C=∠E。
师:太好了,刚才生1利用同位角相等来说明,很有头脑。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可利用内错角相等来说明,同理可得。
生3:也可以用同旁内角互补来说明。
师:同学们用上面这三种方法都不错。生1和生2简单点,而生3稍微复杂点。
(老师面带微笑点头及时称赞这三位同学,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一题多解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解题策略的开放性。)
师:你们非常有想法,我在想,如果我们没有学过平行线的性质,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三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呢?
生(有点不自信地回答):能用量角器去量下这些角度,然后猜测下这些角度的关系吗?
师:不错的建议。
(教师及时小结:这是探究一个问题常见的的思路,通过尝试,猜测结果的关系。)
师(在此基础上,追问):刚才这个题目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回答得很精彩。那同学们能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对这个图尝试一下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同学们和老师呢?(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大家)
(师温馨提示:最好提出一个能把别人考住而自己又是知道的问题来)
生1:如图3,当CE∥EF,∠2=120°时,求∠E的度数?
生2: ∵CE∥EF(已知)
∴∠E+∠3=180°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而∠3= ∠2,∠2=120°
∴∠E=180°-∠3=180°-120°=60°
∴∠E的度数为60°.
师(很欣慰地赞许):生1提出的问题很常见,是考试中经常遇到的。生2的解题过程也非常清晰,严谨!生1同学为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开了个好头,期待更多同学提出问题来……
(过了1分钟左右,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了)
生3(有点紧张地说):如图4,延长CG,已知CE∥EF且∠4与∠5的度数,求∠E的度数?
师:生3同学想到延长线段,很有创新。并投以欣赏的眼光看着她。
此刻,老师希望学生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他心中预约的精彩期待同学们去发现。(过了大约两分钟,仍然还是没有同学提出问题。)
师(比较坦然地面对这种僵局):大家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停顿一会儿) 如果去掉“如图”两字,你能否从点G的“位置”加以考虑呢?
师(鼓励的表情):同学可以尝试拿出练习本画一画,看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此时老师不是站着发呆,而是转下去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经过几分钟的尝试,有位同学站起来汇报他的发现:如图5,G位置有6种可能。
(教师对这位学生的成果赞叹不已,称他考虑问题很周到,很全面)
师(有针对性对提问):谁能说说图5-4这题的解题思路吗?
生1:连接CE
生2:延长CG与FE交于一点。
生3:过点G作CD的平行线。
(教师大力表扬了这三位同学,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个问题,非常了不起。)
老师正准备小结这题解题技巧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很轻的声音:老师,我还有不同做法。
生4(很轻的话语):过点C任意作一条直线与EF相交于点H,得到四边形CGEH.
(如图6)
老师一时没听清他的意思,过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高声喊道:哇!你真是太绝了!
师:能用我们小学里学过的四边形内角和知识来解答,这让老师非常骄傲.
师(放慢语速):以上4种方法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生(思索了一下):找重要的第三者,即通过添加辅助线来得以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
课堂还在继续中……
(老师这种大胆细腻的课堂处理让在场的听课教师赞叹不已。)
美国数学家哈尔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而“做”就意味着一种过程,学生探索(“做中学”的核心)、体验数学知识的过程。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这两个课堂学习中“做”的关系?我想用郭思乐教授的一句话表明我的观点:“比起学生能做的事情来,我们需做和可做的并不多”。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把“核心性”的学习交还给学生,也就是说确信“儿童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和“体验、感受、经历、探索”的学习过程.,使“做”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在活动中“去假设、选择、辩论、猜测、尝试、探究、失败、反思、纠正错误;在不熟悉的线索中进行工作,尝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让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变被动接受塑造为主动参与塑造自我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充满智慧、充满生命的活力,不断演绎出精彩一刻。
作者简介:
杨小芳(1972.01-),女,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当前职称:副高,学历:大学本科。
论文作者:杨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老师论文; 同学们论文; 同位角论文; 如图论文; 同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