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这个要求为我们当代的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那么,科学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构成要素呢?笔者认为,学生的科学素质主要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学科品质五大要素构成。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科学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和提高,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品质。因此,中学科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中学科学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素质;科学能力
一、让学生掌握科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的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既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和传递下来的宝贵遗产,又是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教师要通过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由于科学知识的总量大,所以,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最基本、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最基本的学科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科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科学计量系统、科学用语及命名法;最重要的科学概念和最根本的科学原理等。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同时,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看,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概念。笔者认为。学生的科学能力是指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主动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主要依据,学生的科学能力是在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具有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第一,教师可以按一定的认知目的安排学生进行观察或实验的活动。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如何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
2.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所包含的范围很广。科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利用科学知识的这些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酸的通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推理出一些没有学习过的酸的性质,培养学生演绎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已经学习过的酸,找出它们性质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和分析能力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并能独立地探求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想在中学科学的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掌握所学科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条件和现象。第二,掌握所学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议,会分析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第三,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其他科学知识的联系、区别。第四,掌握所学的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而且会依据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解释做出正确的推断。
5.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力也是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社会需要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众所周知,人人都具有创造能力,只是每个人创造能力的高低不同而已。同时,学生的创造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一,在教学实验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二,教师应注意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来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再思考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第四,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充分施展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
三、教给学生科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发展能力的角度,对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科学方法是有一定难度,但教师要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教会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和数据,并让学生观察实验,并做好相关的数据记录。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最后,让学生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观要求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要用科学的意识对问题进行对待、处理或解决。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在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要促使学生形成唯物主义观点,这是科学学科所具有的特点。而要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化的科学学科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师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形成科学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观点。同时,教师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就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几个方面。由于这些品质具有强化学生学习驱动力的作用,又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具有控制和调节的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科学品质。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学生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乐趣和满足感。因此,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品质,这将会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省黄岩沙埠中学 310000)
论文作者:宋博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知识论文; 素质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