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
白 洁
(西北大学 哲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要 :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从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中外学者对这一转变的探究比较少。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理论探究,以古希腊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为主线,通过对古希腊哲学转变的探究分析,把握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过程的脉络,帮助熟悉并深化西方古希腊哲学的理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并指导实践,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自然哲学;形而上学;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针对古希腊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的转变这一研究现状,首先,要清楚古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及理论特点;其次,围绕本体论、认识论、宇宙模型的转变分析古希腊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的具体转变;最后,根据古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内容概述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变浅析这种转变的深刻影响。
一 、古希腊自然哲学概述及发展
研究自然哲学首先需要清楚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概念及主要派别;其次,要清晰古希腊自然哲学发展的脉络。
(一)概念及主要派别
当涉猎自然哲学含义时,剖析它并不是步履维艰的。它主要是指人们对天然情景中多种多样征象的深入透彻的思索与斟酌。这种思虑其实就是人们称之为的自然哲学。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宇宙事物和人的干系、天然和人工的关联、天地间最根本的机理等。[1]在派别上,它们就是伊奥尼亚、恩培多克勒和阿布德拉学派。
(二)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发展
泰勒斯是自然哲学的先行者。他认为水能够产生一切事物,一切事物都有湿润的种子,因为这种种子都受到水的滋养。其徒弟阿那克西曼德他认定“无限”是那种能作为宇宙发端的初始元素。他认为这种“无限”不仅没有固定的性质,而且没有固定的形状。由此,阿那克西曼德规定“无限”如同无理数一般无穷无尽,这种“无限”不是人们以为的像名词一般作为主语,而是如动词般作为谓语说明、界定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他的学徒阿那克西美尼借助“气”展开他的学说。他认为“气”会呼吸,所以宇宙中的有机体毫无例外地离不开气。根据前辈们的学说,赫拉克利特选择“火”作为宇宙有机体的一种根本的元素。他认为“火”一直持续着活动的状态,“火”能不停地变化为其他东西。另一个代表人物阿那克萨戈拉认为“种子”是世界的本原。他总结了种子的特点:数量上无限;永恒存在;性质相同;彼此之间混合而存在。
水库上游一级保护区绿化率55%,二级保护区绿化率50%,绿化率不高。在未绿化区域内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并制定措施禁止毁林开荒,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经自然哲学转变而来的形而上学对世界本原的探究无一例外呈现一种抽象性、不可感性。
形而上学起于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开启其探索之门。它的联系点是柏拉图推崇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使其得到连接性与集合性发挥。由此形成的形而上学构筑了西方哲学发展进程中的哲学系统。
二 、形而上学概述及发展
(一)概念及主要代表人物
就其释义而言,早期形而上学其实是亚氏的“第一哲学”。其核心主旨用来钻探“存在”。根据《易经》有关内容逐步演进出形而上学的含义。具体来说,是指根据机智追寻不变样态本质与内在机理。有它时也指在本体论上开展的无形凝炼。如:各种空洞不具体概念。[2]
根据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世界本原的理解,发现他们研究的本原都是一种具体的、实在的、可感知的自然物质,而且呈现出一种逐步变轻的趋势。
(二)形而上学的发展
“观念决定行为”,父母内隐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在可以检测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背后,一般都有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内隐的家庭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课业学习,为孩子选报各类课外学习辅导班,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的谬论误导,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并体现在他们家庭教育行为选择上。
1.形而上学之萌芽与开端
根据二者的思想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它们的本质跨越集中聚集于在本体论上的一种深刻转变。他们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水”“火”“无限”“气”“原子”等。尽管这些本原在性质、形状上各不相同,但是显然,自然哲学家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来解释多样的物质世界。所以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本原问题时,自然哲学家不能做出一致的、让人信服的解释,由此,以抽象观点来解释说明世界本原的形而上学萌生了。哲学家们不再探讨世界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而是探究构成现存世界的本质和原则。这种转变实际上是一种本体论上的转变,在转变时期,本体论上呈现出的是一种逻辑上的优先原则,体现一种抽象性。
2.形而上学之承接
形而上学是贯穿整个西方哲学的一条主线。继巴门尼德以后,柏拉图继续承接形而上学这一线索。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形而上学的突出表现。在柏拉图看来,构成我们所处世界的最初本原被叫做“理念”。可以概括“理念”的主要特征有:作为世界的本原,具有本原性;它是抽象的,借助感性认识通晓它是不可能的,必须依附于智慧。他的思维里,理念是全部客体映射的抽象共相,体现动机性。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对世界本原的探究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和巴门尼德的抽象研究,展现出的是对西方哲学史中形而上学的一种继承性。
本次调查走访了多位亲历者,每个被调查人都找来了多位亲历者共同回忆,同时亲临现场指认洪痕,相关叙述得到了水文资料证实,叙述可信程度较高。
3.形而上学之集成
古希腊自然哲学在向形而上学转变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宇宙模型的转变。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宇宙模型的看法与观点主要体现在赫拉克里特和德谟克里特的哲学思想中。伊奥尼亚学派有一位不可忽略的代表人物,他就是赫拉克里特。他相信宇宙的最初基质是火,它不是恒定的,性质可以被革新。火在世界的某一范围内燃烧,又在世界的另一范围内熄灭,宇宙全部的变化体现出的是火的一种变化。阿布德拉这个支流有个知名人,这人名为德谟克里特。一切的运动都被他看做原子的旋转运动。在形而上学中关于宇宙模型的探究可以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人的哲学思想中做出结论。宇宙模型体现为俩种。在柏拉图那里,它们是被他根据“理念论”将探究范围界定的。对于他而言,理念世界如同概念一般眼睛不能察觉,但却牢不可破,可以意会。而可感世界是能知觉的。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模型本质上其实是他的“第一哲学”的反映。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探究一种抽象的存在。由此,他在宇宙模型的理解上体现的也是一种抽象的研究,有时候也体现出一种神秘主义倾向,后来他的这种宇宙模型逐步演化发展为一种基督教哲学。从自然哲学宇宙模型到形而上学宇宙模型的转变其实根本上是从一种有形的、具体的宇宙模型向一种无形的、抽象的宇宙模型转变。
意大利南部学派的恩培多克勒相信各要素之间或者糅合,或者隔离。由此他提出多要素说,反对单一要素说。他的要素主要指气、火、土和水。
三 、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
(一)本体论的转变
意大利的学者并没有从实体出发去斟酌形成宇宙的质料,他们以逻辑关系为焦点寻觅一种宇宙的定律。最突出的是毕达哥拉斯。他认为这种关系可以被数字表露。另一个名为爱利亚的学派根据这种抽象的本原论延续深化了此思绪。其先躯巴门尼德提出“存在”是整个宇宙的元初质料。这种“存在”不是具体的某一物质,同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3]显然,古希腊的本原论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发生了转变,这种本原由具体的自然物质向抽象的概念转变。换言之,形而上学这个果实萌芽于作为种子一般的数字,起步于一种“存在”。
(二)认识论的转变
从自然哲学家对世界本原探索的结论来看,他们各自理解的这种本原是主观可以感知的,是一种确定的、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这种感性认识的思维是古希腊哲学早期发展阶段的特点,有着客观的历史背景,但它是朴实的,用这种单一的物质不足以解释日益变化发展中的多样化世界。这种认识是有缺陷的,并不美满。继该类探索以后,不同类别的研究者从思维和理论的高度琢磨宇宙内在的抽象本质与恪守的逻辑原则。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对本原的认识具有一种可感知的主观性,形而上学对本原的认识体现一种抽象的客观性,并不能直观这种本原的具体形态,只能凭借抽象思维感知。换个角度理解,形而上学的这种认识论体现一种神秘化倾向。结合古希腊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认识论特点,可以把这种认识论上的转变归纳为从具体的主观思维到抽象的客观思维的一种转变。
(三)宇宙模型的转变
柏拉图的思维对其门第的影响不可低估。后来,亚里士多德将其发扬光大。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合理地继承与发展,并结合了自然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从而形成“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他针对抽象问题进展的钻探可以通过其原因论和实体论折射,此外还触及到针对存在的解析。在他的探索中,对原因的彻底分析被放在了至高无上和不可替代的位置。这种原因不是针对一般性而言的。显然,它是根源性的。关于“本原”的含义,在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中,“本原”是指能够孕育产生万事万物并且回归到原始事物的某一种东西,他有时候也用“原因”一词来替换“本原”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他以前哲学家们对“本原”的理解与表述,他把以往哲学家们表述不一、意见不合的“本原”归纳总结为四大类。他认为本然存在的种类可以等同于范畴的种类。根据亚里士多德划分的十种范畴,即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势、所有、主动、被动。[4]从中可以看出,范畴抽象地概括了事物所具有的一切特征。就实体的剖析而言:在他理智中,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概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有两类,即感性实体和理性实体。[5]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极力使主观与客观、思维和对象达到统一,这也正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内容以及思维方式所体现的最高点。
微信公众号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发展,其优势是便捷、快速,摆脱了使用电脑或信件沟通的空间限制。科技期刊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菜单的设置,为用户提供期刊简介、征稿范围、征稿要求、联系方式等信息,使用户通过手机就能初步获得期刊服务。进一步深化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科技期刊还能通过服务菜单为用户设置在线投稿、在线查稿、过刊查阅等功能,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路径。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用户进行互动,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更加灵活迅速地对用户的意见建议进行反馈调整。
四 、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变的影响
(一)物质向精神的发展
根据中世纪哲学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思想轨迹。唯名论与实在论哲学内容表现出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的转变过程中的某种思想。显然,唯名论与自然哲学重视物质研究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后期的哲学发展轨迹体现着哲学思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探究,当然也是古希腊哲学思维转变的继续升华。
通过三年合作,双方投入资金5亿多,共同开展了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1∶5万土地质量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矿产地质调查;1∶5万城市地质环境调查,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1∶25万海岸带地质调查等工作,获得了一系列的资源与环境省情与地质研究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浙江省的地质工作程度和调查工作精度。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周期长,早期患者康复训练多因疼痛与恐惧会影响训练效果,训练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只要有顽强的意志,不怕痛苦,早期进行锻炼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手术效果[3]。中药舒筋活血汤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抗凝方面作用,协同康复训练能明显地改善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二)感性向理性的发展
近代两种不同倾向的正是前期转变思想的延续。显然,这里的实在论体现空洞思维。唯理论反映抽象性。二者都与早期形而上学有类似之处。经验论就如同自己被告知某家餐馆菜色好,然后自己也去品尝了,这是被感性引导的。而唯理论就好像理科生做实验发现甲烷会燃烧,这是由理性分析所得。[6]诚然,前者的认识比较稚嫩。而后者的认识表现成熟,是对之前的一种深度提升。当认识事物时感性加理性是必须的,它们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彼此渗透。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产生
古希腊初始阶段有几种体现具体物质的见解。他们把世界的初始基质理解成不同的自然物,都是唯物主义的初始样态。这其实也就暗示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迹象。而在自然哲学发生变革的演进中,这里体现另一类截然不同性。不能用具体物代替的“存在”和无法感知的“理念”都归属于这种属性。这种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无疑带有朴素性、狭隘性,以至于后来在黑格尔那里使得客观唯心主义得到饱和,形成一种具有片面狭隘意义的形而上学,使得客观唯心主义在黑格尔那里终结。随着科技蒸蒸日上的势头,毋庸置疑,应当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视角。要远离唯心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
[1] 王子悦.英国中世纪大学早期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4:29.
[2] 许亮.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应有自己的核心论域:兼评《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客观知识本体论转向》[J].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13(4):38-40.
[3] 王小燕.巴门尼德和早期希腊哲学本体论的转向[D].济南:山东大学, 2010:25-26.
[4] 贾大飞. 康德的图型学说[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5:36.
[5] 刘志坤.古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08(23):391-391.
[6] 贾星北.洛克观念论中的语言问题探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0:42.
收稿日期 :2018-11-05
作者简介 :白洁(1994—),女,山西保德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B50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275(2019)01-0008-03
责任编辑:仲耀黎
标签:自然哲学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转变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论文;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