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中国教育管理的研究重点_管理学论文

跨世纪中国教育管理的研究重点_管理学论文

跨世纪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学论文,跨世纪论文,重点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01)02-0012-05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教育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管理学在实践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尽管如此,教育管理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比仍有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理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探索的重点。

一、发展回顾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种学科,在世界上还不到一百年的历史,在我国更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管理就有了积极探索的思想,《学记》等书中就不乏记载。只不过那时的教育管理思想多半属于经验式的描述,尚不系统和缺乏科学的理论体系。而今,我国的教育管理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显著地位和丰硕成果,自然与其过去的延伸、本身的进步和迅猛的发展分不开。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就正式将管理科学的名词引入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要加强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问题;党的十三大则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邓小平同志更是多次地谈到管理问题,他指出:“……现代化的管理是从现代技术产生的,如果管理跟不上,管理将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以上这些关于管理方面的论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相继成立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研究会,各地方也纷纷成立了教育管理研究分会,这期间全国还出版了众多的教育管理学方面的著作。另外,教育管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更是犹如万家灯火,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教育管理学科研究步伐的加快,我国陆续又有了教育管理类的硕士点、博士点和类似于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的MED教育。至此,教育管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具体地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教育管理学科地位由从属到相对独立。回溯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多年以前,我国的教育管理学几乎毫无例外地处于从属地位。尽管教育管理学科的教学计划制订和教材编写曾始于旧中国。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管理学在研究结构和体系上,难于找到其有效独立的成分。其中,不是模仿国外模式(从早些年的英国、日本模式到后来的苏联模式),就是将其纳入《教育学》范畴,作为《教育学》一个章节的内容作简单处理。再有就是,教育管理学科本身的过于单薄、研究体系的尚不完整和人们重视程度的不够也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加之,教育管理学当中的一些理论甚至于是一些基本概念,仍然处于没有明确的界定阶段。因此,教育管理学科自身的从属地位决定了其学科的不独立性。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教育管理学终于得以扬眉吐气,荣升为一门独立学科,标志着其独特的研究体系、框架结构和探索范围基本形成。教育管理学的这一转变,本身还揭示了一个重要意义,即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科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随着教育管理学科的飞速发展,日益显示出了与其它学科相区别的专门化特征,越发体现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几十年的研究和探索已证明,我国的教育管理学科在体系上已接近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和方法论。正如前面所言,其研究成果的丰富程度和发展前景的乐观程度,乃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无法相比的。

2、教育管理教育由发展迟缓到发展迅速。我国的教育管理教育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速度缓慢是众所周知的。今天,她的发展速度之迅猛也是前所未有的。以中小学校长培训来说,我们走了近十年的培训路子,经过不断的摸索,已由过去较为单一的突击式的、短期性的和收效甚微的培训模式演变为今天的校长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和研修班性质的一体化的现代培训模式。再以师范类大学本科教育来说,教育管理学毫无疑问是教育专业类学生的一门重头课程。教育管理学至今虽然未能成为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但是未来的趋势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某一天,她未必就不能成为师范大学的公共必修课程。至于教育管理类的研究生教育,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并且这些人才目前都在不同的教育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教育管理改革的实践由不彻底到较为彻底。实践的要求往往比理论的突破更为迫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在客观上对教育管理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以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为例:早些时候,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事情是,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搞“三制改革”,但是搞来搞去,都以不太彻底而告终。原因是,在从前我们只是把“三制改革”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和精神推出,对于将来会发生什么事,会出现什么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难度有多大、条件有多少等等方面,是很少进行研究的,或者说,显得很缺少办法和思路。因而,尽管当初的改革设想是好的,力图给校长们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但是由于缺少配套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导致许多矛盾最后都集中在校长头上,其结果自然造成一些焦点问题的无法解决,以至于走了不少过场,甚至于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教育管理的实践问题,即教育管理对实践研究的不彻底,导致其实践缺乏应有的实效性。然而,改革开放20年的教育实践毕竟是教育管理学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拿北京市教育口的人事制度改革来说,由于人们始终站在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尽可能都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其改革方案设计的周密性和决策的前卫性,让人们感觉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同样,上海市在最近几年尝试并带来极大成功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不仅让校长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权力,而且还使得校长们可以毫无任何后顾之忧并甩开膀子大干一番教育事业了。可见,正是由于教育管理改革实践的这种由不彻底到相对彻底的转变,才有了我们今天教育管理实践的巨大成功,大大推动了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当前,教育管理学面临的问题应当说是复杂和多变的,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进程。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管理学重点问题的研究和继往开来。当前,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

(1)在教材建设上主要表现为“七多七少”现象。即:条条框框多、理论阐述多,实践经验结合少;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一般性描述多,自己教育管理模式总结少;生吞活剥多,推陈出新少;简单管理研究多,复杂管理研究少;确定性决策研究多,非确定性决策研究少;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教育管理案例研究城镇多,研究乡村、乡土特色少。

(2)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滞后于管理学的发展。如今,管理理论可谓是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许多带有共性的管理问题随时都在与国际接轨,如领导科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无不在发展的前沿。相比之下,教育管理的研究比较单薄,显得很苍白无力。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管理科学里的许多新思维、新模式其实是非常有助于教育管理学发展的。如果我们对管理理论的最新研究动态涉及不够,或采取回避态度的话,就根本谈不上教育管理的发展,更不用说运用问题。

2、教育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

(1)师资问题。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未参加过教育管理运作的实践,不仅实践环节无法提高效率,而且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大量存在。长此下去,教学模式不可能有创新。

(2)教育管理培训问题。在教育管理培训的实际操作中,培训内容大大落后于教育管理实践,换句话说,教育管理培训内容与教育管理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一个“瓶颈”。因为,在“黑板上种菜”的教学方式绝对培养不出中国一流的教育管理家。

(3)培训质量问题。培训过程中过多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培训质量的情况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最终,必将导致教育管理培训目标的漂移。

3、教育管理实践方面的问题。

(1)教育目标与教育现实的管理矛盾。诸如教育方针政策与具体执行的管理问题;“法治”与“人治”的管理问题;“减负”与素质教育的管理问题等,不是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能完全解决好的问题。另外就是,有许多方面的教育管理问题似乎都与学生的分数捆绑在一起,教育管理者得不到应有的权利,无法正确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2)人们对教育管理的忽视程度依然故我。通常又表现为:忽视教育管理发展的战略研究,办事简单管理居多;决策质量不高,一些教育管理者仍停留在“我说了算”、“拍脑袋”方式上;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管理方式和管理秩序随意性较大;教育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一些教育管理机构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形成低效管理;教育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尚不完善等,因而引发僵化的、人为的管理问题较多。

(3)教育管理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很少触及。在提高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管理问题;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动态管理问题;我国教育法人管理机制的管理问题;以及城乡教育管理的动态平衡问题等方面,基本还处于单打一、块块分割或各自为政局面。由此,直接影响着教育管理的伸展性。

三、发展重点

教育管理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揭示了我们教育管理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管理学科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之间的距离。尽管如此,我们仍坚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管理学未来的发展应当比过去发展得更快更好。因此,未来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重点可选择如下:

1、进一步夯实教育管理理论体系。今后要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研究内容,要努力研究管理学与教育管理学的结合问题,并密切关注管理现实,及时反映教育管理研究动态,以丰富其研究领域,加快其研究速度,提高其研究价值。如此,才能避免教育管理学科理论的低水平重复,使教育管理学大放异彩。

2、继续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路子。在教育管理现实中,一个有效决策的出台,仅靠定性分析,或者是定量分析恐怕是难于解决问题的。尽管在过去我们也曾经常提起过要让两者结合之类的话题,但是最终操作起来仍有许多不太尽人意的地方。因此,下一步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应是,如何用定性分析的结果来解释定量分析的结论,以及如何用定量分析的结果来验证定性分析的结论。比如说,在学校管理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就可以研究这种结合的具体办法,而不是总游离于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论英雄和作取舍。

3、要高度重视对教育管理中复杂问题的研究。有人曾经预言,21世纪将是复杂科学的时代。由于教育机构是由不同的人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其管理中自然有着许多复杂问题亟待探索。这种复杂系统中的复杂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准确把握教育系统所具备的每一个条件;科学预测教育系统的发展和变化;能按照教育规律和教育目标作出正确判断和推理;有从事教育管理实践的高超能力和魄力等。今后研究重点可围绕教育政策水平和执行中的管理思路,素质教育的管理方略,教育管理的战略预测和决策等问题进行。由此,使其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4、仍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鉴于教育管理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现象,在结合方式的研究上应有所突破。比如,在教育方式、培训方式上可以采取教授、学者与管理家、实干家相结合,让教授、学者们深入教育管理基层,使管理者、实干家们走上讲台。如此联手管理教育,互相取长补短,共创中国教育管理教育辉煌。当然,实现这一结合的关键还在于要建立稳固的教育管理科学研究基地,这是下一步必须尽快着手研究的问题。没有稳固的基地,教育管理教育难于持续稳定发展。

5、促进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和师资队伍发展。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和师资队伍作为一支研究群体,本身就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一支专业化队伍,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教育的成败。为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应寻找其发展的切入点。最直接的办法是拿出决心来,鼓励这一领域的人员深入实际,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鼓励这一批人认真钻研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多接触社会,多出有创建的研究成果,多为国家出谋划策,多作贡献。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要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实践锻炼环节,在这一方面,同样可以尝试教育管理教师参与培训和接受考核,走持证上岗的路子。

6、进一步加强教材研究和建设。要规范教材编写和选定工作,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不断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及时增删教育管理案例,专门研究各地区教育管理特色;专章讨论管理的焦点、难点问题,避免空洞阐述与价值不高教材的重复现象。

7、要重视在实践中发展教育管理学。要对教育管理实践中一些典型的、带有共同性的问题作出全面而深入地剖析;要研究各地方教育管理特色和经验,我国各地方教育管理带有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在各地区教育管理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视为教育管理的宝贵财富进行研究。相反,那种“一刀切”的教育管理模式绝对不适合我国实际。另外,还要多研究国外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只有这样,方能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8、努力摸索教育管理如何由“人治”走向“法治”问题。教育管理人员法律水平的高低,依法办事的效率如何,不仅代表着广大公众的呼声,而且也反映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

9、教育管理者素质的提高问题依然是重点。教育管理学的焦点难点还在于它难以精确地分析和判断人的行为,难以准确地预测情况的变化。因此,尽管教育管理能提供许多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由于上述原因,它并不能保证人们每一次管理都能获得巨大成功。加之,教育管理者自身知识、经验、能力、视野、价值观、智慧等方面的差异和局限,很难确保其每一个决策方案的完全正确。可见,对于广大的教育管理者,除了要研究其知识面的如何扩大,视野的如何开阔,教育与心理知识的掌握外,更应在目标管理的效率,教育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动态管理,教育管理者策略等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上下功夫。

10、教育管理的国际化问题。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管理是封闭的。因此,这种教育管理的国际化最起码有三个研究点:一是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具有国际意识,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二是教育管理要与现代管理科学结合,要努力反映管理科学研究最新动态,要借鉴管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构建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以推动教育管理学自身的发展;三是教育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有效提高我国教育管理水平。为此,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要尽可能反映国内外教育管理动态;各种教育管理学会在坚持办好每届年会的基础上,要尽力争取国家教育部门对学会举办教育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使世界了解中国教育管理,使中国教育管理科学走向世界。

21世纪,我国教育管理面临的将是许多全新的课题,标志着我国的教育管理将获得更大发展。把握机遇,中国教育管理的未来将大有作为。

标签:;  ;  

跨世纪中国教育管理的研究重点_管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