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配式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论文_郝伟,谢广磊,王丰,李成,袁运钊

浅析装配式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论文_郝伟,谢广磊,王丰,李成,袁运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当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筑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逐步使用一些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其中,预制装配式建筑产品的构件和模式较为精巧,那是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水平较高,它具有大规模的市场效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与以往的建筑形式相比较,两者的施工技巧以及操作方法都有区别,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改善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消耗过大和施工分散的现象,使用相关的工艺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从而更好地管控好施工建设的成本。本文主要研究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特征和内容,希望给从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的人员一些帮助。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引言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而言,主要有两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把控,第一个施工环节是建筑模板的吊装作业,在该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在于不能让建筑模块破损,否则就会导致建筑最终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第二个施工环节是装配式建筑的拼接作业,在该施工环节需要注意两个模板拼接的质量。在使用黏合剂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模板连接充分,要确保两块模板之间的黏合剂没有气泡的存在。为了确保拼接作业的质量,要在作业完毕之后进行系统的检验工作。此外,也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系统的调研工作,清楚地掌握施工区域环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

1装配式建筑质量形成的独特性

1.1宏观层面

从质量形成过程的角度看,装配式建筑远比传统建筑更为复杂。尽管传统建筑的质量形成也涉及多因素和多阶段等问题,但总体上看相对简单。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装配率不低于50%的建筑为装配式建筑。这意味着,装配式建筑质量形成过程中只有50%以内的部分,如工程设计等与传统建筑质量的形成相似,其余部分则遵循结构构件标准化、加工制作自动化、现场安装装配化等“九段九化”的要求展开。而装配式建筑的构部件从设计、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实际上更接近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但在两个关键点上与产品生产制造过程有所区别,一是装配式建筑的构部件具有多元化特征,在生产之前必须进行深化设计;二是装配式建筑构部件还将在施工现场经历装配化的过程。因此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形成实际上包含传统建筑建造过程、构部件的生产制造过程和构部件的装配化过程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过程。

1.2微观层面

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基本单元是质量特性,质量特性随着质量的形成过程迁移,从一个企业过渡到另一个企业,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前端过程的质量状态将会以某种形式影响到后续过程的质量产出。质量特性的迁移具体包括三种情况:上一个过程产出的质量特性作为下一个过程的投入、上一个过程产出的质量特性作为若干个后续过程的投入、多个位于前端的过程产出的质量特性作为下一个过程的投入。可见任何质量特性均扮演着投入与产出两种状态,所有质量特性的状态使得其必然处于装配式建筑质量形成的某个或多个环节之中,并因此串联成若干条环环相扣的质量线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构建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

对装配式建筑质量产生影响的环节有很多,如设计环节、构件的生产制作环节、现场装配环节等。一旦装配式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就很难追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如果建筑出现问题,基于该追溯机制可以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环节以及对应的责任人。通过完善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加强相关责任人的质量意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2.2拼接作业质量检测

拼接作业质量检测,主要借助红外线检测设备来提高检测准确度。在使用红外线检测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检测工作总共分为两个极阶段,第一个阶段先使用设备对建筑中所有的连接处进行常规扫描,在扫描的时候要控制扫描速度,确保扫描的速率始终维持在同一速度阶梯上。扫描完建筑中所有模板的连接处之后,将所有的检测结果汇总成一个完整的报告,对报告中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二个阶段,则是根据第一阶段得到的检测结果制定的。在对第一阶段得到的分析报告进行分析之后,对检测报告中的存疑项进行二次质量检测,此阶段的检测工作针对局部,只需要对存疑项进行检测,并对得到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在两个阶段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将质量不达标的黏结剂清除干净,重新施工,直至检测结果达标为止。质量检测工作的核心技术在于检测仪器的先进化程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检测水平。为了保障检测工作的质量,要求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质量意识,在设备方面则要从自动化程度去考量,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度能够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

2.3预制构件的吊装流程

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可以分成湿式操作与干式操作,湿式系统中的吊装工作先要放样、然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的、预制小梁、楼板、外墙、阳台板和楼梯,然后开展现浇操作,之后进行机电配置工作,最后就是对楼板进行灌浆。湿式墙板的安装需要在墙板上面预留好锚筋,然后将锚筋插入到叠合现浇层里面,浇筑楼板的时候要使用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来浇筑墙板上面和结构体,并在下部使用铁件进行连接,腾出一些滑动的空间,便于地震到来时一起晃动;第二种是干式系统,先要做好选取放样操作,之后吊装预制柱、预制大梁、预制小梁、楼板、阳台板、楼梯,然后进行现浇操作和机电配置操作,对楼板进行灌浆,并完成相应的结构体操作,最后要完成外墙的吊装作业。

结语

装配式建筑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未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为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笔者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并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建议。相信本文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瑞,李伟军.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14):87.

[2]刘志文.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91.

论文作者:郝伟,谢广磊,王丰,李成,袁运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浅析装配式工程中的施工质量论文_郝伟,谢广磊,王丰,李成,袁运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