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与中国近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兼论“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第一卷)的几点认识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救国与中国近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兼论“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第一卷)的几点认识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救亡图存与中国近代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兼谈对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课本的一些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救亡图存论文,现代史论文,上册论文,课本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代中国的一切进步,都是在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下进行的。今天中国的局面虽然完全改观,但远没有实现民族振兴的目标,记取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既扣紧了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近代史前80年的历史,结合新近使用的高中近代现代史上册课本(以下简称中国近代史新课本)所载的大部分内容,谈谈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突出救亡图存主题,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救亡图存,一直具有策励人心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发出救亡图存呐喊的是魏源。他以敏锐的眼力看到了国家沉沦的迹象,首作《圣武记》,激励世人为国赴命,继作《海国图志》,为国家振兴图强提出方略,开学习西方之先河。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他在书中沉痛地指出:“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人自不如,尤可耻也,然可耻而有可为也。如耻之,莫如自强。”①《校邠庐抗议》一书,在晚清朝野产生了深刻影响。

甲午战争造成的危局,震惊了中国人。康、梁率先发出“救亡”、“保国”的呼吁,推动维新变法。康有为在强学会序文中写道:“海水沸腾,耳中梦中,炮声隆隆,凡百君子,岂能无沦胥非类之悲乎!图避谤乎闭户之士哉!有能来言维新乎?”②这些发问,扣人心肺,起到了动员政治改革的作用。

与维新变法兴起的同时,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建立中国第一个近代革命团体。《兴中会宣言》中明确指出,救亡图存是兴中会行事的宗旨:“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抒此时艰,奠我中夏。”③20世纪初,高涨起来的民主革命运动,就是在“抒此时艰,奠我中夏”的指导思想下发动起来。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走上了新的道路,“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接受,首先也是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被认同的。”④当今中国正在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迈进,但忧患意识还不能消除。从世界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现实问题,民族生存的条件,还远没有具备。“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作为世界公民,我们还不够格。”⑤如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民族振兴,是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如果说1840年以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基本主题,那么,丝毫不夸大地说,这一基本主题仍然没有过时。中国的建设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有利的条件,但它所面临的内外压力也是巨大的,在这一意义上远不能认为‘图存’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实现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中兴之梦,依然是最大最根本的民族利益。”⑥一百多年来严峻的历史表明,救亡图存这个“基本主题”,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催促中华儿女奋斗的号角。

二、转变观点,全面分析中国近代史,认识救亡图存历史主题

的丰富内涵

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这一核心由两个方面凝结而来,一是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二是为实现中国近代化而奋斗。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历史轨迹。固然,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首要的问题,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前提任务,中国人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演出过一幕又一幕的悲壮历史。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中国人从多方面入手,为民族振兴,在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各个领域中,为争取跟上世界脚步所作的巨大努力。近代中国没有实现近代化,但有可贵的追求与探索也正是对此的思考,深化了中国近代史内容的研究。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表明,先进中国人为使中国走上近代化所献出的智慧,所表现出的坚忍精神,所付出的代价,其事功所达到的思想境界,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财富,产生过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资源。

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在中国近代史的全过程之中,它又由历史而达于现实,唤起人们为民族振兴作贡献的热忱,这既是研究与教学的方向,也是时代发出的呼唤。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受到“左”的观点的支配,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与教学限制在革命史范围内,并且将近代中国社会一些深层次的变化斥之为半殖民地程度加深的表现,遇事以阶级斗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淹没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经验,事实上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改变这一研究与教学状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端正认识。

救亡图存关系民族生存的大局,必然强调民族利益至上,解决民族生存问题就成为观察中国近代史问题的基本立场。从纵向观察: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地遭遇到各种危机,一直是在求民族生存中奋斗。从横向观察: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不仅包涵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屈辱,所进行的抗争;还应包涵为民族振兴,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所发生的种种变化。纵横交织,构成了丰富多采的历史内容。所有这些都是已经发生在历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寻求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探索和追求。它们之中,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提供借鉴。唯有如此,才能达到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目的,显示无数志士仁人的爱国业绩,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吸收研究新成果,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在内容取舍与体例编排上很有特色。它突破了老的框架,大大放宽了视野,着力于对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全面分析。在初中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叙述和历史人物,涉面宽,立意高,对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或直接论述,或用章节前的引言、课文中的思考题、课文后的问答,作出简明概括和理论分析的引导,有一定的深度,适合高中教学。笔者在学习中受到启发,举例说明对课本的浅显认识。

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对西学东渐着墨较多,不仅散见于许多重要章节,结合相关历史的叙述,对西学影响下的社会思潮作了介绍;还辟有“西方文化传入”的节题,对西学传播的历史背景、重大变化、重要人物作了较系统的评述。其中新增“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的变革”一目,评介了以往中学课本不曾涉及的内容。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意义深远,专门介绍很有必要。1904年,中国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游学杂志》上载文说:“今日之世界,竞争剧烈之世界也……争之为道有三:兵战也,商战也,学战也,而兵战商战其事又皆本于学战。”⑧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是救亡图存历史大潮下的产物,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成果。据统计,到1911年全国有大中小新式学堂5万4千多所,在校学生163万多人;出国留学以到日本的为最多,此时中国留日学生已在5万人之数。⑨近代知识分子队伍急剧扩大,他们满怀爱国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文化,身体立行,是晚清兴动的政潮变局最重要力量。

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对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形成的两个“高潮”,不单只作一般情况的交侍,还从兴办实业动机与作用的角度,对近代爱国实业家的代表人物作了简明的介绍,落笔有情有理,这也是以往课本所没有的。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寻求近代化道路的重要探索,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教育制度诸方面的活动,都达到了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程度。它与康梁的戊戌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是中华民族现代化(即本文提的近代化)冲动的一种反映,都是时代发出的一种吼声与绝唱”。⑩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对洋务运动的介绍言简意明,比较客观地作出了整体评价,从一些基本方面,肯定了洋务派的变革。这样的编写,不仅为教学留有余地,也体现了历史主义的论史态度,有利于实事求是地对待洋务派的作为。

“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当今的知识、现实的生活,往往以一定的方式更直接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11)许多学者从现实中获得启发,以探索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命题,追溯历史,百倍珍惜历史经验,体现历史与现实关系的“双向”性,加深对中国朝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奋进正确性的理解,这正是中国近代史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中国近代史新课本比较好地把握了此一要求,以丰富的内容,合理的组合,反映了时代特点。

三、民族利益至上,是中国近代史教学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标

准,教学要扩大视野,肯定更多的爱国者

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既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对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的理解与说明,就得置之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中予以考察。这样才能肯定有关历史人物维护民族利益的建树与作为,戒除苛求于人的种种观点,突现推动历史进步的实绩。中国近代史新课本较之以前,新增加了一些历史人物,介绍了他们拯救民族危亡的事迹,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对讲述内容的处理,要体现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扩大褒扬的视野,让更多的历史人物的爱国思想,报国行为,得到表彰,表现出救亡图存历史使命在全民族中所产生的感召力。对此,提出四点看法:

(一)不能因清政府的无能与腐败,而抹煞广大清军将士在反侵略战争中所发挥的战斗作用和牺牲精神。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屡次战争都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但也都谱写了中国军民一曲曲殉国的壮歌。以往历史教科书里,虽然也持此观点,但对清军的抗战反映是不够的。如八国联军之役,过去的教学只有清军的退缩,而无清军的抗战。中国近代史新课本不仅重点叙述了清军配合义和团的作战,还特地叙述了罗荣光大沽口拒敌,聂士成天津苦战。这两位清军将领为国捐躯,事迹十分感人。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许多清军还在进行顽强反抗。董福祥军死守东便门,给日俄侵略军以大量杀伤,直到东便门箭楼被大炮轰塌,守军全部牺牲为止。这些可歌可泣的战斗史实,都应适时引用到教学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大量的屈辱条约,不能因此而抹煞了许多爱国官吏为捍卫国家利益所作的抗争。曾经泽出使俄国,改订了伊犁条约。以“一腔热血”,“探虎口而索已投之食”,收回伊犁南部地区,挽回了国家的威信。驻俄公使杨儒,不畏胁迫,在没有任何实力作依凭的背景下,力拒俄国对中国东北的主权要求,处处表现出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外交谈判也是战场,在清朝大势衰弱的形势之下,在折冲艰难之中,表现爱国本色,更具有感染力,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材料。

(三)中国在19-20世纪之交的一二十年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迭起,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各自的认识角度和不同的救亡方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形成多难兴邦的历史大潮,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逐渐产生了两大社会集团,即近代爱国实业家队伍的产生和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群的崛起。他们为中国改弦更张,探索富强之路,贡献出才智和力量。教学要善于把握历史的脉博,采集有关历史人物的活动,歌颂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现“民族觉醒”的时代特征。

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将近代爱国实业家这一概念首次在中学历史课本中提了出来,并且以一定篇幅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爱国实业家。“状元资本家”张謇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兴办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造福一方,影响全国”。“面粉大王”荣敬宗、荣德生兄弟兴办实业的动机直接萌发于挽回利权的强烈愿望,由经营面粉起家,直到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纺织业资本集团,都不曾改变与外国资本相抗衡的初衷。爱国实业家“实业救国”的动机和他们的兴业之路,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寻求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出身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关心祖国命运,在追求国家富强的社会实践中,所养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是相同的。他们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锐意进取,作出贡献。在以往的教学中,对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介绍做得不够,有些介绍,也只重典型人物的建树,对驱动他们行为的爱国情操,评述甚少。中国近代史新课本增加了思想文化的内容,增加了对爱国知识分子思想与作为的介绍。课本专门介绍了容闳,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使课本添加了新意。容闳在西学东渐中的地位是公认的,他的爱国思想更是格外感人。他深受孙中山的尊重。他写的回忆录定名为《西学东渐记》。这本书总结了他60多年致力于祖国富强的追求。其中有这样的记载:他拒绝美国教会以做教士为条件,对他上大学的资助。他说:“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12)融化在炎黄子孙血液里的爱国精神,“决不是几阵欧风美雨冲洗得掉的”。(13)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学不仅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还要注重发掘表现爱国思想的生动材料,使之更加鲜明感人。

(四)晚清的社会危机,带来了清统治者的分化,一批有实力有见识的大臣,努力寻找适应“变局”的对策,其用意有巩固清朝统治的谋略一面,也有拯救国家危亡的一面。如洋务运动的倡导者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诸人的作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映了中国对近代化的追求。在清朝大臣中还不乏忧国忧民之士,他们希图对内改革,对外反对屈服。这些人自有其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他们心忧天下的襟怀是值得景仰的。如同光年间的“两朝帝师”翁同和、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更应充分予以肯定。对以上诸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难点,教学要克服简单化、模式化的倾向,“以历史人物所处具体历史阶段的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为尺度,(14)加以评说,吸取历史人物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补益于现实,扩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余论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爱国主义思想概念形成于近代。近代爱国主义不仅逐步扬弃了狭隘的忠君意识,而且逐步摆脱“夷夏之辨”的束缚,将爱国思想建立在全体中华民族的利益之上。近代爱国主义也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国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个人道德的完善与社会义务的统一。中国近代史上的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在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所冶铸的献身精神,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统一性”。近代“舆论界骄子”梁启超将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对“有亡国,有亡天下”(15)之辨所作的结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6)的爱国名句,成为召唤炎黄子孙拯救国家危难的精神支柱,做人的道德准则。近代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在遭受列强的种种侵凌后,民族精神都每每受到洗炼和发扬。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集合着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爱国者,为解脱民族苦难而效命,使中华民族在屡屡劫难中生存下来。紧扣救亡图存,讲述中国近代史,不仅揭示了历史本身,也突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不过,没有观点的更新,也很难全面反映历史,要爱国主义教育常讲常新。只有立于现实,回观历史,考虑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才能拓宽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路,多方面吸取爱国主义教育养分。

中国近代史上,辈辈志士仁人,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奋进,表明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他们发之于内心的爱国热情,透过生死祸福,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举动,扬厉凛凛民族气节,这是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所格外需要的形象教育。辛亥革命的发动者章太炎强调“无道德者不能革命”,他倡行爱国主义,他自己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晚年,他的政治思想与国民党当局产生深刻矛盾,他又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陷于孤立境地,于是潜心学术,不过问政事。但是在国难当头之际,所表现出的强烈历史责任感,维护民族团结的崇高爱国精神,实为后人的楷模。一二九运动发生时,章太炎已68岁,疾病缠身,却打破沉默,捐弃前嫌,竭力呼号团结抗日。他针对“日寇借口反共而进攻我国,蒋介石借口反共而极力破坏全国人民统一救国战线”的事实,通电全国:“学生救国,事出公诚,纵有共党,但问今日之主张,何论其平昔。”“以国学大师,作狮子之吼”,(17)推动国共合作,给当时抗日救亡运动以莫大助力。第二年,章太炎病逝,留下简短遗言,告诫家人,万一日本统治了中国,他的子孙绝不可担任官职。他在最后一刻,以悲观的心境,对祖国抱最深切关怀,民族气节一往情深。中国近代史有与现实生活紧紧贴近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发掘救亡图存历史使命的丰富内涵,明了其现实价值,透过鲜明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激发人们的爱国心,加深对事理的认识,是改进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基本途径。

注释:

①②③《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参考资料》下册。

④《邓小平治国新思维》载《新华文摘》1993年7期。

⑤《人民日报》1989年5月27日。

⑥《改革者是当代的爱国者》载《新华文摘》1992年10期。

⑦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广泛的历史概念,这里指对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走上工业化、民主化独立发展道路的理解。

⑧《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参考资料》下册。

⑨《中国通史(近代部分)参考资料》下册。

⑩《邓小平治国新思维》载《新华文摘》1993年7期。

(11)法国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版。

(12)(13)钟叔河《走向世界》中华书局出版社版。

(14)《毛泽东评历史人物》载《光明日报》1993年12月6日。

(15)《日知录导读》巴蜀书社出版。

(16)《痛定罪言》载《饮水室合集》。

(17)原载巴黎《救国时报》1936年7月8日,转引《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三联书店出版社版。

标签:;  ;  ;  ;  

救国与中国近代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兼论“中国近代史教科书”(第一卷)的几点认识_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