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才流失现状、根源及突破路径研究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
和丽芬 梁书娟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高层次人才流动速度日益加快,越来越多优质人才前往京津两地就业发展,人才流失已成为制约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构建“引进—留用—后续培养”人才流失突破路径,解决河北省人才流失问题。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流失;突破路径
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该战略对河北省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接收北京高新产业可以推动河北省产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稳步提升;另一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加速了人才流动。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相比,个人收入、发展机会均处于绝对劣势,很难吸引优质人才就业发展。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人才回流,缓解人才流失问题,培育本省优势和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与京津的真正协同。
1 河北省人才流失现状
为了解河北省人才流失现状,我们针对河北省本科及以上人才开展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55份,其中有效问卷(本科及以上)共206份。
史铁生的死亡意识首先体现为向死而生,通过对死亡的思考来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他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和领悟都是发端于死亡,是死亡映照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也赋予人生以不可抗拒的魅力。死是生的前提,有生有死,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死亡,是人的未来的终点,作为人的一个必不可缺的程序,它是永恒的存在,与人类的生存一样恒久。死亡界定了生命,由于死亡的存在,人类才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旦死亡的压力转化成一种动力,人生的绝境转化为一种诱惑,那么他不但不会成为重负,反而会带来生命的愉悦。”
1)有对应要素。有对应要素中一对一占大多数,多对一次之,另外3种对应情况仅占15%。这说明军民在有对应要素表达上详细程度基本相同,民用要素在个别分类上较军用稍细致。一对多要素中,大部分可以在民用图式中或根据图面判断获得信息,只有8个要素如机场、浮标、变电站等军用表达较民用更为细致,但这只占总要素的极少部分。因此从总体上讲,除极少要素外,在军用和民用相重叠要素表达部分,民用要素类型均比军用要素类型更细致,这样也为民用数据进行军用转换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
首先,被调查人群中,涉及职业包括金融财会人员、医生护士、教师及工程师。在47位从事金融财会工作调查者中,22位有意愿去京津工作;医生护士共有40位,其中有14位打算去京津工作;从事教育科研工作20位调查者中,7位有意愿去京津发展;工程师共有13位,其中7位更倾向于去京津工作;其次,对于收入水平,河北省112位调查者中,有73位收入在5000元以下,京津两地调查者共22位,5000元-8000元范围内共有9位,8000元及以上6位;此外,对于如何看待河北省人才流失这一问题,44.1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才流失问题很严重;最后,对于是否愿意在河北省发展,32.04%的调查者表示愿意在河北发展,因为“与父母家人距离近”和“本地求学,人脉资源都在省内”,而20.84%的调查者不愿意在河北省发展,主要原因是河北经济发展不景气,人均收入、发展机会、人才重视程度都远低于京津两地。除此之外,缺乏一流教育医疗机构、生活环境质量差也是人才离开河北省的影响因素。
首先,通过对以上对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就业于河北的被调查群体工资收入在5000元左右,低于京津两地,这与两地的消费水平也有一定关系;其次,金融财会人员和工程师更有意愿去京津发展,主要是因为河北就业发展机会少并且缺乏对人才的重视;最后,目前在河北就业人才大多因为家庭及社交因素,并且绝大多数认为河北省存在严重人才流失问题。
2 河北省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经济因素是河北省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京津两地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两个城市,分别拥有其各自的产业优势,就业机会、人均收入均处于各省市前列。而河北省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津两地差距更大,并且河北省缺乏主导产业,新兴产业还未培育成熟,钢铁行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的最大支持,但随着环保、去产能理念不断深入,钢铁产业的发展大不如前,也导致河北省就业发展机会逐渐减少。由于对未来发展缺乏良好预期,再加上京津两地优质条件吸引,优质人才流失现象频繁发生。
试验1-0未进行任何处理时沉降最大,在荷载达到150 kPa~160 kPa时,溶洞开始坍塌,沉降量急剧增大,试验终止。试验1-1采用泡沫混凝土对溶洞进行充填,沉降降低至20 mm左右。试验1-40、1-50、1-60分别对溶洞进行充填,同时增加长度40 cm、50 cm、60 cm泡沫混凝土桩作复合地基,沉降均接近,为13 mm。由此可见,在溶洞被泡沫混凝土充填的情况下,桩体与充填体形成整体,桩长的增加,地基变形并没有明显变化。
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从事外贸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因此,笔者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一体两翼”式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三三三型”教学组织模式。
2.1 地理因素
目前,大部分城市为招揽大量人才,争相出台一系列落户、安家补贴等人才引进政策。京津两地也分别在2018年3月和2018年5月出台人才落户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人才落地生根。而河北省目前各市人才引进政策大多集中在生活补贴,并没有关于购房优惠方面福利政策。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相比,人均收入、发展机会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只有结合河北省自身特色,尽最大可能给予优质人才购房优惠及生活补贴,提供更多福利待遇,才有可能吸引在京津及其他地区工作的河北籍人才返回河北,为自己家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是影响优质人才流入河北的重要原因,因此河北省应继续深化环境卫生治理,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河北省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已有研究表明河北仍以工业为主导,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而且在第二产业中,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过于依赖钢铁等传统产业。但随着“去产能”“环保”理念不断加强,近年来钢铁产业发展逐渐下滑,也影响了河北省经济发展。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河北省应在做好做强传统产业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新产业发展,借助北京、天津两地高层次人才和科研机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充分利用唐山、曹妃甸、秦皇岛、沧州四大港区,重视临港产业发展,打造临港经济带;做好港区与内陆衔接工作,创造出更多就业发展机会。
2.2 经济因素
人才流失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分析其产生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及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产生人才流失问题的原因。
2.3 社会因素
调查显示,不选择河北省作为就业发展地的原因还包括“缺乏一流教育医疗机构”和“生活环境质量差”。医疗服务方面,河北省各市虽然也存在几家三甲医院,但由于专业人才及医疗设施有限,整体医疗水平并不高,而北京天津拥有多家全国知名医院,并且可以与国外先进技术接轨,极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教育方面,河北省唯一一家211院校坐落于天津市,其培养的人才大多留在天津发展;而北京、天津两地分别拥有数家重点院校,每年河北最优秀的高考考生主要向京津两地流动,优秀教师也很容易被两地的学术圈和产业界挖走,这也使河北省失去很多优秀人才。
3.1.2 优化人才引进方式方法
3.2.1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高等教育服务水平
3 构建“引进—留用—后续培养”人才流失突破路径
长期以来,河北省一直处于“灯下黑”状态,优质人才大多选择北京、天津作为发展地,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制约了河北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为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问题,许多高新产业向河北省转移,为河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但也对河北省人才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河北省人才流失现状,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引进—留用—后续培养”人才流失突破路径。
3.1 引进人才政策
3.1.1 出台相关吸引人才政策
河北省位于经济京津冀发展圈三角地带,该省内环北京、天津两大城市。这一位置在为河北省带来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对河北省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虹吸效应”直接导致了“环京津贫困带”的产生。由于紧邻京津两地,河北省需要承担保护好首都社会安全、生态安全的重任,致使不能尽全力发展本省经济;此外,京津两地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多样化,可以吸纳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因此京津两地城市优势是造成河北省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对待敷衍搪塞的采访对象,不妨大小合适地扣一扣帽子,一市党报,总不至于该拿热脸去贴谁的冷屁股。刚干记者那会迟恒吃过顾虑拘谨的亏,灰溜溜地回部里告诉主任,主任不悦,打电话给市某局长,有反映你们局“五创提质”太弄虚作假,你们是不是来报社说一下情况。他起身吩咐迟恒守着,人来了就说我在楼上有事,让他等。局长来了,也能耐着性子等。这课上得生动活泼,迟恒受益匪浅,后来在采访调查几个单位的问题时,有单位领导出面遮掩,很客气地说某事要向迟记者汇报,迟恒就整个儿悟出他这个迟记者完全可以无级胜有级,练了段时间,胆儿粗了,脾气长了,现在基本上能随需要调整态度。
(1)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信息动态管理系统。
河北省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引进外地优质人才,吸引外地人才来河北省就业发展。但是这种方式局限性在于洽谈会大都每年举办一次,并且举办院校数量有限,因此可能难以为相关单位提供精准引才服务。为进一步落实河北省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出实效”的要求,政府可以选择与985等重点高校合作建立人才信息动态管理系统,既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就业服务,也可以根据河北省企事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入优质人才,充分落实“精准引才”。
(2)建立人才缺失危机管理机构。
目前河北省人才流失问题严重,大量优质人才选择前往北京、天津就业发展,河北省出现“低端人才过剩,高端人才稀缺”的窘境。建立人才缺失危机管理机构,可以精确统计各类人才目前存量,对缺失人才进行集中招聘,确保人才结构合理。此外,也可以组建河北省人才服务联盟,针对各市人才资源现状,充分整合省内优质资源,助力河北省经济健康发展。
3.2 留用人才政策
除以上分析外,人才流失问题与人才自身观念也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自身追求大城市历练,追求高现代化生活,则必然会选择北京、天津或其他大城市发展;如果追求平稳发展,则可能愿意留在河北省工作生活。
调查发现,医疗服务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也是优质人才选择前往北京、天津发展的影响因素。目前河北省整体医疗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与北京天津两地相比,差距较大。为了提高河北省的医疗服务水平,政府应鼓励各市三甲医院招收各类专家及优质人才,对于招收专家的医院给予补贴奖励,同时也对来河北省任职的主任级专家医师给予个人补贴。高等教育方面,河北省是作为高考大省,但其省内没有一所211、985类院校。河北省需要努力提高本省高校教学质量,加快院校重点学科建设。首先,对于各个院校的优质学科应加大培养力度,避免因盲目追求建设综合性院校而损害自身优秀学科建设;其次,鼓励各大院校招聘优秀博士生参与高校建设,提升河北省高校教育服务水平;最后,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提供良好科研环境,提高学校整体教师科研能力,吸引更多优秀考生选择河北院校学习发展。
3.2.2 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发展机会
基于GMS的滨海油田输油管线地下水污染物预测………………………………………陈 毅,陕 宁,杨 峰(5.33)
3.2.3 扩大人才薪资奖励覆盖范围,保护人才经济权益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薪资奖励水平仍是人才选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扩大人才薪资覆盖氛围,提高薪资奖励仍是吸引优质人才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侵害求职者经济权益的行为。企业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承诺一系列福利政策,但由于缺乏保证性措施和法律法规约束,可能出现招聘时承诺很多,但实际工作后,却以各种限制为由,拒绝提供承诺福利的结果。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员工积极性,也可能致使其选择离开企业。因此,企业一定要认真履行先前承诺。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规定,对企业“高承诺,低兑现”现象加以限制,保证人才合理经济权益。
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旅游业能源消耗研究综述及启示 张 燕 章杰宽 02(75)
3.3 后续培养人才政策
3.3.1 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河北省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本地优质人才,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通过与北京、天津等一流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邀请各行业专家前来指导培训;建立人才考核制度,对于考核通过人才给予通过奖励,激励优质人才不断学习。选拔优秀人才,资助补贴其出国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助力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
3.3.2 鼓励高等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创业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创业支持。创业初期给予创业补贴,解决前期资金紧张问题;可以将政府部门闲置办公楼低价出租,为创业提供办公场所。同时为优秀、可信度高的创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给予企业税收优惠,解决其资金紧张、融资难等问题。此外,在加大对创业者补助的同时,也应该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之间沟通桥梁,推动优质项目快速平稳落地。
参考文献
[1] 张亚鹏,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反思:一个整体框架设计[J].区域经济评论,2018,(02):75-80.
[2] 刘全文,杨杰,基于区位商理论的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8,(02):73-77.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JRS-2019-3068)。
作者简介: 和丽芬(1972-),女,河北蠡县人,博士,河北经贸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体系、财务理论与实践;梁书娟(1996-),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