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肯的魔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米尔论文,魔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再踏足华尔街已近20年,但他依然是华尔街金融家们追捧的偶像。在金融界,他是惟一与JP摩根可以比肩的金融大鳄,尽管直至今日他也才60出头。如果说巴菲特是个不成功的“救世主”,那他就是一个搅动天地的“混世魔王”。在他的帐下,你可以看到石油大亨皮肯斯、新闻大亨默多克、兼并巨头佩雷尔曼、CEO狙击手卡尔·伊坎等几乎所有显赫一时的财富巨头的名字。他就是被称作“垃圾债券大王”的迈克尔·米尔肯。
认识盲点
在华尔街,创造奇迹的人和公司很多,但能像米尔肯这样创造如此辉煌的奇迹,并能凭借个人魅力维持了近10年,而且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却没有第二个。
这可能与米尔肯从小就特立独行相关。当他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分校时,这种情绪得到迅速扩张。他与这里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他学习工商管理,而不学时髦的社会学或心理学;他学习努力,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但基本不参加社交活动。这使他善于研究,而不相信事实。与绝大多数犹太人一样,他对名望毫无兴趣,他关注的是实际收益。
性格决定命运。在这里,他读到了W·布拉多克·希克曼教授对低等级和不入级债券(也就是“垃圾债券”)进行的开拓性研究的报告。希克曼对1900年至1943年之间的公司债券表现进行了彻底分析,结果表明,以多样化的方式投资长期性的低等级债券比投资蓝筹股的高等级债券能带来更高收益,但风险并不比后者大。而这正是米尔肯未来事业的基石。米尔肯兴奋至极,他决定深挖下去。
从伯克利毕业后,他到宾夕法西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进修,然后以全A的优异成绩毕业。他特立独行的性格再次得以展示。他放弃了很多优秀企业的邀请,选择进入一家勉强可算是二流的公司——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Drexel)证券投资公司。因为在这,他可以独立拥有一个神秘部门。该部门负责兑换业务和非投资级证券业务,后来被称为高收益证券业务部。说白了,这就是米尔肯“垃圾债券”业务的大本营。在这里,他对1945年至1965年间垃圾债券表现的研究得出了和希克曼一样的结论。他还细致发掘出其中潜藏的业务前景,由此打消了投资者对这种债券的疑虑和不安。他还具有预测一个公司在债券到期时偿付利息和本金的能力。这些研究在当时的华尔街独一无二。
“我们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就是让大家平等地在游戏场上竞争,小的也可以追逐大的”
这种“独一无二”是因为,当时除了希克曼教授和米尔肯,几乎所有人都还深陷于一种传统认识:债券评级越低,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必须支付的利率就越高。垃圾债券,投资者一般不碰,大的投资银行也不感兴趣。它们太难出售,也太影响发行公司声誉,而主流公司一般不大会发行它们。如果哪个投资公司经营很多垃圾债券,就被认为是公司因陷入困境而捡别人不愿做的。
米尔肯开始为自己的理论和事业做宣传,第一拨接受他思想的是犹太人。因为这些人灵活而不拘泥于传统。迅速地,他们投资垃圾债券的收益超过了50%。事实证明,他发掘到了一座史无前例的大金矿。更重要的是,随着这个市场的无限放大,米尔肯正成为垄断者。这是他一个人的市场。他以几乎没有成本的价格买来垃圾债券,然后自己随意地将之定价并卖给投资者。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有没有上市价格,也不关心米尔肯的利差有多少,只要能给他们带来盈利就行。在某种程度上,米尔肯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他的这个市场几乎完全没有制度控制。他的交易几乎都以“二次销售”方式进行,此种销售不用在证监会登记,也没有已定的挂牌价作为依据。事实上,早期,垃圾债券市场在美国就是一个金融边缘市场,它完全由强者主导并宣称兼顾弱者的大体公平。
掠食王者
如果说米尔肯的贡献只是改写了世界证券金融的历史,并调整了其发展方向,让“高收益高风险”成为了过去,那倒有些浅薄了。米尔肯要做的绝不止这些。统治整个“经济世界”可能才是他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则是在他的“垃圾债券”王国上,通过左右公司并购来无限扩大自己的权力和收益。
米尔肯的逻辑前提是这样: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永远有钱提供给任何人去收购。仅凭这一点,华尔街几乎所有的机构都会瞠目结舌。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要在尚未筹到钱时承诺提供融资,该怎么办?米尔肯的做法是:发一个正式誓约,称本公司“高度自信”能为发起收购者筹集到所承诺的资金。只要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一直坚守诺言,这份誓约书就会等同于现金。事实上,米尔肯的存在和垃圾债券的暴利本身就是这家公司的一个金字招牌。这比那些金融巨头们百年的名声要管用得多。“我们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就是让大家平等地在游戏场上竞争,小的也可以追逐大的。”某公司高管如此评价他们的做法。
今天这种做法被叫做:LBO(杠杆收购)。不管你是个穷光蛋还是个亿万富翁,不管你是想做白衣骑士还是想恶意收购,只要你向米尔肯开口了,而米尔肯答应了。那不管被收购方是个业绩良好的中小公司还是个不错的跨国公司,它惟一的选择就是束手就擒。米尔肯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他不能做的交易,没有哪个公司强大得可以蔑视他的力量。皮肯斯先向菲利浦石油公司发起收购,继而又向强大的尤纳考公司发起进攻;KKR公司先后拿下斯托勒公司和比阿特丽斯公司;佩雷尔曼攫取里夫隆公司;默多克夺得Metromedia公司;GAF董事长塞缪尔·海曼斥资60亿美元向联合碳化物公司发动闪电战。这些1985年发生的大收购事件都离不开米尔肯的支持。
这里有另一个奇闻需要解读。那些接受米尔肯融资的客户似乎具有一种惊人的抗拖欠能力,即使并购交易结果不理想。当有拖欠迹象出现时,米尔肯只需简单地进行“重组”,发行一批新的垃圾债券取代可能的债务。新一批债券把债务支付时间往后推,从而使公司有更多时间恢复精力,并先发制人地遏制拖欠率的上升。在研究垃圾债券的专家们看来,这些“重组”债券的命运显然凶多吉少。米尔肯能把这种债券卖出去,不仅说明米尔肯神话对人的影响深,也表明他的惟命是从的客户们尤其是储蓄信贷银行和保险公司对他的依顺性之强。到1986年年中,银行和保险公司至少持有米尔肯100亿美元的债券。更让人吃惊的是,米尔肯可以随意向他们分配购买量。只要收益不断增加,人们对别的都不介意。
就这样,自由市场公平交易的一般规则遭受破坏,规模或大或小,程度或重或轻。垃圾证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只是米尔肯的债券发行能力,而不是市场规则或买方的自主决策。1976年,米尔肯的高收益证券部垃圾债券的发行量共为150亿美元,十年之后的1986年,这个数字是1250亿美元,几乎翻了九番。
交易豪赌
米尔肯有竞争对手吗?也许有。一个细节是不知是出于性格原因还是拖延对手们进入的时间,他一直非常低调。他极端讨厌媒体,并要求他的每个下属保持低调。虽然他们每个人的薪资都已经超过华尔街对手们近五倍。直到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成为了抢食者们的“司令部”时,华尔街很多项级公司才回过神来。他们也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垃圾债券部,积极参与恶意兼并和融资买断。高盛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美林公司、希厄森·雷曼兄弟银行、第一波士顿银行这些巨无霸们都开始直面对抗这家二流公司。不过所罗门兄弟公司董事长约翰·格特弗兰德的话可能最能体现出最后结果。他恼羞成怒地派他的高级助手警告抢夺他生意的米尔肯:“如果你们不罢手,我们就宰了你。”
1983年末,芝加哥著名的大型包装公司纳申纳尔坎宣布了一项例常性的债券筹资计划,称将筹资1亿美元,按公司惯例由所罗门兄弟公司承销。可纳申纳尔坎公司的这个决定引起了米尔肯的不满。他怒火中烧,警告该公司说:这笔筹资债券必须交给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承销,如若不然,它就会成为自己客户波斯纳的刀下之鬼。波斯纳此前已经悄悄入股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他也马上附和米尔肯向这家公司施压。但是,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要求的利息成本比所罗门兄弟公司要求的整整高出一个百分点,这明显不符合公司利益。纳申纳尔坎公司主管人员抵抗这种做法。这时,波斯纳直截了当地提出,要么纳申纳尔坎公司以优惠价格全部买下他的股票,要么和他一起参加由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融资支持的股票买断,藉此他最终会拥有公司股票的80%,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有20%。
在这种情况下,纳申纳尔坎公司只好放弃所罗门兄弟,选择与波斯纳一起参加由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支持的股票买断。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以每股40美元安排这起股票买断,这样总额即为大约4.1亿美元。波斯纳现有的股票都是以大大低于40美元的价格买进的,这下他可以大赚一笔,而且最后他将要获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也将收获甚丰,除获得咨询费外,它通过米尔肯发行的垃圾债券会筹得1.5亿多美元,这样按它通常的收费标准,仅融资服务费就达五六百万美元。而米尔肯与波斯纳之间也有一笔数额巨大的分成。德莱克赛尔·伯恩汉姆公司甚至直接威胁那些上市公司建议他们由德莱克赛尔领导进行融资买断计划。他们夸称:“我们可以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让你们公司私有化。”在弱肉强食的生态环境里,这些顶级的银行巨无霸们被一个二流公司挤得几乎没有容身之地,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冷笑话!
米尔肯甩开竞争对手的另一个角度则更有意义。依照传统思维:华尔街投资者在选择贷款或者投资对象的时候只看中那些过去业绩优良的企业,而往往忽视它们未来的发展势头。米尔肯认为,“如果我们现在不对年轻并有前途的中小企业投资,那国家就不会有未来。”事实上,米尔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所做的一切,为美国新兴工业的兴起,尤其是对光纤产业与移动通讯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其中他与MCI公司的合作堪称经典之笔。MCI公司创立于1963年,仅靠3000美元起家,当MCI向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AT&T发出挑战的时候,米尔肯为MCI筹得了2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对长途电话市场的垄断。以至于有人说,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米尔肯解决了高风险技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问题。
1986年11月,美国司法部经过周密策划,以证券欺诈罪名起诉了米尔肯及其弟弟。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但其罪名都没有先例,以前也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些罪名而受指控: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等。就这样,米尔肯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且禁止他从事证券业。但对他的指控人们至今仍有争议。庭审期间,他的主要客户在发行量极大的《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上花巨资刊出整版广告,写着“我们相信你”。以这种方式支持一个被控重罪犯,这在美国是前所未有。
身为一名交易商,米尔肯开创并占领了整个“垃圾债券”业。米尔肯虽被关入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也许对于华尔街真正的金融家们来说,不断地去搬运社会资源到更加有效率的地方是一件最有魅力的事情,即使获罪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