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青海 西宁 810008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道桥梁的施工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为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存在部分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对我国的道路桥梁现状进行分析,并旨在提高我国的公路桥梁发展。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桥梁建设作为公路工程的重点工程,不仅关系到桥梁的使用和运营,而且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由于桥梁工程的施工复杂,涉及部门多,所以在正式施工前,有关部门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调查,在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1.桥梁施工的主要特点
1.1 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
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通常涉及水中、地面以下、水或岩土等问题,本项目下部结构为两端固接的钢筋混凝土双柱式矩形柔性墩,纵向由两片薄壁墩组成,每片下段为矩形实心截面,上段为矩形空心截面,横桥向6.5m.纵桥向3.0m,两片墩间净距为8m。墩身上端与箱梁0号梁段固接,下端与基础固接。1#、2#墩为桩基承台基础,2#墩中心处设置一系梁。3#墩桩基为6.5m×3m的矩形桩基础,并在桩基顶端设置一地系梁将两桩基连接,桥台为实体式桥台。
1.2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在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阶段,施工方法主要是现场浇筑。由于桥梁类型日益增多,跨度规模不断扩大,造成了施工方法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进而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施工方法。项目上部的箱梁为单室截面单箱。箱梁总宽11.8米,底宽6.5米。箱梁的厚度从底座到中跨的距离在120cm到30cm之间。纸幅厚度为70厘米和60厘米,40厘米。箱梁悬臂浇注施工吊篮,悬臂箱梁最大分段重量为250t全桥;桥面宽度0.5m + 11.125m + 1.25m + 11.125m + 0.5m = 24.5m。
2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施工现状
2.1 施工的前期准备不充分
通过作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才使得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首先便是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可以这样说,准备工作做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的三个阶段对于整个工程建设都很重要,不仅是施工手段与措施,前期准备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还影响工程的进度。
2.2 建设人才储备不足
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关键,便是要有强大的人才储备。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市场份额的竞争,还是技术能力的竞争,人才发展是关键。但是,这个领域真正的问题是高素质,建设性的人才严重短缺。调查发现,就算是一些在这方面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虽然他们的经验丰富,但他们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很多技术需要更新。相反,新招聘的技术工人虽然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经验不足,熟悉这方面的工作环境,掌握技术的实际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因此综合分析,在该领域并非人员不足,而是缺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即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缺乏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
准备工作做得足够、人才储备到位,那么只剩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缺乏的问题。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中,突出的问题包括管理方法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完善。具体来说,不仅缺乏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机制,而且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机制。管理者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往往忽视下属工人的意见,但由于这些工人对日常工作更加熟悉,他们的意见更具指示性。此外,企业内部也缺乏中介。总结下级职工的反馈意见,传达上级领导的意见。最后,政府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没有对施工工作进行定期的审核,而且施工手段不够严格,因此导致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3.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3.1施工放样
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之前,首先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处理,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反复复测后的控制点与水准点用RTK、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施工放样,并为施工的开展布设精确的控制网,确保在精度方面满足公路桥梁的施工要求。在放样点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应进行重新放样,直至精度满足要求。在放样过程中,除了应精密测定长度之外,还应使用多种施工放样方式来对桥墩的位置进行准确放样,确定出轴线与边线的位置以及地面标高,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3.2 临时支座的控制
在桥梁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临时支座主要是使用预制的混凝土块来进行构建的。其在相应位置进行两块的对称放置,待接头混凝土湿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凿除,这样才能进行施工。因为预制的混凝土块存在摆放位置错动、薄厚不均等情况,并且梁析本身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主要容易导致临时支座的挤动、压碎、压坏,并且影响到梁板标高,导致梁板位置出现偏离。很多临时支座因为梁析出现的拖动,导致台帽里侧不能进行凿除,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是否需要设置临时支座,主要看支架在落地处的坚实程度,另外应看支架是否有足够大的载重,再次要看支架的施工周期。
3.3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所审批的支架方案进行搭设,在墩柱搭设完成后进行墩柱钢筋绑扎施工。同时,对于钢筋的加工而言,应在统一的工棚下制作,钢筋在经过调直、切割、弯曲、焊接与捆扎等工序后才能成型。在工序的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在加工完成后应进行编号统一堆放,在运达施工现场后吊至相应的施工平台进行焊接或绑扎处理,在进行焊接时,应将墩柱的主焊接头错开,确保接头钢筋面积低于钢筋总面积的25%。
3.4混凝土浇注和振捣
钢纤维混凝土在浇注时,不得有明显的浇筑接头。每次倒料必须相压15~20 cm,使钢纤维混凝土保持整体连续性。同时,钢纤维混凝土的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因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插入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振捣,会使钢纤维朝振动着的振动棒聚集,产生集束效应,为确保钢纤维的二维分布,宜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成型。
4、结语
在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来对施工技术进行选择及科学合理的部署和组织。因此,在今后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发展中,只有不断对技术进行创新与总结发展,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才能变得更加优秀,为我国的道路桥梁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章毅,邓鑫华.高速公路悬臂现浇连续刚构桥线形施工分析[J/OL].交通世界,2017,(30):106-107(2017-11-15).
[2]邱灿浪,范俊嫘.桥梁施工裂缝成因及防控措施探究[J/OL].交通世界,2017,(12):108-109(2017-06-13).
[3]郭立坤.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5):11-12.
[4]王咏梅,王志谦.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01):72-73.
论文作者:韩辉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桥梁论文; 公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支座论文; 钢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