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在大部分重点职校虽然都已经开设,但在专业设置、师资配臵、在校人数、学生质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服务新农村发展方面离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等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本文对职业中学涉农专业服务新农村发展现状与改进对策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职业中学涉农专业服务新农
本文对职业中学涉农专业服务新农村发展现状与改进对策做如下探讨。
1 职业教涉农专业育服务新农村的普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服务新农村意识薄弱,发展滞后。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农业短期专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农业初级职业教育或专业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任何农业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60%,平均万亩土地仅有0.8 个农业技术人员,万名劳动力仅有0.16 个农业技术人员。这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极不适应的。
1.2 涉农专业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简陋。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投入的方向主要还是在国家级、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及重点专业,有些地方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在学校办学经费、教学实训设施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发展的瓶颈。
1.3 专业设置单一、人才培养滞后,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严重脱节。前些年,有些职业学校没有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或者没有正确定位,不在服务本地支柱、特色产业上下功夫,而是不顾自身条件的限制,大量设置同当地经济的主导产业脱节的“趋城化”、“趋工化”和“趋同化”专业。
1.4 涉农专业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水平偏低。农学类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教师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原有涉农专业老师由于各种原因要么改行,要么从事其它专业的教学。
1.5 社会就业理念的偏差导致涉农专业及学校招生常常处于困境。广大农民子女接受中职教育既希望掌握一技之长,出路好,工资高,也期盼能有机会进行深造。但近几年企业用工紧缺,不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且政府监察不力,上不上职业学校都一样进企业工作,待遇也没什么悬殊,农民感到提前打工更实惠,造成了学生初中毕业后不愿上中职或者进入中职也不愿意选择农学类专业。1.6 涉农企业较少,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空间更小。大型企业因专业不对口一般不招收涉农专业的学生,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又缺乏,有的企业因条件差、待遇低学生又不愿去,造成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发展职业教育及涉农专业服务新农村发展的对策
2.1 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不同的职业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和培训效果。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地方政府应鼓励创建涉农学校或支持一些职业学校开设涉农专业。涉农学校与专业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新农村发展的意识。即职业教育必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
2.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服务新农村发展。
2.2 .1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它既是技能教育更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解决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完全倾向于学历教育,应始终坚持“职教为农服务”的主方向,围绕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并行。城镇化过程应兼顾三农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可在农村乡镇基础上建设与发展,除注重一般工业项目外,更应基于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建设,保障和促进农产品的生产。
2.2 .2 校校联合,校企合作。鉴于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师资较弱、教学质量不高等现状,学校可与省内相关强校开展联合办学。可与高职院校联合进行师资培训,科研与技术支持与转让。可与涉农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用工机制,一方面解决企业季节性用工均衡问题,一方面解决学生实习与勤工俭学岗位问题。
2.2.3 工学结合、学制灵活(学分制)。职业学校不仅可自办校内企业,还可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更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就业与创业。涉农专业更要立足为地方中小型农类企业,为其培养适用人才,且定期安排农类相关专业学生到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定期见习与实习。此外,可以积极走“职校+公司+ 农户”这种产学结合道路,以实现地方职业学校与地方企业真正意义上的紧密合作。
2.3 创新职业教育内容,完善涉农专业设置。
2.3.1 专业与发展同步,课程与岗位对接。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及高素质的劳动者。
2.3.2 重学生基本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能满足企业界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要求,尤其在新兴农业产业和现代农村服务业类专业中,注重学生基本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有足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空间。
2.3.3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学生创业提供项目选择与技术支撑,通过创建家庭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发展家庭企业,但缺少的是新农民,缺少的是具有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领头人,为此,职业教育除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外,更应开设提供创业项目选择的课程,如精细化工小商品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并提供实验室及技术支撑平台,为学生创业服务。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如果能针对问题,探寻出良好对策,调整好专业设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
论文作者:叶忠刘成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7
标签:涉农论文; 专业论文; 新农村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学校论文; 企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