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欣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欣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有喷射、密实、泵送以及轻集料控制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数量不断增多,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并获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工程,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合理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高项目施工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发展速度比较快,其专业性强,施工过程复杂,对混凝土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水利水电施工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因而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助力工程发展,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建设也极为有利。

1研究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效果,需运用诸多科学技术来进行控制实践。具体来说,不仅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效果,还应控制好各部分结构中的渗漏、防冻以及耐久性问题。然而,在实际施工技术运用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易受环境与市场多元化发展等因素影响,而降低技术运用的质量效果。尤其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其因涉及诸多施工工序,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均会导致所处的结构环境稳定性受到影响。故,工程建设者应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即在明确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提升各项施工环节的施工控制的质量与稳定性。如此,混凝土施工技术就能以可持续状态作用于工程实践,进而推动涉及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

2全面改善混凝土基本配合比

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料配合而成的,因此混凝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配制原料时一定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并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的需求使用原材料。水泥是配置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因此,必须要做好水泥的选用工作。水泥水热化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选择水泥时优先选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比如:低热硅酸水泥。在对混凝土配置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一下几个工作:(1)确保构造强度的基础上,要尽量的减少水热化所给混凝土所带来的影响;(2)在确保混凝土顺利施工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施工手段,从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发生形变;(3)在搅拌时,需要对用水量和混凝土的凝固时间进行严格的掌控。当混凝土开始生产之前,需要根据相关的施工规定进行,当混凝土还没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定每项检验都合格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同时还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收缩以及水热化等标准和水利水电的规定是相符的。

3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3.1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应用流程

一是搅拌混凝土。该工序的实现多依托大型混凝土搅拌设备,因该设备较为先进,故而具体工程实施中很少出现因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干扰施工的情况;二是混凝土运输。通常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多被建在偏远地区,路况复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考量当地交通状况,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运输距离。同时,注重承载量,以免承载过多混凝土或运输工具过于密集;三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初期,要及时清理岩石。具体操作方法是清理岩石上的杂物,用碎石或湿砂铺垫底部,并浇筑混凝土。倘若浇筑混凝土时发现表面出现凝固现象,要立刻清理凝固层;四是混凝土养护。开展该阶段工作时,使混凝土和钢筋模块紧密结合,规避裂缝或空洞情况。

3.2水利水电大坝施工中混凝土具体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水利水电大坝修筑过程中常会采用混凝土技术,大坝建设施工质量直接受混凝土技术影响。大坝修理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混凝土的分缝施工,通过对纵缝分块、错缝分块、通仓分块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开展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纵缝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单,不太容易受外部及周边环境影响,也易于实现温度控制,但施工过程复杂,浇筑模块用量大,还需考量大坝的完整性和整体性;二是错缝分块技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考量因素是竖缝错开方向和浇筑高度。技术优越性体现在浇筑块很小,对温度控制要求很低,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操作。但是,浇筑块之间相互影响,使用时常会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无益;三是通仓分块技术。施工过程简便,既不需要铺设冷却水管,也不需要预留纵缝。混凝土的分层浇筑主要视坝段情况而定。该工艺对温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施中会用到特殊浇筑设备,施工速度快,机械化水平高。

3.3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技术

对于混凝土后期养护施工中发现的混凝土密实度未达到工程建设预期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解决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性问题。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类型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控制工作的目标应为,是混凝土温度慢慢下降至周边环境气温,以缩小养护措施运用的温差环境,进而控制温度应力的影响。实际养护操作,需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以降低结构表面的收缩程度,进而防止龟裂现象发生。

4 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探析

4.1分缝分块技术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总量较大,不能在较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所以可以采取分块浇筑方式进行施工,其中主要有通仓、纵缝分块、错缝三种不同的施工方式。在应用错缝分块施工方式时,需要对浇筑活动进行分析,确保浇筑高度与方向能够和竖缝进行交错,对温度掌控没有过高要求。

4.2接缝灌浆管理系统

当前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管理系统具有不同分布方法,主要有盒式、重复、骑缝,其中盒式灌浆系统在纵缝灌浆应用中较多;重复式灌浆系统主要应用在畅通管道再次灌浆中。接缝式灌浆系统管路大多流畅性较高,实际压力值为 0.2MPa,不需要对灌浆压力进行全面掌控。接缝的核心在于对接缝开张程度进行控制,因为接缝灌浆张开度是水泥颗粒的四倍,随着灌浆过程中压力值不断增强,缝隙开张程度还会进一步扩大,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另外,接缝灌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因为一般情况下分块浇筑实际长度较长,如果不能采取合理的操作措施,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产生裂痕。此类浇筑方式实际施工面积较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高,施工速度较快。

4.3 混凝土施工维护管理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维修度,扩大构造使用时间,只有通过混凝土养护管理才能全面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程全面建设完工后,需要对结构构件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提高施工和谐性,提升混凝土施工密实度。此外,在养护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管理,对各个环节进行动态化掌控,以避免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延长混凝土使用期限。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施工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技术控制要点,发挥技术应用优势,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简玉明,任丽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3):75+89.

[2]韩春生.绿化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6,38(06):76-77.

[3]胡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混凝土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6):269-270.

[4]邓有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159-160.

[5]石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8):149+151.

论文作者:刘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刘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