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燕?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邮编:562400
摘要:中药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历史发展悠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资源与西药相比较,资源比较丰富,而且疗效显著,副作用比较低,价格也很适中,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很繁琐、复杂,在当前对中药的研究的主要的内容是有效成分。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能够改进药物制剂的发展进程,提高中药药物的质量,促进我国中药的开发进程和现代化中药的发展。但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之后,容易吸收周围的湿气,使得中药提取成分失去本身的药理。因此,在提取之后的药物微囊化研究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药物微囊化
一、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
中药有效成分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在临床上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反应,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中药一般存在植物植株之内,比如黄铜、生物碱等等,这些特殊的成分都带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为了提取新的中药有效成分,应该提取新的中药药物,因此必须从复杂的中药成分中提取有价值的活性成分。所以说,在对中药的研发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基本的应用原理是借助化学成分分子量之间的差异达成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目的。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应用上主要有微粒、蛋白或者是多糖等。膜分离工艺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较,步骤比较简单,但是分离过程依然使用传统中医煎煮的方式,添加剂比较少,吸取湿气也比较少。因此,可以大大缩短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生产周期,减少工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超微粉碎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是借助超低温技术和超声技术达到粉碎的目的,使用这这种技术能够有效提取中药药物成分,而且经由此技术分离出来的中药有效成也容易被人体吸收。当前,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适应不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而且能够直接将中药药效成分的特点呈现出来,从而快速完全中药药材中药效成分的溶出与起效。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酶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与超微粉碎技术相同都是近些年才逐渐兴起的中药提取技术,当前,酶工程技术主要应用在分离生物碱和多糖等成分中,尤其是当植物中有许多果胶和淀粉等,这些成分的存在会影响中药成分细胞活性成分的提取,此外,也会影响中药成分提取液得澄清程度。而使用适当得酶就可以通过通过正当得酶反应提取中药细胞壁中的成分和粘液等水分进行提取,从而加速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速度。
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药物微囊化研究
(一)喷雾干燥法
在药物生产过程中,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成分有比较强的吸湿性,而这也是导致中药药效成分药物微囊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在对药物微囊之前应该降低中药有效成分的湿度,从而保证药物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近几年来,药物微囊化主要应用在中药药物的工艺和技术上,从而大大降低中药药物的吸湿性。比如喷雾干燥,在药物微囊技术喷雾干燥比较常用,药物的吸湿性与周围环境的湿度、温度和雾化气流的速度等等有关。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喷雾干燥技术中的进风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药物干燥的程度,并影响中药有效成分微囊溶剂是否有残留量,而中药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可能影响到中药药物的防潮效果。在对药物喷雾干燥的过程中,会跟着溶剂的蒸发和薄膜包裹在微囊物的表面上防止周围湿气的侵入。因此,在对药物喷雾干燥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周围进风的温度和干燥的程度,从而加大中药药物的防潮效果。
(二)相分离技术
相分离技术是将中药药物中的高分子材料在不相同的溶液中,在两种溶液中这两种不同的溶液中制备微球,再通过复杂的干燥和过滤等步骤形成微囊。此外相分离技术还可以改变温度和湿度来实现药物的相分离,提高微囊的稳定效率和载药率等等。总的来说,药物微囊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不仅可以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稳定程度,而且能够保护药物的活动分析,改变药物的药理反应和药理状态。提高中药药物的稳定程度,完善中药药物适应环境的能力,降低中药药物的副作用,达到保护药物活动成分的目的。
三、结语
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是提高我国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的有效途径,中药药效构成成分比较复杂,不同的药物成分种类也不一样。因此,发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得技术能够促进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医学行业得发展。传统的药物提取工艺技在现代药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中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直面这些问题,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我国中医药临床中药提取技术中,酶工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膜分离技术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中药分离技术,再加上现代微囊化技术的研究,提高中药药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药理的稳定程度,降低中药药物的副作用等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光. 内部沸腾法强化提取若干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及评价[D].广西大学,2012.
[2]王笃政,于娜娜.微波-超声波协同萃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1,8(05):5-9.
[3]杨胜丹,付大友.超声波、微波萃取及其联用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0,37(02):120-122+130.
[4]周松,陈腾.微囊化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07(02):179-181.
[5]席彩彩,张文芳,侯明月,张永萍.微波提取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4,23(03):94-96.
论文作者:韦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中药论文; 药物论文; 有效成分论文; 技术论文; 成分论文; 干燥论文; 药理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上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