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会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关注度越来越高,创建和谐美好的生态城市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生态的建设进一步有助于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人们居住、出行条件,从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及质量,综合以上因素,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建筑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就需要我们相关从业人员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重视研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生态城市的设计原则及规划要求的研究。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城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意义及秉承原则
1.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意义
我国城市化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当时改革开放思想的积极影响,促使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推进,且经济实力与科学技术等也得到了显著的攀升。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由城市化发展而带来的生活改善时,却未能从长远眼光观察到由此而生成的问题与弊端。例如:大量能源与资源的消耗并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以及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被破坏而导致荒漠化或雾霾、扬尘天气的增多等。这些问题都在不断的警示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并为使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治理与改善,更为了子孙后代的明天,无数专家学者建议和提倡:在城市规划设计与发展中,应当融入生态城市理念,这是促进生态平衡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确保人与自然良好共存的保障。因此,对于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2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应秉承原则
城市的规划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理念建设作为保障,这也是促进城市环境得到更好转变的前提与基础。而在生态优先的理念下,城市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也是进一步实现生态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因此,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应确保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同步构建。若规划设计与实施不到位,便会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而为进一步确保城市在规划与发展上能够体现出生态城市的理念标准,便应在规划与设计中与时俱进,促进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的建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以及前景绿化等模式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得以实现,这也是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对策。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应用
2.1生态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
贯彻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生态城市设计,以保证与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相适应。而在规划设计城市的时候,还应当对城市的特色、特有文化以及风格魅力等予以综合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要保证科学合理地规划布局城市内部景观、产业结构以及城市住户设计、功能区等,在全面衡量的基础上,展开全方位的论证,对其可行性以及科学性做出验证。其中,应将城市规划作为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并探讨城市内部建筑、道路与广场等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等,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借助城市基础结构框架,在平面规划、高层规划以及低层规划的同事开展景观设计工作,与现代城市相对自然生态环境提出的要求相适应。另外,以城市历史文化与传统为基础,有机结合城市生态建设与现代气息,确保和城市生活有效融合,使城市居民生活在“森林”中。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还应当将生态绿色产业园当做重要标准,将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力量,积极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机制,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现代化物流、文化与旅游等产业链的发展也十分有必要,要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保证产业链升级转型,使得生态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推进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
2.2升级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
在规划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将原有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完成规划设计。较之于人工设计生态系统,原有生态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更加贴近,而这同样也是人工设计难以比肩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生态规划应全面保护原有生态景观与自然景观,贯彻落实升级改造工作,借助现代化手段与方式,具体表现在风能、太阳能与水能等多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合理地设计原有生态景区,将人文气息与城市气息充分彰显出来,保留现代化都市气息,为城市居民打造更舒适的环境与旅游场所,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
2.3恢复并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湿地系统的作用十分关键,能够有效调节城市的环境。其中,湿地能够对城市土壤、水资源以及湿生植物进行生态保护,所以在城市环境与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中不容小觑。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对局部小气候进行调节,尽量降低天气因素引发的旱涝灾害发生几率。由此可见,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应当积极地恢复城市湿地系统,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化,抵御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为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生态交通的发展
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绿色能源进行规划建设,特别是公共自行车,应提倡无污染出行,将小汽车出行为主的形式予以取缔,进而全面保护自然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公共交通能够保证城市生态交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污染予以有效地解决,尽量降低污染气体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发展来讲,还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式,借助具体的规则与制度进行约束,进而形成绿色出行习惯,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贡献。只有每一位城市居民积极参与其中,城市才能够更具生态环保性能。基于此,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应将绿色出行融入其中,使人们切实感受便利才能够认可并选择。而对于规划设计而言,则需要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进而为人们出行提供极大的便利。
结束语
总之,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中,要具体分析城市规划设的内涵,并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以环境为本和与时俱进、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等原则进行科学把握,结合生态城市设计中的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和谐发展以及加强对城市资源的利用程度等特征。积极采用建设绿色城市交通规划策略和低碳能源使用规划策略,不断提高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周力锋.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33:50-51.
[2]龙丽薇.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低碳世界,2016,27:186-187.
[3]张洁,荣燕燕.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66.
论文作者:汉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湿地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