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网理论与粮食问题_蛛网理论论文

蛛网理论与粮食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蛛网论文,粮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蛛网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内容,它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弹性理论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一个发展。引入时间这个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考察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其变动情况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得出的图象就类似蛛网,英国经济学家kaldor把这一理论形象定名为“蛛网理论”。由于这一理论是进行动态分析,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接近对真实的市场分析研究,特别是对粮食有关问题的分析研究,将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

蛛网理论主要是动态分析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变动。蛛网理论研究的商品具有其特有的属性,这种商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商品一旦开始生产后,它的生产规模、生产数量、生产结构不能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要调整只有在下一个生产周期进行,因此,这种商品的价格由本年的供给数量决定,本年的供给数量由上一年的商品价格决定。农产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农产品的价格主要由本年市场供给量决定,若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偏高,农民来年就会多种植,到第二年时,供给量很有可能超过需求量,从而又使价格下降,又会迫使农民少种植,供给与需求,价格与数量就这样反复循环变化。为阐述它们的变化规律,蛛网理论根据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的大小关系,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得出三种类型的蛛网。

第一种情况,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属发散型蛛网。用几何图形描述如下:假定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如图(1)示。由于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所以需求曲线的斜率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令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第一年的供给量是Q[,1],这时Q[,1]>Q[,0],供过于求,决定本期的价格为P[,1],从图可以看出,P[,1]<P[,0],这个价格水平由于偏低,迫使供给量下降,第二年的供给量为Q[,2]。第二年,Q[,2]<Q[,0],供不于求,决定本期价格为P[,2],P[,2]>P[,0],这个价格水平偏高,诱使供给量增加,决定第三年的供给量为Q[,3]。第三年,Q[,3]>Q[,0],这又出现第一年相同情形,……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类似蛛网的图象a-b-c-d-e-f…,价格与供给量的波动离均衡点越来越远,幅度越来越大,所以把这种蛛网称为“发散型蛛网”。

图(1)

第二种情况,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即需求曲线的斜率小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分析过程和方法与第一种情况相似,可以得出如图(2)图象,价格与供给量的变动离均衡点越来越近,幅度越来越小,所以把这种蛛网称为“收敛型蛛网”。

第三种情况,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即需求曲线斜率等于供给曲线斜率,分析过程和方法仍与前面一样,可以得出如图(3)图象,价格与供给量的波动既不远离均衡点,也不趋近均衡点,波动幅度也不变,形成一个封闭图型,所以把这种蛛网称为“封闭型蛛网”。

图(2)

图(3)

根据上述几种情况,由于它们动态变化的情况不同,因此我们在进行市场管理时,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在供给弹性等于或小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的波动是稳定的,所以应以市场调节为主。在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的波动极不稳定,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国家政府应进行干预,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以控制其变动幅度。

(二)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的一大主食,同时又是副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非常重要的商品。粮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着粮食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特殊性。

粮食生产具有自然周期性,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同时季节性很强,从选种、插种、育秧、收割等生产过程都有其时间季节的规定性。所以粮食生产过程一旦进行,它的种植面积、数量、品种,在生产途中一般不进行调整,本年的生产安排情况,主要根据上一年市场供求情况和国家政策决定,本年度的市场行情滞后于本年生产情况,生产过程完结之后,供求情况才能明了。粮食商品的这些特性,与蛛网理论研究商品的特性是完全吻合的,粮食本年生产情况由上年的市场价格决定,粮食价格由本年生产情况决定。

粮食需求较为平稳,需求弹性比较小。人们对粮食需求的总量主要是由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决定。个人对粮食需求主要由胃口、年龄特征、职业、情趣等因素决定,一般来说,个人对粮食的需求基本上是固定的,受价格的影响不大,粮价的高低,只是改变人们对粮食种类、等次的选择。不管怎样,饭一定是要吃的,而且吃而不厌,没有其它东西能替代它。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饭量虽少一点,但对肉、蛋、奶、禽等物的需求增加了,而这些物品又是粮食的转化物,总体来说,没有改变对粮食的需求。因此,粮食需求弹性较小,从我国1976年以来粮食销售量统计数字说明,人对粮食的需求变化是平稳的。

粮食供给变化不稳定,供给弹性比需求弹性大。粮食是自然作物,是“露天工厂”的产物,其产量主要受土地面积、土地肥沃程度、自然年景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粮食生产主要由自然因素决定,其产量是有限度的。但粮食供给量受价格影响很大,有着较大的伸缩性。主要是因为:一是若粮价提高到一定程度,农民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农民就舍得投入,引进新技术,多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使粮食亩产量提高,相应增加粮食供给量。或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农民拥有土地虽然有限,若粮食的比较收益高,种粮比种其他经济作物合算,农民就会在有限的土地上挤出更多的田种植粮食,使粮食产量增加。二是农民若觉得有利可图,价格行情看好,就会减少其自储备粮,拿出一部分抛向市场,来增加自己收入。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粮食1993年年产4500亿公斤,其中大多数为农民自储自食,仅1/4左右真正进入市场。三是粮食进出口,也会影响供给量。所以,粮食供给量有很大的伸缩性,对价格反应灵敏,因而供给弹性较需求弹性大。

根据上述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分析,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属蛛网理论分析的第一种情况,那么,粮食供求和价格变动应是一种“发散型蛛网”,理论上可以说明。建国以后,我国粮食出现几次大的周期性波动,已显现了这种蛛网。

我国对粮食的需求是逐年增加的。一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已突破了12亿,即使对人口严格控制,每年仍有1500万人口出生。二是当今民工潮。大量民工进入城市,多时达7000万,少则也有5000万,这对商品粮的需求大大增加。从我国1976年以来粮食销售量统计资料看,对粮食需求是增加的,同时又是一个相当平稳的过程。这种需求的稳定增长必然引起粮价的稳定上升。而粮食供给却存在明显地周期性波动,回顾一下历史可以清楚看到。自1979年至今,粮食生产有4个明显周期。1979年我国大幅度提高粮价,粮食生产逐年提高,到1984年总产量突破4000亿公斤;1985年由于粮食实际价格水平比前两年降低,粮食生产迅速滑坡,连续四年徘徊不前;1989年,国家又一次大幅度提高粮价,粮食生产又获丰收,到1993年总产量突破4500亿公斤。1994年,粮食生产滑坡,粮食产量减少。粮食生产的波动引起粮食供给的波动,价格又反过来影响产量的变动,这样周期性地反复,且粮食供给与价格的变动幅度越来越大。1994年比1993年粮食减产240亿斤,价格上涨50%。

(三)

粮食出现周期性的波动,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米袋子”问题,1985年粮食生产的滑坡,居民感到担心,1993年第四季度粮价的猛涨,居民叫苦不迭。粮食产量增加了,粮价调高了,可是农民收入没有得到增加。粮价的上扬,直接影响着油、棉、肉、蛋、奶、禽等多种农产品的价格,农产品的价格变化,又影响着整个食品类价格,据有关资料表明,农产品涨价的因素在整个物价上涨中占较大的比重。所以,加强对粮食问题的分析研究显得尤为迫切重要。我国对粮食管理政策反复较多,1979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变为合同订购,由于这时价格水平实际比前两年低,合同订购变成了事实上的统购;1989年,再次对粮价改革,提高粮价;自1990年始,部分地方开始放开粮价试点;1992年,大多数地方都已放开粮价;1993年下半年,粮食猛涨,国家又重新收回管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对粮食管理认识不清,粮食不景气、供求紧张就加强管理,粮食态势好。就放松甚至忽视管理,管理措施上也是左右摇摆不定,政策上缺乏稳定性。这样,不利于粮食生产稳定,保障粮食供给。我们要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总人口22%的人口,本世纪末,我国粮食产量要达到5200亿公斤,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从现在起,重视粮食生产,不放松对粮食的管理。

1、提高认识。我国粮食出现周期性波动,对粮食认识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粮食过于抱乐观态度,轻视粮食生产是十分有害的。实践证明,粮食波动不利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九十年经济如果出问题,可能出在农业上”,“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粮食是农业上一个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到粮食这种商品的特殊性,粮食是我们的“命根子”,是现代化大业的基础,粮食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供给偏紧,有钱不一定能买到粮食。二是我国粮食生产比较脆弱,形势严峻,我国粮食生产比较分散,成本费用高,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差,抗灾害能力弱。同时我国人口现已达12亿,16年里总人口增加2.2亿,相当于两个四川省总人口,耕地面积减少了6432万亩,相当于一个四川省的耕地面积,同时撂荒田现象非常严重,这种人口多,耕地少的客观情况,一些外国朋友也在分析研究,一个美国朋友曾写过《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题目就够刺激。三是粮食一定要立足国内基本自给,绝不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国际市场上的粮食只有2000多亿公斤,只要中国粮食减产,国际市场上粮食就会猛涨,所以向国外要粮靠不住,否则把自己脖子送给人家“卡”。

2、重视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粮食管理的根本问题就是粮食的供给,前面已作过分析,供给变化弹性大,所以要抓供给问题,要抓供给,就应抓好粮食生产这一环。我国粮食生产滑坡,主因是农民积极性受到挫伤。粮食本来比较收益就低,加之粮食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粮食与其它产品比价不合理,社会上乱摊派现象严重,农民负担过重,这样必然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民积极性急减。南方沿海地区较突出,农民根本不愿种粮。自古以来,一直到70年代末,我国都是南粮北运,而现在已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格局。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农民的利益,我们不能只管“米袋子”,而不管农民的“钱袋子”。要让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起来,一要保证农民收入的增长。若违背农民意愿和侵犯、忽视农民物质利益,光靠强调粮食重要,要农民多种粮食,不让农民的劳动得到合理的报酬,要农民多产粮是做不到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有所增长,但城乡之间、工农收入之间差距却在拉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从前年的2.5∶1扩大到2.6∶1,1993年农民收入增长3.2%,城市收入增长10.2%,这笔帐农民也会算,农民心理不平衡。二要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就业问题比较突出,不少地方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赋闲”,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亿7000万,农民纷纷涌向城市,外出谋生,形成一股民工潮,农民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业可就当然也就致富无门,国家应为农民就业创造条件。三是要切切实实减轻农民负担,铲除坑农害农的现象。

3、国家加强对粮食的管理,保持粮食价格稳定。蛛网理论第一种情况告诉我们,国家绝不能放弃粮食管理,完全让市场进行自发调节。理论上说明了这一点。实践也充分说明,放松粮食的管理,粮食就会出问题。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但粮食必须走向市场。国家采用统购统销管理模式,一是国家财政负担过重,二是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三是使粮食市场过于狭窄。我们强调国家加强对粮食的管理,不是指国家对粮食市场包揽一切,我们既要管理,又要活跃粮食市场。要真正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关键在于稳定粮价,主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抓好粮食储备,平准调控。1993年为平抑粮价,发挥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实出无奈,出现了“两个80%”的问题,我们的主渠道不但没有平抑粮价,反而在粮食上涨时带头哄抢,下跌时带头压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在这方面颇有一套:丰年,国家粮库以市场平价收购;特丰年,以稍低于市场价收购;特欠年,以稍高于市场价收购,以“放”出存粮。这对我们现今仍有借鉴意义。我国可建立一笔专门基金,在丰年时,用这些基金收购余粮,贮存粮食;在欠年时,抛出收购的余粮,以平抑粮价,这样使农民和居民的利益都得到保护。二是确定合理保护价格。要避免粮食周期性波动,丰年时,粮价不致下跌太多;欠年时,粮价不是猛涨,实行粮食保护价格制度势在必行。保护价要合理适当,既照顾农民利益,又照顾居民的承受能力。同时,要防止“一刀切”现象,各省市区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价格水平,允许各地平等仪价,按经济规律办事,若一部分地区吃“便宜饭”,势必挫伤种粮区的产粮积极性。三是建立粮食期货市场,帮助农民组织农会。粮食生产周期长,一次粮价波动往往要持续好几年,要稳定粮价,不仅国家要加强管理,也要完善粮食市场。根据国际经验,建立粮食期货市场很有必要,为发挥期货市场作用,必须完善市场交易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法制建设。通过期货市场交易情况,使农民对第二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粮食生产。在保护农民利益上,一方面国家采取具体措施和政策法规,使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鼓励并帮助农民组织农会,让农民自己起来保护自己。

收稿日期:1995-04-26

标签:;  ;  ;  ;  ;  ;  ;  ;  

蜘蛛网理论与粮食问题_蛛网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