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潜力与增产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单产论文,粮食作物论文,潜力论文,前景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以来,粮食人均拥有量才增加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增长趋势还要持续几十年,食品,饲料加工业的扩张会进一步扩大粮食需求;增加粮食生产任重道远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1.6亿吨增加到1993年的4.6亿吨,提高了1.8倍。其中,水稻总产量由1952年的6843万吨增加到1993年的17770万吨,提高了1.6倍;小麦总产量由1952年的1813万吨增加到1993年的10639万吨,提高了4.7倍;玉米总产量由1952年的1685万吨增加到1993年的10270万吨,提高了5.1倍。而人均粮食产量则由1952年的285公斤增加到1993年的385公斤,提高了35.1%,比世界人均粮食产量360公斤高出25公斤。8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作物的总产量除少数年份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粮食作物的单产也达到了先进国家水平。
然而我国粮食生产的形势是很严峻的。虽然建国以来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8倍,但人口总数也增长了一倍多,所以人均粮食拥有量实际才增加了1/3左右,况且人口增长的趋势还要持续几十年,目前来看每年净增加的人口数量就达1500万,粮食需求会随人口增长而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继续高速增长,虽然对于作为基本食物的粮食需求比重会下降,但是对于精细食品和饲料粮的需求会更大幅度地上升,食品、饲料加工业的扩张会进一步扩大对粮食的需求。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需要,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并不现实。对于未来粮食需求的增加必须主要依赖国内粮食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来满足。粮食增产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52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增加,完全可以归结为单产水平提高。考虑到地少人多这一国情,提高单产是今后我国增产粮食的唯一途径
一般说来,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二是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50年代以来,政府在扩大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一方面具有开发价值的荒地资源日益枯竭,开垦荒地成本越来越高昂,另一方面因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三项建设(国家建设、集体建设、个人建房)对土地的占用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自1957年以来,我国耕地总面积逐年下降,1994年净减少高达596.9万亩。今后即使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地大力加强对耕地的保护,顶多也只能减缓这种下降的趋势。而且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各地区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作物结构,经济作物挤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所难免。因此,提高粮食单产是我国未来增加粮食总产的唯一途径。事实上,自1952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的增加,可以完全归结为单产水平的提高。
我国粮食单产潜力一般相当于现有实际单产二三倍,假定粮食面积保持不变,粮食总产增长速度能高于人口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我国粮食作物的单产潜力足以应付今后50年的需求
我国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粮食单产水平历来较高。尤其1979年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粮食单产水平已高居世界前列。以1990年为例,我国粮食单产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4%。在粮食作物中占有主要地位的水稻,单产已非常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我国粮食单产是否还具有尚未挖掘的潜力?
关于单产潜力的评估方式有多种多样。一种比较有现实意义的办法,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田或试验田曾经达到的最高单产,作为在现有科研条件下全国粮食作物的生物极限产量。这一最高单产和全国大田实际平均单产之差,即为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的单产潜力。
《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研究》课题组在1991-1993年对全国383个地区、市及400余家省、部属农业科研单位的调查发现:尽管我国的粮食单产水平已经高居世界前列,目前条件下,主要粮食作物单产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未挖掘的潜力一般相当于现有实际单产水平的2-3倍。一般认为,粮食产出能够以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率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假定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不变,粮食总产增长速度以80年代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1.48%)再加上一个百分点为目标,那么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尚有足够单产潜力,可以应付今后50年的粮食需求。通过挖掘单产潜力维持国家粮食自给的目标是可能的。
作物品种基本特性不理想,是制约单产潜力的主要因素,约占50%。在其他方面进一步增加投入成本高昂,收益有限。培育良种是挖掘单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在大田生产中无法实现目前粮食作物的生物极限产量,是由于存在着许多制约单产潜力发挥的技术性和社会性限制因素。必须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逐一克服,才能提高大田实际的单产水平。《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研究》课题组将影响单产潜力发挥的技术性限制因素,分为5大类42项,以问卷调查和计算机处理的方式收集、分析了全国300余个地市1980年至1990年11年间的实证资料,并请了近2000位有丰富经验的农艺专家参加评估,以确定这5大类42项技术性限制因素的严重程度。此结果表明,在制约粮食单产潜力发挥的主要技术性限制因素中,作物品种基本特性不理想,是最重要的(约占50%);其次是不良的地理环境条件(约占30%);第三是不良的作物土壤条件(7%);第四是不利的气候条件(约占6%);第五是病虫草鼠害(约占3%)。作物的品种特性只能以培育新种的方式才能改变。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病虫草害等限制因素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排灌能力及化肥、农药等的投入要素来缓解,但由于我国现在的物质投入水平等已经较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加投入成本昂贵而收益甚微。因此,通过农业科研的方式,培育品种对这些类别限制因素方面的适应性、抗性和耐性,是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办法。
如果今后每年投资1.3亿元进行品种改良,我国粮食单产可大幅度提高,即使粮食面积不增,粮食总产仍可翻番
根据农业部有关单位提供的全国著名育种专家的名单,《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研究》课题组,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请教了193位水稻育种专家,150位小麦育种专家和112位玉米育种专家,请他们根据现有的知识储备、研究条件,逐一评估用育种方式解决上述42个技术性限制因素的可能性。专家评议调查的结果令人振奋。根据这些专家的意见,如果每年对每个限制因素各投入100万元的科研资金(以1992年的物价水平计算),那么在20年内成功地通过育种方式解决这些限制因素的可能性最高的可达90%,其中2/3的限制因素获得解决的可能性在70-90%之间。以此估计的可能性为依据推算,如果在今后20年内,每年投资1.26亿元,对限制三大粮食作物单产潜力发挥的42项技术性因素进行攻关,20年后,由于品种改良可能使水稻、小麦、玉米单产水平分别提高350公斤、377公斤和522公斤,为现有单产水平的92%、176%和172%。这使我国有可能在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的情况下实现总量翻番。同时,随着品种的改良及单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也会改善,农民的种粮水平及其收入水平也将随之提高。
本研究进一步表明:粮食作物育种科研的投资报酬率非常高,有大约1/3的育种科研预期投资纯收益率在10000%以上,即每元投资预期可获得100元的回报,另外约1/3的投资预期纯收益率在1000-10000%之间。实际安排科研投资时并不是简单地将育种科研的总投资平均分配于每个科研项目,而是依效益原则由大而小进行配置,因此,育种科研投资的实际预期总收益会比本研究估测的更大。
建国以来,每次品种换代都能使粮食总产增加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当前农民的第一需求也是良种,应围绕提高单产制订相关农业政策和科研政策
学者的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每次品种换代都能使粮食总产量增加10-20%,我们应该围绕提高单产这一目标制定一个积极的粮食育种科研政策,该政策的要点如下:
1.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速度。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不到0.1%,发展中国家现有平均水平则为0.26%。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人多地少,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单产水平,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我国农业科研投资至少提高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平均水平。
2.按优先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各国的经验显示:在单产水平较低时,病虫害是影响粮食稳产和单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产水平已高居世界前列,育种科研的重点,必须转向改良品种特性及增加对不良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抗性和耐性方面。
3.新品种的出现能够把某些不利的技术性限制因素内部消化,从而节约部分耕作技术和要素的投入。但新作物品种潜力的发挥,除了要有良好的推广体系外,还要有一套新的栽培技术和温、光、水、肥条件配套,而且,新品种也可能带来新的病虫害问题。因此,在以育种为科研核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从推广、栽培到病虫害防治的系列的综合研究,使新品种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