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包括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等,以手术治疗为主。优质的临床护理也是提高临床疗效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人性化护理。能够营造人性化环境,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者角度思考、发现护理问题,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促进临床疗效提高。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88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组各44例。观察组中,女性18例,男性26例;平均年龄45.3±6.8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22例;平均年龄46.5±7.1岁。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可比。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1.2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环境干预、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患者,施以人性化护理,如下所示;1.2.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干预:病房定时通风、消毒。合理控制病房温度湿度。设置各种安全标识与设施,避免患者出现坠床、跌倒等情况。②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并疏导患者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多为患者构建康复蓝图,主动讲述疾病与治疗效果知识,纠正患者及其家属错误治疗观念与态度。③健康宣教:通过多种途径,如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手术过程、注意事项、治疗人员配备等情况。消除患者因环境陌生、缺乏疾病知识引起的消极心理。让患者提前做好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静脉炎、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心理准备。帮助患者提前掌握术后床上排便等练习方法。④隐私保护:通过屏风等方式加强隐私保护,严格控制病房人员流动。1.2.2术中护理患者入手术室后,明确介绍手术室手术流程与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感。通过语言鼓励等方式缓解患者疼痛,加强患者保温护理,减少手术应激反应。1.2.3术后护理观察其生命体征,鼓励其主诉不适症状。通过手术疗效与成功案例入手安抚患者紧张、焦虑心理。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提高其疼痛阈值。更换辅料、拆除导管等动作轻柔。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出院前加强饮食、运动与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宣教,叮嘱其定期复诊。1.3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𝜒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其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表1 心理状态比较(,分) 组别 n SDS SAS 对照组 44 46.77±3.14 45.24±2.27 观察组 44 39.65±2.33 36.21±2.44 t 12.079 17.973 P 0.000 0.000 2.2并发症情况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如表2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压疮 出血 静脉炎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44 1 1 1 2 34.09 观察组 44 3 4 2 6 11.36 t 6.471 P 0.011 3 讨论泌尿外科患者受手术风险、病情、插管等因素影响,对临床护理的依赖性强。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能够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与成效[1]。人性化护理,突显了管理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形式、心理现象与活动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患者主体地位,使患者感到满意、舒适,已达到康复的目的。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转变了护理人员的职责理念,实现了被动服务与主动服务的有效转变,以满足患者对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护理需求。具体操作内容包括营造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培养护士的责任感、价值观、职业道德;完善监督机制与规章制度;注重细节管理,感同身受,主动向患者投入人文关怀,以改善患者身心状态、生活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充分尊重、理解与关心患者,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求,为患者带来高质量、全面性的护理,减少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对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身心状态的影响,促使其早日康复[2]。综上所述,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中引入人性化护理,利于外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为患者治疗与护理成效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参考文献[1]王辉, 聂世俊, 孙洪娜.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分诊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贵州医药, 2017, 41(4):439-441.
论文作者:吴俊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泌尿外科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环境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