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档案学的发展_档案学论文

亚洲档案学的发展_档案学论文

亚洲地区档案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地区论文,档案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人类社会进入公元2000年的时候,国际档案理事会和国际档案界恰当地关注亚洲地区的档案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世界历史上最初的四大古文明区域有三个在今天的亚洲。同样,亚洲也是人类档案工作的重要发源地,而自觉地建立、管理并利用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人类进步的革命性因素。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亚洲都出现过世界档案史上的许多第一和惊人成就。因此,亚洲地区档案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实践和重要的成果,它们不仅照亮过世界档案工作的历史,而且也正辉耀在国际档案事业的今天。亚洲地区的档案学同欧美以及世界其他各个地区的档案学一样,值得我们重视、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它们共同对保存人类集体记忆、积累世界文化遗产、促进全球文明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亚洲的西部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档案工作的第一缕曙光。在那里最早出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档案、档案库房、档案人员和档案管理遗迹,从而开始了人类保存集体记忆、传播文明种子的最早努力,开启了人类档案工作的洪荒,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从三千多年以前开始,东亚地区的中国,又在世界档案工作历史上长期保持着先进的水平。中国有着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共有3000年以上的档案工作历史,早在一千年前就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遍布全国的档案机构网络,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丰富的可供今天总结和挖掘的档案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形成了一些朴素的档案学思想的萌芽。它们在世界档案历史上曾经长时间地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是人类档案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档案学传入亚洲,亚洲地区的档案工作逐步摆脱其它工作的附庸而渐渐成为一门专业,档案学也逐步吸收其他学科的营养从其他学科分离出来而独立成为一门科学。到20世纪30至40年代,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档案专业教育开始举办,档案学论著开始产生,档案专业期刊开始创办,对档案史的研究也开始进行。这些都标志着在亚洲地区,近现代意义的档案学开始形成。

最近50年,亚洲地区的档案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在当今国际档案界整体上比较先进、某些方面有所领先的水平。主要表现为:

第一、档案学的研究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一是档案专业教育不断发展。越南、朝鲜、伊拉克、土耳其、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已开办了档案专业教育。特别是在中国,有20多所高等学校和十多所中等学校开办档案专业教育,培养从中专生、大专生到本科生、硕士生直到博士生的各层次档案专业人才,此外还开办了档案专业高等电视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并广泛系统地设立了档案在职教育机构,从而建立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形式最多、层次最全、覆盖最广的档案教育体系。二是档案学术阵地不断扩大。菲律宾、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先后创办了档案专业期刊,特别是中国,公开发行的档案专业期刊达70多种,并有档案工作业务指导、档案学术研究、档案史料公布与研究、档案学文摘等各种类型,每年发表档案学术论文3000多篇,中国档案专业期刊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和每年发表的论文之多,创世界各国之最。在档案学术阵地方面,亚洲目前还拥有世界上的两个唯一,一个是唯一的国家级档案专业出版机构——中国档案出版社,它已成立18年,出版了几百种档案学著作。另一个是唯一的全国性档案专业报纸——中国档案报,它于1994年创刊。三是设立有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四是中国还率先在世界上建立了政府对档案学研究进行资助以及对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奖励的制度。五是档案学的国际交流日益扩大。特别是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国召开,王刚先生担任了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后,亚洲地区的档案学研究得到进一步促进。作为一位发展中国家的档案工作领导人,王刚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档案学的研究和交流。过去四年中,在亚洲地区组织了多次国际档案学术研讨活动。

第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有了很大充实和深入发展。

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土耳其、以色列等国都编撰出一批档案学术著作,其它国家也都有一批档案学术论文,这些档案学论著具有这些特点:

一是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全面发展。二是档案管理理论研究继续开展,多所创新。特别是中国,对各种专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之广、之细,在世界各国中最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有专文或专著研究论述的专业档案已达近300种。可以说,时刻关注并深入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专业档案,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地区档案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世界档案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三是档案事业管理理论研究异军突起,形成特色。中国档案工作者在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档案事业体系的过程中对如何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法制工作、档案科研工作、档案对外交流工作、档案学术团体工作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档案事业管理理论,从而在世界档案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档案事业管理理论的构建过程中,现任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王刚先生,对中国档案事业管理工作的经验作了新的概括和提高,促进了中国档案事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和新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档案应用技术研究不断突破,成果众多。特别在档案修复和恢复技术方面,中国不仅利用化学方法,计算机处理技术成功地对传统载体进行了字迹的加固和恢复,取得多项震惊世界的成就,而且在磁介质等新型载体档案信息的恢复方面也取得重大成果,从而在国际档案信息恢复技术领域处于先进地位。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中国不但编撰了一批学术著作,而且制定并试行了有关计算机辅助设计档案和其他电子档案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为有效实现档案人员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提前介入提供了保障,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档案管理理论。鉴于电子档案具有不可直读、容易修改和丢失等弱点,一些信息专家们已开始担心当今的信息时代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信息空白的时代。为了避免使这一担心成为现实,中国强调在当前一个时期内,重要的电子档案必须复制为一些纸质档案同时保存,以此来保证国家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五是档案专业史研究深入开拓,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不但编撰出版了一批档案通史、档案断代史、档案专门史、地方档案史方面的学术著作,而且还编撰出版了专门研究档案学发展历史的学术著作。

第三、档案学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不仅关注已保管的档案,而且关注正在形成和将要形成的文件;二是不仅关注档案工作者,而且关注档案的形成者和档案的利用者;三是不仅关注档案的管理工作,而且关注支持和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工作;四是不仅关注专业内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关注与其它专业的交流与合作;五是不仅关注档案事业自身,而且关注发展档案事业的社会环境;六是不仅关注本国的档案工作,而且关注世界其他国家的档案学研究成果和档案事业发展经验。档案工作者更多地以国际的视野而不是国家的视野来研究档案学,各个国家的档案学正具有越来越多的普遍性和共同性。这些特点,表明了亚洲档案工作者眼界的开阔和目光的远大,表明了亚洲档案学的开放性、宽容性、广泛性与前瞻性。可以说,经过几千年的孕育、积淀和几十年的发展、成长,亚洲地区的档案学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它已由过去视野比较狭窄、完全局限于档案管理的档案学,演进为内涵丰富、包容博大的档案学,凡与档案、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者、档案事业管理有关的一切,几乎无不在其研究范围之内,也无有着一定的研究成果。正由于此,亚洲地区的档案学对档案事业实践的总结就更为全面,对档案工作未来的指导作用就更为巨大,也更符合档案学的发展方向,更能代表档案学的未来。这是亚洲地区的档案学对世界档案学,也是亚洲档案界对国际档案界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这一点来说,关注和研究亚洲地区的档案学也就更有意义了。

标签:;  

亚洲档案学的发展_档案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