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城市中的建筑工程也不断增多。深基坑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其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为了能够保障深基坑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深基坑支护设计和岩土勘察技术,这样才能够保证前期工作万无一失。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深基坑支护设计和岩土勘察技术。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岩土勘察技术;安全性
引言
当年我国城市中的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深基坑施工环节作为工程开展的基础环节。深基坑作为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根基,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只有直接影响。如果深基坑支护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后续工程建设质量,甚至会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基于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高深基坑施工效率,我们必须要抓住深基坑支护设计要点,做好前期的岩土勘察工作,为设计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地质数据,从而保障整个建筑工程能够顺利施工。
1、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深基坑支护必须要结合施工环境进行,并做好前期的岩土勘察工作,明确深基坑施工特点。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1.1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相比普通工程,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特点非常强,这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如黄土地基、沙土地基、软土地基等都会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地区也会出现明显的地质差异,这就需要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提前做好岩土勘察工作,贯彻“因地制宜”的理念,针对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施工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
1.2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影响非常大,施工地点地下水和应力场由于会随着时间变化产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建筑物的地下管。并且由于挖坑需要的运输土方,这就需要重点考虑运输交通的影响。
2、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慎重选择施工材料,特别是钢筋和水泥等施工原料来说,必须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在施工中杜绝粗心大意、不够专注现象发生,避免因机械操作失误造成工程事故。并且要贯彻环保、节约理念。这是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基础。
2.1排桩支护设计
排桩支护设计方法是当今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支护技术,其主要是由防渗帷幕和支护桩组成。在施工中,需要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设置在深基坑周围,这样即可形成排列支护桩,从而实现挡土的作用。采用排桩支护方法,不仅不会产生噪声问题,同时施工方法也较为简单,是一种绿色施工技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护效果,需要根据地基实际情况选择旋喷桩、搅拌桩、高压灌浆等方法,这样可以大大稳固深基坑支护结构,从而实现最终的加固作用。
2.2锚杆支护设计
在进行锚杆支护施工当中,需要将锚杆一端打入到岩土层当中,另一端连接到支护装置上,同时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从而提高深基坑的支护效果。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适应性较强,并且不会受到深基坑深度影响,所以该技术实际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设计中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施工场地是有机质较多的土层,则不能采用锚杆支护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土钉支护设计
在应用土钉支护技术时,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定制合理施工方案,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施工要点,从而提高土钉的拉力和强度。在土钉设计当中,需要保证设计内容符合施工标准,同时体现进行拉拔试验。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监理单位在现场监督,确保试验内容的有效性。再者,需要合理设计每个秃顶支护的孔深,在设计图纸中做出明确标记,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性。在关注混凝土施工当中,需要明确混凝土配比,保证施工实际情况符合设计标准,确保灌注桩质量,这样即可实现基坑边坡加固作用。
2.4地下连续墙支护
在开展深基坑支护设计时,可以采用地下连续墙技术。为了能够实现最终的支护目的,可以采用连续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挡墙。在应用该技术时,需要仔细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标注深基坑轴线的位置,同时要保证泥浆护壁的前提下挖沟槽。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要在设计图纸上明确标注沟槽的长度与深度,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此外,钢筋笼调放在沟槽当中,需要保持钢筋笼的平稳性,之后再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保养时间不得少于14天,从而构成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墙。
2.5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在制作过程中,需要重点选择带有钳口的热轧性材料。其主要施工技术是加强钢板桩间的连接性,从而构造成一个钢板墙,这样能够有效发挥阻拦作用。同时,钢板桩支护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其操作性非常强,在实际施工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需要关注土壤适应力要求,如果是软土地基施工,则不能采用钢板桩支护方法。
2.6深基坑搅拌支护
深基坑搅拌技术的重点是要保证搅拌的均匀性。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水泥与软土间的物化关系,让支护结构硬化,从而提高深基坑的支护强度,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再者,深基坑搅拌技术由于是应用水泥和软土形成水泥地,所以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从而提高基坑的稳定性。在挖坑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基坑深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该项技术。同时,还要及时清理、运输坑外堆积的土方,减少地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深基坑勘察技术
3.1前期准备工作
在对岩土进行勘察过程中,如果深基坑周围是软质岩石,需要结合深基坑稳定性设定勘察深度。并在岩土勘察中计算支护设计的稳定性是否合理。岩土勘察深度通常是基坑深度的1.5-2倍之间。再者,在开展勘察工作时可能受到场地狭小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小型、微型勘察设备为主,并且要对基坑周边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深基坑的相关数据信息,全面做好岩土地质调查工作。
3.2分析侧壁岩石工程特性
开展勘察工作当中,需要勘察人员加强对岩石风化效应造成的影响,从而评估岩石带厚度和岩石特性。此外,需要结合不同岩石软化程度来分析厚度和买深度,对岩石特征进行全面评估,保证没有软弱夹层、断裂构造、腐蚀岩体、破碎带等。在评估基坑工程特性时,需要精准计算岩石结缝隙产生的情况和原因,对缝隙发展程度进行分析,掌握软弱土层表现出的工程特性,计算出现滑坡出现的危险率,从而加强对整个岩土地层的掌握程度。
3.3水文勘察
在水文勘察过程中,需要重点探测深基坑临近场地与和主场地的隔水层、含水层、厚度、深埋、分布等情况,特别是要重点看产隔水层中的粉土层和细砂夹层,分析含水层水力联系与补给条件,重点观察水位与水位变化情况,特别是会造成基层突涌、管涌的承压水。同时也要观测深基坑开挖时的水位,提供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采用抽水试验测定砂土,并计算出砂土影响半径,而注水试验主要是测定粘性土。
结束语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岩土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掌握岩土地质的基本特性,并结合施工长期周围环境情况,加强设计坑支护设计工作,选定良好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后续施工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葛凌.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及岩土勘察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4,23:243-245.
[2]姜秀.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0:257.
[3]郑喜亮.岩土勘察技术及深基坑的支护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05:40-41.
论文作者:贠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深基坑论文; 岩土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坑论文; 岩石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