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 要】目的:分析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至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9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根据患者的意愿来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4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开腹阑尾切除术,并在缝合创口时实施残端结扎及荷包埋入法,同时实施防止感染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采用逆行法将阑尾切除。手术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肠道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和对照组的4.35%相比明显更优,同时其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缝合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同,同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阑尾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的一种,由于其发病急、腹部具有强烈的痛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临床大部分是采用手术治疗,而手术后创口感染是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1]。所以,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至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9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分别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和处理措施,总结分析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预防治疗方式,获得良好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至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的92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然后根据患者的意愿来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46例患者。实验组包含29例患者患者,其余17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1±2.6)岁,对照组包含27例患者患者,其余19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在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43.6±2.8)岁。所有患者中26例穿孔性阑尾炎,31例单纯性阑尾炎,3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均有正常认知功能,能够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签署相关协议。将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进行对比未发现显著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术,采用逆行法将阑尾切除。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切口开腹阑尾切除术,并在缝合创口时实施残端结扎及荷包埋入法,同时实施防止感染的措施,其他相关措施根据手术的标准来实施,正确的对腹腔进行放流和引流,术后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2天方可适当进行活动,并给予患者术后各方面的指导,告知患者需要保持清淡饮食,尤其是术后1-2天,应给予流质食物,待其肠道恢复良好后可逐渐转换为半流食、正常饮食,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
1.3 评价标准
手术完成后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肠道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肠道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和对照组的4.35%相比明显更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讨论
通常,阑尾炎患者都会出现腹痛、发热、胃部不适、中立性细胞增加等情况,需要及时对其情况进行检查,否则将会耽误后续的治疗时间,而急性阑尾炎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可能发生阑尾穿孔、阑尾坏疸等严重的症状,传统的阑尾切除术能够很好的进行切除,但如果腹腔内有残余的脓液,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所以应根据其具体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3]。
此外,手术中不同的处理方式也有助于降低感染率,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创口开腹阑尾切除术,并于术后采用残端结扎和荷包埋入法进行缝合,并于术后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实验结果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肠道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确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对降低感染率有一定的作用[4]。
术后护理同样不能忽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生素,并时刻关注其创口的情况,保持创口的干燥,以便在发生感染时能够及时处理,减少患者的痛苦[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缝合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同,同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肠道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明平广.阑尾手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回顾性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04):37-38.
[2]戴春强.微创手术对阑尾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1):19842-19843.
[3]杨春彪.小切口阑尾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9):5597.
[4]曹楠楠.全程护理干预防范阑尾炎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08):1047-1048.
[5]吾甫尔·吾拉木,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丁剑冰.微创手术对阑尾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04):280-282.
论文作者:陈术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4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阑尾炎论文; 肠道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