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宗法制度探析_毛南族论文

毛南族宗法制度探析_毛南族论文

毛南族宗法制度试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毛南族论文,宗法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毛南族是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1990年统计,毛南族人口共有71968人,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境内的上南、中南、 下南3个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毛南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融入了许多汉文化的内容。宗法制度就是这种融合文化的产物。

毛南族主要族姓有谭、覃、卢、蒙、韦等五大姓,其中谭姓人口占毛南族总人口的80%以上,是毛南族人口中的第一大姓。毛南族各个族姓也象中国内地汉族的各个族姓一样,往往同姓则聚族而居。毛南族“同姓的多聚居在一个乡或一个村屯,与异姓杂居一个村屯内是很少的”。(注: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这种聚族而居的村落是蕴育宗法制度最好的温床。由于毛南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关于毛南族社会历史的早期型态的汉文记录也十分缺乏,所以,毛南族社会宗法制度的起源的情形我们是很难探究清楚了。但是,以族权、神权、夫权等为内容和特征的宗法制度在毛南族社会实行民主改革以前的社会中是确实存在着的。

族权的最权威的物质标志就是宗祠。在毛南族各族姓中就有谭姓、卢姓、覃姓曾修建过宗祠。谭姓宗祠修建于坡川屯的麒麟坡上。(注: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卢氏宗祠设于内陆屯、(注:《调查》,第37页。)覃姓则先在大罗屯前修建,后移到松现屯重建。(注:《调查》,第5页。) 修建宗祠是维护和实行宗法制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在宗祠内举行对祖先的祭祀活动,联络了族人们同宗同祖的观念,是管理族众的一个常设机关。族权通过宗祠这一物质形式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族权的另一个物化象征就是族谱。毛南族的谭姓、覃姓都撰有本族的族谱。谭姓族谱不仅记录了本族始祖的来源,还记录了毛南族在各地的分支,让族人得以分清尊卑主次。谭姓族谱还记录有立辈字20字。(注:《调查》,第103~105页。)族谱的修撰起到了维系宗族成员团结、处理族内尊卑长幼关系、维持族权的作用。

族权的存在还体现在对宗族共同财产的处置权上。宗族共同财产是维护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毛南族的宗族共同财产有公共山场、庙田、宗祠田等形式。毛南族的每一个山寨,“还保留山寨后面的风水林,人们视为祖先和神灵寄居之所,不敢触犯,禁止砍伐……属于村寨的远处山林,被视为公有,本村村民可以自行砍伐,他村的人不许擅入。山峒地方每村都有2 亩左右的公共庙田,由村民按户耕种,年可收谷500公斤, 以一半供每年祭祀三界庙会之用,余归种者。此外,村内较大的族姓还各有族田,如内陆屯卢氏宗祠有族田40多亩,山地5亩,由本姓各户领种, 种者交租作为祠堂香火和祭祀开支,祭祀食品,族人共食”。(注:《调查》,第37页。)可见,这些公共山场、宗祠田就是维护毛南族宗族组织和宗法制度的经济条件。

族权的存在还体现在对财产继承关系的规定上,按照毛南族的习惯,对于家族财产(包括土地在内)实行着“有男归男,无男归女,无妇归族”的原则,(注:《调查》,第40页。)对于族人中的没有儿女的家庭来说,其财产无继承人,将由族人来重新分配,即使有义子来继承,也必须经房族兄弟同意,立有契约才算数。(注:蒙国荣等《毛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59页。)对于土地这样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毛南族的各家族管理得更严格,规定在买卖土地的时候,“不仅要祖父、父亲、兄弟等全家同意,还要房族舅父同意;并且规定要先卖给族内,族内无人要时,再卖给族外人”。(注:莫家仁:《毛南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这些对于财产继承和土地买卖的规定,说明毛南族社会中族权是充分存在着的,实行这些规定的目的就是将土地等财产保留在宗族的势力范围之内,不让它流向外族,以便维护宗族人们的生活需要,维持宗族的安定。

夫权在毛南族社会中同样是存在着的。研究毛南族历史的专家一般都认为,毛南族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的阶段而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了封建时代。因此,直至解放前的毛南族社会中仍然存在有许多原始社会的遗迹,如尊重舅父的母权制余威。但进入封建时代以后,夫权制度在毛南族社会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家庭里,父亲是一家之长,掌管一切事情,例如“田地财产的处理,重大的事情,生产安排及经济收支等,由当家的男子决定”。(注:莫家仁:《毛南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因而家庭中的妇女就处于受支配的无权的地位。毛南族的家庭妇女,“不但担负繁重的家务劳动,而且还进行田间操作和管理。但仍处在从属于男子的地位。夫权统治相当突出”。(注:《调查》,第46页。)“丈夫可以随便离异妻子;纳妾,妻子无权干涉。还有的因事则可把妻子卖掉。”(注:莫家仁:《毛南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72页。)在夫权的支配下,妇女变成了劳动机器、生育工具和家庭财产的一部分,妇女的卑微境地可想而知。夫权在宗法制度中的作用在于维持男子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的霸权地位,通过压迫妇女达到男子独尊的局面。男尊女卑就是千百年来宗法制度所极力维护的,在毛南族社会中也不例外。

神权在毛南族宗法制度中也是存在的。毛南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在毛南族人民的信仰中从人神崇拜到自然崇拜形成了系统的神灵天地,通过这些神灵,宗法制度的神权对毛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从自然崇拜来看,毛南人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神,树有树神以及专司土地的土地神、专司行云降雨的雷王。所以,毛南族地区的山山水水成了人们安居、耕种的风水宝地,对于这样的风水宝地,还从习惯法以及乡村规约中去实行保护。如坡川乡《协众约款严禁正俗护持风水碑》即明确规定:“禁下林川一泽,不许私将药毒鱼虾,开坑泄水,以便打网。犯者罚三十六牲安龙,绝不姑贷。”因为“此潭实化龙潭,朝宗之泽也,而可不宝重乎?故特示禁以培厚风水云。”(注:《调查》,第93页。)用现代人的观点看,坡川乡为保护下林泽的潭水作出这条规定具有了环境保护的意义。虽然清道光年间的毛南人还没有这种环境保护意识,他们保护这一潭水的目的只是为了“培厚风水”,出于崇拜水神的需要,然而客观上却起到了防止污染保护水源的作用。

我们还可从新生儿满月时要拜干爷的习俗中看出毛南人对自然神崇拜的一些做法。新生儿满月时,毛南人往往请来算命先生给小孩占“五行”,如缺“土”,该小孩可拜一块岩石(属土)为干爷,缺“木”可拜老树为干爷,缺“水”可拜“深潭”为干爷。这样,就会“五行”齐全,少病体健。(注:《调查》,第157页。)这种情况, 说明当时的毛南人对山神、水神、土神的庇护作用是深信不疑的。

对于雷王,毛南人认为它专司行云降雨,天旱向它求雨时要用牛来祭,传说清代末年时曾有用小孩来祭的,(注:《调查》,第49页。)毛南人对雷王是极为敬畏的。

再从人神崇拜来看,毛南人崇拜的有祖先神、三界公爷、蒙官、李广将军、莫六官。

毛南人对自己的祖先很崇拜,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往往在老人死后即被当成祖先神受到祭祀,子孙们希望其保佑自己。他们在堂屋内设有专门用于供奉祖先的灵台。灵台是一张四方桌,摆有祖宗牌位、香炉、茶壶、茶杯。节日和喜庆日,先在这桌上点香,摆上酒、肉、饭菜等祭品,敬奉祖先,然后全家才能用餐。(注:蒙国荣等《毛南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毛南族在清明节到来的第一天清晨,有赶“祖先圩”的特殊风俗。那天清晨,下南、坡川一带的毛南人带着火把或点油灯,到下南、坡川交界的下林的山坡坟地间“赶圩”,他们买卖蜡烛、香支、纸钱、沙纸、猪肉、鞭炮等节日用品。这种祖先圩是专为死去的祖先们设立的阴圩。毛南人认为祖先活着的时候要赶圩(阳圩),死后到阴间也要赶圩。如果在阴间不能赶圩的话,清明节就没有地方去,就会回家作崇,造成家里人畜不安。(注:《调查》,第48页。)对于新去世的老人,到农历七月十四时要给死者“分田”,“丧家除杀鸡鸭点香烧钱祭拜外,还要用一束沙纸条,拴于青竹插入田中,以示死者仍有田地耕种。(注:《调查》,第49页。)平时若遇灾年或家人有病,则认为是祖先的葬地风水不好,致使死者不得安宁,故尔折腾家人。(注:《调查》,第49页。)以上可知,毛南族人民对于死去的祖先是既崇敬又寄予希望的,他们相信在阴间的祖先是世上活人的保护神,因而尽量满足在阴间的祖先的“生活需要”,给他们“圩”赶,给他们田耕,给他们选择好风水宝地,给他们不断的祭礼,这样他们才会给世上的活人带来好运、财富和荣耀。这种把活人的命运同祖先神连系起来的心理定势,是一切崇拜祖先神的民族都相似的,毛南族当然也不例外。

三界公爷是毛南族最崇敬的善神。传说他因修仙时贪食牛肉犯戒,只成半仙。毛南人认为他能保佑生产丰收,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因而被视为无所不在的神。(注:《调查》,第49页。)因其原名冯三界,故称为三界公爷。(注:《调查》,第 160页。)总之,毛南族的一些大村,都建立三界庙,四时敬拜,香火不断。在毛南人的每个家庭中也都设有三界公爷神位,时常进行祭祀。(注:《调查》,第49页。)

蒙官是毛南族信仰的一个恶神,认为他会给人们带来疾病。因为是一个水鬼,毛南人生病时多请鬼师到塘边禳解,要用小猪或鸡、鸭5 只、1碗饭、5杯酒来祭祀,祭完后再在病人的手腕上捆上一根线。以为这样就可以消病祛疾了。(注:《调查》,第161页。)

李广将军,又称为李大将军,被视为毛南族村寨的保护神。毛南人在每一个屯的进口处都有一个李大将军的小神龛,神龛内放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作为偶像,每年到了中元节和除夕的时候,每家都要为家里的小孩子到李大将军处“招魂”。(注:《调查》,第161页。) 李大将军被立在村屯的进口处,就是利用他来防止外村屯的鬼进入本村,保护村民的安全。

莫六官是毛南族整个的保护神,专为毛南人斩豺狼擒猛兽,有镇凶驱邪的作用。因此,毛南人在结婚喜庆的时候和还愿请神的时候,都要请到他。(注:《调查》,第161页。)

再从社会神的崇拜来看,毛南人信奉婆王、灶王、门神、财神等神仙。

婆王又称圣母,是专管妇女生育的神,人们修建专门的婆王庙,让求子的人祭拜,祭品是小猪一只(或用鸡、鸭)和染成红色的鸡蛋。(注:《调查》,第49页。)毛南族的每个家庭还在灵台的左侧,设有婆王的神位,逢年过节都要敬祭。(注:《调查》,第49页。)

灶王是保护家里烟火的,毛南族各家在祖宗神位的旁边都设有灶王的神位,每年正月初一用素品来祭他。(注:《调查》,第160页。)

门神是保护人丁、家畜平安的家庭保护神,被贴在大门上,把守门庭、不准恶鬼进门。

财神是管理家务事的神,每家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也一同祭祀财神。(注:《调查》,第160页。)

总的来说,从以上三个方面即自然崇拜、人神崇拜、社会神崇拜的情况看,毛南族社会的神仙存在于从天上到地下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路神仙大显身手,构成了一个神权管理的系统。这个系统铭刻于毛南族人民的心理信仰之中,与现实生活中的族权、家长权、夫权一道,构成了从现实生活到精神世界的禁锢网络——宗法制度。

通过以上关于毛南族社会的族权、神权、夫权的有关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宗法制度在毛南族社会中的存在和对毛南族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毛南族宗法制度与中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宗法制度相比较,也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中原地区的宗法制度,在西周时期达到一个完备阶段,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宗法制度成为国家政权组织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家天下”的情况下,国君就是宗主,宗法权力和国家权力合而为一。所以,西周时期政权中,宗法制度是其重要内容。然而在毛南族社会中却未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长期以来,毛南族居住在远离中原地区的桂北山区,人口少,总是处在被压迫的无权地位,所以在毛南族地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本族独立的政权形式,甚至壮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出现的土司政权在毛南族社会历史中也没有出现过。所以,毛南族宗法制度缺少政权这一表现形式。第二,毛南族社会中的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束缚的严格程度与其他民族相比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家庭财产继承问题上,毛南族社会却不完全否决妇女的继承权,而是实行“有男归男,无男归女”的原则,这点是毛南族社会比较特殊的,这是由于毛南族社会历史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社会,而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封建社会,从而保留有较多的原始母权制残余的缘故。

标签:;  

毛南族宗法制度探析_毛南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