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结合,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当下的热点和未来的趋势,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与之相适匹配的项目管理模式。文章在介绍EPC模式与BIM技术的概念基础上,让这两种先进的理念形成互补,发挥BIM技术与EPC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进而提出将EPC模式集成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从而提高我国建筑业整体生产效率。
关键词:EPC模式;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1.导言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智能化等特点。与传统的现浇式混凝土建筑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机械化程度高、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等一系列优点,符合“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热点。BIM技术的核心是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作为建筑“集成”的主线,能够串联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生产、装配、装修和管理各个环节,形成建筑全产业链、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化集成。而装配式建筑是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由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机电设备系统、装饰装修系统通过总体技术优化,多专业协同,按照一定的技术接口和协同原则组装而成,这种一体化建造方式和BIM技术的协同共享的思路不谋而合,都是通过协同技术将各系统各环节进行共享和集成,形成一体化的思维和管理方式,而两者一体化协同管理的理念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组织集成化的管理思维也高度契合。因此,本文将EPC模式集成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EPC模式集成BIM技术概述
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是建筑项目承包商根据合同约定对项目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的整体承包,并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实施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能解决装配式建筑产业集成化程度低,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助力于成本控制。与传统DB模式不同,EPC模式下的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深度交叉,有利于工程整体优化,实现了局部设计、施工服从整体,阶段设计、施工服从项目全过程,从而确保了项目投资收益。在EPC模式下,项目建设风险由承包方承担,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有利于承包方基于总体利益与业主展开洽谈,提高了承包方利润获取能力。由于EPC模式在资源配置、组织形式和综合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EPC模式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既是政策导向,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BIM技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technology)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从建筑设计到运营维护的各项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建设项目的物理信息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实现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五大个特点。BIM技术作为信息化“集成”的主线,能够为装配式建筑项目提供一个协调工作的平台,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设计错误,避免返工作业,降低工程成本,成为推动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EPC模式集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EPC模式集成BIM技术就是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让两种先进的理念互补,发挥BIM技术与EPC管理模式的最大优势,解决装配式建筑中的协调、工作流、信息流通、专业水平等问题,提高我国建筑业整体生产效率。
3.1EPC模式集成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3.1.1控制项目投资方面
尽管项目设计阶段所用资金占总费用的比例不足以引起投资方的注意,但是造价预算资金占用了绝大部分的费用开销。在EPC模式项目管理的基础上应用BIM技术,可以对设计阶段进行监控和优化,进而有效的控制项目投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控制进度管理方面
EPC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同时在此基础上又引入BIM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动态监控,实际施工的信息数据与后台模拟的各项要求互相对比,及时对方案做出调整,避免工程返工问题,有效的管理了施工进度。
3.1.3控制质量管理方面
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总承包方须兼顾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3.2在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总承包方借助BIM技术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避免因设计问题而造成的返工。在设计阶段,总承包方建立信息中心,各专业将设计信息共享到信息中心中,实现各专业信息的集成、整合,从而建立建筑项目信息模型。通过预制构件尺寸和模型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精细化设计,避免因设计误差而造成的生产、施工偏差问题。同时,借助于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能够帮助各专业人员及时发现图纸设计中的冲突,从而提高各专业协同性,降低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3.3在改善项目沟通与管理中的应用
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借助BIM信息共享优势,总承包方能够有效提高各专业协调与沟通效率,促进信息交互与共享。例如,在预制构件设计时,各专业人员在同一基础上进行设计,明确构件生产要求,为各专业沟通、协调提供便利,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3.4在促进工程量统计与造价管理优化中的应用
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总承包方可通过BIM技术计算工程施工总量,大大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提高数据统计计算的准确性。同时,通过BIM技术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能够改善因设计问题而导致的管线碰撞、设计错误等问题,进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项目总承包收益。
3.5在辅助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EPC模式简化了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种复杂的关系,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愈发紧凑且便于操作,而BIM将项目整个过程的所有信息集中整合与一体,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项目承包单位与运营单位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例如,在项目施工阶段,施工专业可以将实施进度及时反馈给项目设计专业,工程设计专业在得到信息反馈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施工专业。又如,在项目交付运营后,总承包单位将BIM信息模型传递给运营单位,便于运营单位查询建筑设计、施工各方面内容。BIM信息模型实现了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的集成化管理,突破了专业、单位、阶段的限制,优化了建筑项目产业资源,为建筑项目全寿命管理奠定了基础。
4.结束语
BIM技术协同和集成的理念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的思路高度融合,特别是在EPC管理模式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的作用和优势越显突出。结合BIM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性特征,借助BIM等信息化技术将各环节、各专业、各参与方的信息屏障打通,进而推进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造的实施和推广,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上,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既是政策措施的明确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叶浩文,周冲,王兵.以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J].工程管理学报,2017,31(02):17-22.
[2]韩云峰,李文.EPC模式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67.
[3]李兴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价值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2):83-85.
[4]郑娇君,陈剑,闫浩.EPC模式下BIM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9,17(01):117-121.
[5]孙晖,肖毅,毛毳.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04):30-35.
[6]庞业涛.装配式建筑推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39(03):193-194.
论文作者:严守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模式论文; 信息论文; 总承包论文; 阶段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