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献血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朱春莲

朱春莲

湖南省常德市中心血站 415000

收书地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国际建材城 2栋 115号 王贝收 17773648880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无偿献血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采血车组进行无偿献血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局部瘀血,皮下血肿,针刺样疼痛,灼烧样疼痛,晕血晕针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0%(3/50)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非常满意率64.00%(32/50)及总满意度96.00%(48/50)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健康体检无偿献血者相关不良反应及提高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无偿献血;采血;系统性护理;不良反应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和实施,无偿献血已经成为每个健康公民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一种崇高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认可无偿献血,从而使参与无偿献血的人数逐年增加[1,2]。采血是献血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障献血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3]。临床研究显示,在采血过程中若出现操作不当,则极有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4,5]。因此,本研究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站采血车组进行无偿献血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分别就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无偿献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予以探讨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站采血车组进行无偿献血者98例。所有无偿献血者均对本研究知悉,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为18~54岁,平均年龄为(32.45±4.35)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为19~55岁,平均年龄为(32.50±4.36)岁[(要重新计算,献血者年龄不能超过55岁)。]两组无偿献血者在性别组成及年龄结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要重新计算)],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知识宣教:分别就采血的目的、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及其不良反应等向无偿献血者做以耐心细致的介绍和讲解,从而使无偿献血者因认知不足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等一系列负性情绪得以最大限度的消除。②采血前评估:分别就心理状况、药物应用史以及有无晕针晕血等情况向无偿献血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各项评估结果行针对性的干预以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③不良反应护理:在进行消毒处理时应待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处理,防止穿刺部位红肿、疼痛的出现。在采血后的拔针过程中应掌握和把控拔针的相关技巧,指导无偿献血者采用三指按压法正确按压穿刺部位以减轻疼痛感。④穿刺采血护理:在穿刺前应全面检查血袋的质量、外观及有效期,协助其放松情绪并正确摆放手臂防止因局部血管压力过高或过低而对整个采血造成影响,采血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不良反应考察项目主要包括:局部瘀血,皮下血肿,针刺样疼痛,灼烧样疼痛,晕血晕针。其中护理服务满意度通过站内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满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75~90分;基本满意:60~74分;不满意:60分以下,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之和计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 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局部瘀血,皮下血肿,针刺样疼痛,灼烧样疼痛,晕血晕针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0%(3/50)明显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非常满意率64.00%(32/50)及总满意度96.00%(48/50)均明显提高,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无偿献血列为一种最安全的血液来源形式,并且为保证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6,7]。而采血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但在采血过程中则极易受到情绪状况、医护人员操作技术水平以及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无偿献血者晕针、晕血、疼痛、局部瘀血及皮下血肿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8,9]。已有研究显示,无偿献血者采血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大的影响了献血者再次献血的信心,甚至不同程度的干扰了无偿献血者的再次招募宣传 [10]。因此,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对于保障无偿献血者采血的顺利进行及是否再次献血至关重要。

本研究针对无偿献血者实施健康知识宣教,采血前评估,不良反应护理,穿刺采血护理等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尤其是在对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观察后发现,该组无偿献血者局部瘀血,皮下血肿,针刺样疼痛,灼烧样疼痛,晕血晕针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0%明显降低,这与何丹丹的研究报道相符合[11],表明系统性护理能够针对无偿献血者采血过程中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予以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和消除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此同时,在对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无偿献血者满意度情况的统计后发现,该组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非常满意率64.00%及总满意度96.00%均明显提高,这与李剑波等的临床研究相一致[12],可见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保证无偿献血者采血顺利进行的同时,得到了充分认可,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及关系的改善。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无偿献血相关不良反应及提高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蒙玉香.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0):166-167.

[2] 韦秋. 首次无偿献血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2018,25(17):152-154.

[3] Skoglund E, Dempsey CJ, Chen H, et al.Estimated 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through Use of a Novel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To Reduce Blood Culture Contamination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 Cost-Benefit Analysis[J].J Clin Microbiol,2019,57(1):1015-1018.

[4] 李姗丹,梁自领,徐华馨.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33-134.

[5] 关艳. 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人群采血护理风险的影响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1):270-271.

[6] 刘苗苗,江玉君,李建华. 基于人文关怀的无偿献血者护理[J]. 中国输血杂志,2017,30(7):787-788.

[7] 张冬薇,李姣姣.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休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60-261.

[8] 孙月,刘丹,窦勤玲,等. 优质护理在体检采血后对穿刺点按压方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58-160.

[9] Men S, Wong JM, Welch EJ, et al. OCT-based angiography of human dermal microvascular reactions to local stimuli: Implications for increasing capillary blood collection volumes[J].Lasers Surg Med,2018,50(9):908-916.

[10] 王雪梅.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1):1704-1705.

[11] 何丹丹. 实施护理干预降低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16-217.

[12] 李剑波,张丽华,王永均.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J]. 大理大学学报,2018,3(2):95-97.

论文作者:朱春莲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献血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朱春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