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与开放:2012年江苏卷22题的特点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改以来,我们经常感叹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不平衡,认为目前课程改革最棘手的问题是高考:高考评价不到位,“过程与方法”评价模糊,新课程高考没有在课程改革中发挥应有的导向功能。然而,2012年江苏卷22题,让我们多多少少改变了对新课程高考的看法。该题较好地发挥了高考评价的鉴定和导向功能,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一、试题特点分析
1.重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
从考查目标看,22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准确阐释历史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命题者提供的材料和设问看,22题不仅考查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还考查考生史料分析能力、论证能力、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综合考查。考生要“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首先要通过阅读材料和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归纳出明确的个性化的主题表述,即揭示史家修正历史认识的原因在于客观上的时代变化和史家主观的努力两方面。而在运用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进行“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的论证时,考生要运用史学理论与史实结合的方法组织论据,包含对所学背景知识的认识以及对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再认识与运用,即理解基本理论:文化发展的客观原因在于社会时代发展、主观在于个人的努力。在此基础上,进行论据的组织,以证明上述观点。以“萧公权对康有为的研究”为论据之一:用比较的方法从所给材料中寻找不同时期萧公权对康有为研究的认识;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从两方面分析每一认识形成的原因;把以上分析综合起来以说明观点;将材料三所提供的恩格斯的理论作为论据之二,从理论的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
而且,与2011年江苏卷的开放式试题相比,22题更完整地实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一是要求考生在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和试题提供的材料组织论据并进行论证。这样,考生完成答案的过程,就是考生在掌握历史学科理论知识、史实、技能、方法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因此,笔者认为,22题彰显了高考对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
2.考查内容呈现方式上的生命态
基础教育理论认为,学科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该停留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的理论资源,为学生提供独具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以形成和实现自己的意愿,为学生提供一种只有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进而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来激发、促进学生个体创造力的发展。纵观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内容呈现方式上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事实上,考生在考试时遇到的知识考查常常是固化了的知识,是一堆以符号的形式存在的“原始资料”。22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计的论证题,从知识创造和创新的角度呈现考查内容,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呈现生命态。如出自萧公权《问学谏往录》的材料一,能使考生将接触到的维新变法的课本知识与萧公权对康有为思想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联系,使考生体会知识与人的创造的关系及其创造的过程;出自汪荣祖《康有为论》的材料二,佐证了萧公权所言的真实性,也使考生认识到“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关系。论证题要求考生在阅读、体会萧公权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形成并论证自己的认识。笔者认为,这样的设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历史学习方面创造性能力的生成和积聚,了解历史学科对学生成长的独特价值的实现情况。不管是呈现的知识还是希望学生形成的认识,都是活的知识、富有人气的知识。
3.试题素材的“有向”和“有限”
在当前情况下,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不容小觑,要发挥高考“指挥棒”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高考试题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增加开放式试题的权重不失为权宜之策。因为,开放式试题摆脱了“一问一答”的模式,考生可以自由选择相关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组织答案,发表自己的见解。而“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则从材料的理解运用、确立论点、史论结合、逻辑论证、文字表述等几个方面分层次测量评判。开放式试题的这些特点,给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科知识、思维品质、表达能力的广阔空间。22题要求考生“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以“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为主题进行论证:考生要归纳论证的观点;要从“材料、所学知识以及以萧公权的康有为研究为例”几个方面组织有关论据;没有统一答案,只有按照观点、论据、论证、表述四个方面给出的三个等级的评分标准。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观点并进行论证,观点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以及史论结合、逻辑论证、文字表述的能力高下等等,在考生的文字组织和表述中会有体现和区分的。
然而,在我看来,22题并未实现高度的开放,只是有限度的开放,主要体现在论点的“有向开放”和论据的“有限选择”。论点的“有向开放”是因为观点的唯一性(正确性),考生不可能形成不同的观点,如若有不同观点就是错误的;论据的“有限选择”是因为论据组织时自由发挥的余地不大,考生可以真正体现个性化的创造在于论证过程的严密性和文字表达的通畅方面。故笔者认为,将22题称之为开放式试题更合适。在这里,笔者无意批评该题的创设,只想表达一个一线历史教师对高考试题的期盼——高考试题要发挥教育作用,引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朝课程改革的方向行进。因为,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用日益凸显,可以真正检验新课程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方面的效果、彰显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推动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中。
二、课堂教学的启示
2012年江苏卷22题给我们一线历史教师诸多启示,例如,日常课堂教学要加强史观教育,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加强表达能力的锤炼,加强对开放性题目的训练等等。笔者认为,22题的寓意应该聚焦于检验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落实,即具有鉴定“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的意义。具体到22题,就是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的考查。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固然需要史观指导、具备相关学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需要训练,但这不是单项学习训练所能练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熏陶,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突破“知识为中心”的应试教学模式,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从这点出发,22题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日常教学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可能性。
1.课堂教学要细化和落实过程和方法目标
新课程实施以来,关于“三维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与抽象谈论的相差甚远,尤其是对“学生如何习得知识和技能”这一“过程和方法目标”更是模糊。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目标也并未具体地把每一课时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说得很明白,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形成哪些技能和如何习得知识技能”认真研究,以细化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获得只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形成和发展其独特学科思维和表达能力。
2.课堂教学要激活书本知识实现为迁移而教
如果学生学的是“死”的知识,那么学生就容易死记硬背,如果学生学的是“活”的知识,那么学生自然就会灵活运用。课堂教学要激活书本知识,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学生认知对知识按照结构关系进行重组,帮助学生掌握形成结构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结构的能力,提升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用综合的眼光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能力的迁移和增生;二是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把书本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相沟通,使知识与人的生命和生活相通。实践表明,这种被“激活”的书本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提升学生探究的欲望和能力,引导学生从“活学”走向“活用”。
3.设计有意义的开放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自我构建过程。而且,“问题教学法”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具有构建学生创新素质的优势,被广大教师广泛运用。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指向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意义的开放性问题,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平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标签:萧公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