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混凝土操作和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建筑结构系统都以混凝土结构作为主要支撑,施工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有必要严格预防混凝土操作中的质量问题。因此,应该加强质量管理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要点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配要求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我们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有严格的把握,进而需要慎重选择混凝土的选材。所以我们要对混凝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
1.1水泥方面的要求
首先必须检查水泥的质量证明、合格证等材料是否齐全,型号是否符合施工工程的要求,使用年限是否符合建筑标准。其次,在进场前要仔细反复检查其手续和质量,如发现一项不合格就不得进场。
1.2砂石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依据建筑的使用用途和标准来选择性能各异的砂石,比如对于施工标准要求较高的建筑要考虑砂石的韧性和质量,对于一些特殊工程还要考虑无盐以及杂质含量的问题。其次,在施工场地中的砂石存放场地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并且还要对砂石存放场地进行保护。存放时要按照骨料的粗细分开存放,并要防止砂石与石灰混在一起。
1.3水及外加剂的要求
混凝土的混合配比的过程中,对水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使用的必须是饮用水,禁止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而对于加入的外加剂也是必须要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为保证外加剂的质量合格,还要在使用外加剂之前进行质量检测。
2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再设计中进行盲目的应用和设计,而他们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整个结构不完整,导致了温度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
2.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下降。当混合水和灰时,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搅拌水泥时,掺入水泥的水量应控制在水泥总重量的1/4,水灰比的1/4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混凝土正常施工配合比的量。
2.3砼灌装过程中故障频繁
许多专门负责建筑工作的工人可能熟悉混凝土填充工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完成相关工作的基本一线工人,项目经理部和项目主管都不太重视这项工作。然而,正是这种疏忽给混凝土填充过程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情况可能会由于进料不足而导致隐藏的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更明显的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点,如果混合不规范,将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混合前,根据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合而成的混凝土进行测试,确保设计要求得到满足后,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应当指出的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混合物的比例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以免影响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只有在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要求,才能开始大规模生产。
3.2混凝土的配比技术
建筑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水泥、骨料和一些添加剂,这些混合物的数量对建筑混凝土的质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建筑混凝土混合过程中,比例分配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配置。同时,建设企业还应考虑项目实际需求经济利益,并通过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实际比例,进行混凝土配比。另外,建筑物材料从理论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有很大的差别,施工人员在进行搅拌之前,必须科学地确定建筑材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对建筑材料消耗进行控制,使预拌混凝土的比例与建筑项目的实际要求相符。
3.3混凝土浇筑
从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来看,浇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并且通常会对建筑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危害。在这方面,建筑公司必须认真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浇筑之前检查钢筋和模板安装师傅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质选择合适的混合土浇筑方式。例如,扁平铸件是实心的,分段表面式主要用于墙体浇筑,而大体积是多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减少混凝土解封的出现,同时高度应控制在2m范围内,以确保浇筑过程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浇筑过程中英保证其连续性。如果不能连续浇筑,也应缩短浇筑间隔时间,以确保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一致性。
4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4.1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
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务必要将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摆在首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其一,在原材选购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把质量,做好品控,尽可能的选择具备资质的、规模较大的供货单位;其二,对于进场的混凝土原材要予以严格的质检,不合格产品禁用;其三,务必要严加控制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对于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将一些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基础性保障。
4.2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也不可或缺,务必要通过精细化的质控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比重符合施工配合比,将各组成部分用量予以明晰化。具体来说,务必要严控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建筑中各混凝土构件质量达标。举例来说,要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水比重过大的问题,当混凝土各组成部分中水用量超标时,则会引发后续的混凝土构件中孔隙过多,进而导致了构件强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务必要确保混凝土中用水量准确。对于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其他组成部分也是一样,任何一部分的用量不合理都会导致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而通过有效的质控把握配合比,则可以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拌合以及养护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4.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中,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环节质控,可以将混凝土各道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了混凝土质控的力度。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要点:其一,施工原材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开展科学的、仔细的验收工作;其二,混凝土拌合作业中,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时检查混凝土的拌合情况,并确保混凝土的拌合操作标准化、规范化;其三,在混凝土的养护环节,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洒水,以确保混凝土持续性湿润,在冬季施工中,施工单位则应该及时转变养护策略,具体应转变“保湿养护”为“保温养护”,及时对养护的混凝土予以覆盖保温。
结束语
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在具体的施工进程中,相关单位务必要将混凝土质控摆在关键位置,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出发,不断完善混凝土质控机制,最终促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并助力国内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跃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8(35):68.
[2]周静辉,郑良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运用问题研究[J].河南建材,2018(06):396-397.
[3]赵会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居舍,2018(34):92.
[4]陈春雷.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33):106.
论文作者:沈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砂石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