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上的重要作用。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情境创设的作用及实际运用,包括情境创设的原则性、生动性、多样性、生活资源以及多媒体在其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境创设;兴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是缺乏吸引力。那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法宝”。
“情境创设”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情境”是相关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包含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那么怎样创设出生动有趣又有思考价值的教学情境呢?下面,我根据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性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首先要分清教学的主次,不能整节课都侧重在情境的创设上,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灌输和运用。其次情境的创设是依据相关的数学问题产生的,要以该问题为产生背景,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
二、情境创设的生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发现和理解。
例如,在《小蝌蚪的成长》这一课中主要是学习三位数的减法,从小蝌蚪变成青蛙这一内容提出问题:你知道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学生对未知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也很集中,此时再用图片创设出小蝌蚪从最初的卵变成蝌蚪,逐渐长出四肢,慢慢尾巴消失变成青蛙的情境,蝌蚪的成长蜕变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进而引出不是所有的蝌蚪都能进化为青蛙,让学生观察表格,自己去发现问题: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呢?从而提出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三位数的减法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情境创设的多样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境。比如故事导入、实物演示、模拟演示、游戏导入、图片展示、声音演示、短片引入、角色扮演等。
例如,在学习“元角分”中的一课《买衣服》中,可以安排出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师扮演“售货员”,学生扮演“顾客”,在大屏幕上展示不同的衣服以及它们的对应的价钱,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新衣服吗?你们想买哪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呢?”,然后请一些学生上台表演展示。这样既模拟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当“顾客”的感受,又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四、情境创设的生活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分糖果》一课中,教师可以带一些糖果帮助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50块糖果,要平均分给咱们班平时表现很好的四个同学。”学生马上会被糖果吸引,同时也会积极地表现争取被选上,教师选好后,可以先做一些错误的分法,让学生来纠正,最后再让学生上来分一分,这样师生之间既有互动,又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情境创设的多媒体运用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运用的最多的是多媒体。多媒体为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图片、影像等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如在学习钟表时,可以播放钟表的“滴答,滴答……”声来引入课题;在学习《跳伞表演》时,先播放一段真实震撼的跳伞表演来吸引学生;在学习《动物乐园》时可以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情境创设虽然在数学教学中只是充当“配角”,却是不可或缺的一角。它可以让数学教学从枯燥乏味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横生,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一般发展的能力。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论文作者:向林 李志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蝌蚪论文; 生动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