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1
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分层在小儿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小儿骨折患儿,在抽签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分层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以及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3±1.08)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5.89±1.21)分,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关节功能活动度(90.84±15.82)和关节功能评分(75.94±13.72)高于对照组(78.54±15.46)、(75.94±13.72),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骨折患儿采用疼痛护理分层,能够提升患儿的生活治疗,降低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疼痛护理分层;小儿骨折;效果
小儿骨折(Pediatric fracture)是由于小儿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间隙较大且骨膜较为肥大[1-2]。小儿骨折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支持性治疗和康复治疗,小儿对疼痛的反应较为敏感,导致患儿生活质量整体下降,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护理方式降低患儿的疼痛,为了研究疼痛护理分层在小儿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骨折患儿,进行研究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8例小儿骨折患儿,在抽签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纳入标准:经先关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小儿骨折患儿,患儿及患儿家属同意本次研究,签有知情同意书。骨折类型:科雷氏骨折3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23例,胫腓骨骨折27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18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24例;患儿的年龄2-5岁,平均年龄为(2.33±1.92)岁;患病时间3小时-5天,平均患病时间(11.53±1.25)小时;观察组患儿中,男26例,女性患儿23例;患儿的年龄2-6岁,平均年龄为(3.39±1.21)岁。患病时间2小时-5天,平均患病时间(9.88±2.45)小时。两组患儿资料进行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可比。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1)护理人员与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互动,为患儿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同时保持患儿病房温湿度适中,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与消毒。(2)康复指导,督促患儿家属帮助患儿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予以正确的动作演示,帮助患儿及患儿家属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3)疾病指导,护理人员组织患儿家属运用多媒体对小儿骨折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患儿家属了解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分层干预,疼痛护理分层内容:(1)疼痛评估,患儿入院后对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患儿进行分层护理。(2)疼痛护理教育,让具备不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展开合理护理,实现互补。(3)疼痛心理干预,患儿在发生骨折后会因疼痛产生烦躁、消极、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及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儿情绪。护理人员注意动作准确轻柔,降低患儿的痛苦,以鼓励形式取得患儿配合,可以为患儿讲英雄故事,消除患儿不良情绪,促进其积极接受治疗。(4)疼痛药物干预:根据患儿的疼痛分层结果,轻度疼痛采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中度疼痛可以轻度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阿片类间断治疗;重度疼痛采用局部神经阻滞、缓释阿片类药物治疗。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以及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儿的疼痛感评分,0分表示没有疼痛感;1分到3分表示轻度疼痛;4分到7分表示中度疼痛;7分到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的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越明显。采用Install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调查护理前后患儿的关节功能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文90例小儿骨折患儿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形式,使用t检验,两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3.33±1.08)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5.89±1.21)分,两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评分 {}
3.讨论
疼痛是小儿骨科的并发症,患儿年纪小,活泼好动,骨折后由于受到活动限制且看到自己出现局部肿胀,容易在主观和客观上存在强烈的疼痛感[3-4]。小儿骨折复位手术后,相关的护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良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小儿康复,恢复小儿骨骼功能[5-6]。常规护理是指通过药物的方式降低患儿的疼痛感,患儿年纪小,长期采用药物治疗会受到限制,出现不良的反应。常规护理干预虽然能够起到一定镇痛效果,但仍是不尽人意,而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疼痛分层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帮助患儿降低疼痛感,实现降低疼痛的目的。对小儿骨折患儿采用疼痛护理分层十分必要,疼痛护理分层是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于一体的综合护理形式,可以满足患儿的需求,降低患儿的疼痛感。
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疼痛分层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其疼痛评分和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说明疼痛护理分层可以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小儿骨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分层,有利于帮助患儿更好的缓解疼痛,可以促进患儿快速康复,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敏聪.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患儿恐惧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06):55-56.
[2] 白毅,丁熙垚,王艳.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骨折术后护理疼痛和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4-5.
[3] 周丹玲.小儿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4):122+131.
[4] 张娜.疼痛护理分层在小儿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6):244+246.
[5] 孟亚超,胡单华,高艳丽.试论小儿四肢骨折的疼痛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49.
[6] 刘文娟,殷月明.疼痛护理分层对小儿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17):103-104.
论文作者:左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患儿论文; 疼痛论文; 小儿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基础上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