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涌水段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_罗锡波

罗锡波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重庆 400700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长大隧道修建数量不断增加,隧道突涌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在岩溶地区修建的隧道更为突出,突涌水地质灾害已成为影响隧道施工及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长大隧道的修建过程中如何有效的预防涌水、突泥、坍方、变形等地质灾害一直是施工的难点和风险,成为制约工程顺利推进和工程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隧道;突涌水;注浆;质量

1 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2期中梁山隧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三溪口村瓦房子社,为单洞双线轻轨专用隧道,其里程桩号为YDK47+853~YDK52+175全长4322m,隧道平面线形为直线,设计纵坡呈“人”字坡,进口坡度3‰,出洞口端坡度为20‰。隧道跨度大,最大开挖宽度12m,隧道最大开挖高度10.9m,除洞口段均为深埋隧道。中梁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到高压地下水、腐蚀性地下水、瓦斯、煤层、溶洞、暗河、石膏岩、煤层采空区、断层、观音峡背斜等,最大埋深约410m。

2012年10月24日中梁山2号隧道进口YDK48+917.3处打设锁脚锚杆并清理淤泥时开始出现涌水,此次掌子面涌水最大出水量约31000m?/天,其中单孔最大出水量约12000m?/天。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地勘资料并结合物探和地质钻机探孔,本段溶洞具有以下特征:

(1)高压富水且含沙。施工工程中钻孔注浆最大单孔涌水12000m?/天。水压达到4.5MPa.

(2)规模宏大。根据物探结合钻探,探出隧道下方存在暗河宽12米。发育在围岩交换处。

(3)岩溶水主要受大气降雨补给,雨季隧道涌水量会突然增大水压高破坏力强。

3注浆施工重难点分析

3.1 注浆施工重点

(1)涌水、突泥、坍方、变形等地质灾害一直是施工的难点和风险,成为制约工程顺利推进和工程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也是我项目控制重点。

(2)摸清隧道涌水段地质情况,为隧道帷幕注浆制定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3)根据设计要求,对岩体完整、其结构性能可保证开挖安全,但掌子面大面积淌水且掌子面总水量<10m?/h,实施开挖后全断面径向注浆,注浆加固圈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m。保证掌子面安全施工。

3.2 注浆施工难点

(1)结合本工程设计理念已堵为主,注浆堵水要求高,隧道区域范围内有居民住房,度假村,大型水库,隧道内涌水对地表影响较大,易引起地表塌陷、房屋开裂、水库干涸等。

(2)隧道地质复杂,岩性变化大,隧道埋深大,出水量大,水压高,钻孔成孔条件差,注浆难度大。

(3)隧道掌子面注浆堵水,后方渗漏水严重。

(4)选用多种注浆材料根据注浆过程中出现问题混合使用,从而达到注浆效果。

图1 钻孔涌水情况

图2 钻孔探出填充物情况

4注浆施工总体方案

考虑到掌子面后方有较大含水体,并存在一软弱夹层,掌子面前方进行全断面注浆对涌水封堵后,可能存在水压增大而导致水体与后方含水体贯通,对后方初支造成危害,故对掌子面后方25m范围初支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4.1钻孔注浆工艺

(1)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采用多功能地质钻机HTYM808钻机钻孔,开孔直径Φ130mm,终孔Φ90mm左右;

(2)采用Φ130mm开孔钻至2.8-3.0m后,安设并固结、锚固孔口管。孔口管采用Φ120mm,δ=5mm,L=3m热扎无缝钢管,前端焊接法兰盘。为防止钻进过程中突发涌水,钻进前应在孔口管上安设好后安设高压防水球阀;

(3)超前预注浆采用前进式分段注浆工艺,分段长度为1~5m,实际分段步长可根据地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注浆顺序采取间隔跳孔的方式,按两序施做,实施约束型注浆模式,达到注浆堵水、加固的目的。

4.2注浆结束标准

在注浆过程中,当注到一定时间、一定量时,若压力达到设计终压时结束注浆。或注浆过程中,压力逐渐上升,流量逐渐下降,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并稳定10min后,即可结束该孔注浆。当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2倍以上时,压力仍然不上升,可采取双液注浆等措施结束该孔注浆。

所有注浆孔均达到注浆结束标准,无漏水现象,则可结束注浆。

4.2 注浆施工情况

本循环全断面注浆开孔154个,φ110钻孔462米,φ90钻孔 6868米(含重复钻孔),注普通水泥浆712m?,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475m?,注硫铝酸盐水泥浆1721m?。检查孔14个。

本循环注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开孔注浆100个孔,检查孔9个;下半部合格达到注浆预期效果后,施做上半部,54个注浆孔,检查孔5个。

图3 出水量及注浆量较大孔位图(红色标注)

从钻孔情况来看,在25米范围内地层软硬不均,冲洗液的颜色多为黄、淡黄色,其间多次出现软弱夹层,其中前20米存在明显的岩溶发育,水量大,水较多,实测压力达1.35Mpa,注浆过程中采用前进尺注浆方式,分段钻进;前期施工中水压、水量大,岩体较为破碎,常出现卡钻现象。

由于其地质的不均及岩溶发育的不规律,出水点不同,对整个掌子面,出水主要集中在左部偏下的位置,同时在注浆过程中,水量大的孔相对吸浆量也大,注浆量相对较大的孔分布

在注浆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出水大,掌子面止浆墙有开裂现象,使用普通水泥双液浆对止浆墙进行封堵。在注浆的过程中,根据地层的情况,出水情况等实时调整浆液的种类,浆材以硫铝酸盐水泥为主,水泥浆、水泥–水玻璃浆为辅的方式进行。

5 注浆效果检查

注浆结束后,采用施做检查孔及理论计算的方式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具体情况如下描述。

5.1 检查孔法

注浆效果检验主要以检查孔数据作为基础,根据注浆状况,选择注浆范围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注浆部位布设检查孔,对注浆效果进行钻孔检查,测定涌水量。本次注浆检查孔数量为14个,检查孔数量约为注浆孔数量的9%,满足设计要求5%-10%的要求,检查范围25米。从检查孔的情况来看,设计要求每个孔注浆后的流水量不大于0.2L/min,实际检测结果出水孔最大出水量为0.15/min。(检查孔布置图见图)

6 注浆效果分析

6.1 钻孔成孔率分析

对施工过程中的A、B、C三序注浆孔终孔段位时分别下PVC管,判断钻孔成孔率和注浆加固效果,累积下PVC管154个孔,从下管的情况看最先施作的部分孔存在塌孔现象,而后其周围地层得到有效加固改良以后,其他孔则不再有塌孔现象,改良后的地层平均成孔率为95%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注浆效果。

6.2 浆液填充率分析

受前期涌水影响,地层损失较为严重,按20%裂隙考虑,总注浆量2908m?,考虑浆液损失系数1.1,计算分析溃口段浆液充填率达到84%,达到预期注浆效果。

6.3 P-Q-t曲线分析

本循环注浆仍以加固软弱地层堵水为主,根据施工过程注浆压力随时间有明显的波动,一般注浆压力上升达到4MPa时,压力就会下降,注浆流量增加,如此反复数次后,经过反复的劈裂-挤密-劈裂…,当地层密实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注浆压力达到或超过设计压力,浆液流量减小,达到结束标准时,满足软弱地层劈裂注浆机理,达到了注浆效果。P-Q-t曲线如图所示。

图5 通过孔内成像揭示注浆后浆体结实情况

7 结论及认识

(1)根据钻孔揭示的地质情况和注浆效果分析,建议本次开挖长度为20m(含止浆墙),当开挖完成后及时施作超前地质雷达预报、红外线探水和30m超前探孔工作后再确定下部施工方案。

(2)此次注浆采用的是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方式,由于其方式的局限性,难以保证前方水通过未加固区的裂隙流到掌子面,故在开挖中,要边挖边探,水量大时需及时封堵或抽排,保证施工的安全。

(3)地层注浆后,得到堵水加固,但开挖的爆破作用,注浆过程中为了加固止浆墙和封孔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由于其脆裂性及扩散距离达不到,可能形成原裂隙重新打开或者形成新的裂隙,故开挖时需采取减震爆破方式,增加钻孔数量,减少装药量,尽量减少爆破对地层的松动作用,防止通过注浆已达到闭合的裂隙由于爆破振动形成敞开的裂隙,水系重新被打开,给开挖施工造成危害。

(4)在开挖前,按时完成超前地质预报和红外线探水工作,发现前方水源较丰富,开挖施工中,分队结合地质预报情况按照相关规范及要求每循环开挖时施作5m超前探孔,及时发现前方水源,避免了涌水的发生,以后施工中应该继续坚持。

(5)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初支,并做好应急和抢险准备,保证排水和通讯系统畅通,防止涌水,确保开挖安全。

参考文献:

[1]茅伟才 《铁路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铁路隧道及地下工程分册(1989)》,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

[2]张旭东 关于岩溶隧道帷幕注浆材料选择的探讨,J 地下空间,2005(3),1117-119。

[3]吕康成 崔凌秋等 《隧道防排水工程指南》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程骁 张凤祥,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5]刘 丹 关宝树 《铁路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铁路隧道及地下工程(1995)》,铁道部建设司铁路隧道和地下工程科技信息中心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罗锡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5

标签:;  ;  ;  ;  ;  ;  ;  ;  

重庆轨道交通中梁山隧道涌水段注浆堵水施工技术论文_罗锡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