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蓝城中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着良好的低温抗裂性、耐疲劳性以及温度稳定性,目前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同时也给城市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但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施工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引言
随着我国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面临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市政部门对于道路工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给予高度重视,保证其施工质量能够符合城市交通需求,才能够使城市交通压力得到缓解。因此,对于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1.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要点
1.1施工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可分为技术准备、人员准备、机械准备、材料准备以及现场准备几部分,其中技术准备包括技术交底、施工图纸审核、施工方案与工艺理解等工作,同时还要完成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报告以及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的制定;人员准备主要是明确施工负责人、施工组织机构,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人员进行具体工作安排;机械准备与材料准备需要按要求准备好施工机械、实验设备、各种试剂以及沥青混凝土材料,并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稳定运行、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与国家规定。在技术、人员等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进行下承层准备,完成测量放样,并将道路基面上的垃圾杂物清理干净[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工程的施工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施工材料的准备上,必须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环境、气候等因素,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例如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应选择AH-90沥青,以提高路面的抗旱能力,而重要交通路段,则需要采用改性沥青或是AH-50至AH-70沥青,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1.2沥青混凝土拌制
在拌制过程中,需要先按照设计配合比对沥青等各种掺合料进行计量控制,保证其比例能够符合配合比要求,之后直接送入滚筒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对骨料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各类骨料的温度都能够达到设定值。待骨料温度达到要求后,可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配料,并将配好的掺合料放入搅拌锅中进行搅拌,整个搅拌过程必须要保证均匀充分,使所有掺和料都能够被沥青充分包裹,待搅拌40s后,则可完成沥青混凝土的拌制。当然,在拌制完成后,还要从中抽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分试验,检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质、油石比以及矿料级配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确定试验报告中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后,方可正式结束拌制工作。
1.3摊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方法主要可分为全幅施工与半幅施工两种,在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采用全幅施工方法,如因特殊原因而不得不采用半幅施工,则要每天一侧半副摊铺一个台班,以便于后期进行接缝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先在摊铺机器中间侧前行利用加工的6个支架放置铝合金,按照5米的间隔对标高与钉位移动距离进行测量设计,以便能够保证摊铺沥青的线型符合原来路线的设计,待准备完毕后,则可由摊铺机推动运料车进行摊铺,整个摊铺过程必须要缓慢进行,并保证摊铺的均匀性与连续性。[2]。
1.4碾压
从目前来看,混凝土沥青路面的碾压施工主要是采用静态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等各类碾压设备组合进行,不同市政道路工程的压路机组合与碾压步骤不同,但碾压施工步骤总体上可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
初压阶段应在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免因路面温度降低而对压实效果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压实温度应控制在110-140℃左右,在确定路面不存在推移、开裂现象后,即可利用轻型钢筒压路机开始碾压,碾压次数通常在两次作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碾压效果来适当增加碾压次数,在碾压结束后,应对路面平整度以及路拱进行检查,如平整度不足,则需要及时对缺陷处进行修整。待初压修整完毕后,则可利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碾压时需要对碾压位置进行合理设计,保证相邻碾压带间的边缘能够重叠,且重叠宽度在10-20cm左右,碾压次数则要控制在5次左右,实际施工中同样需要根据碾压效果来适当增加或减少碾压次数。终压需要在复压后立即进行,碾压式需要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但如使用振动压路机,应关闭振动,终压对于碾压次数并没有太多具体规定,而是要以碾压后无轮胎迹为标准,且最少不得少于两次,在碾压结束后,还要对压实温度进行测量,如压实温度不低于规定标准,方可结束碾压施工。
2.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由多种混合料拌制而成,而不同混合料的具体配比,则会对沥青混凝土质量性能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从具体上来看,由于市政道路会受到各种复杂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仍具备良好性能,必须要将沥青混凝土的类型、路面类型与设计要求确定下来,并据此设定目标配合比,从而为沥青混凝土拌制提供指导[3]。
2.2工作缝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结束后,不同路段间的接缝仍然会对路面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工作缝进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与稳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作缝分为横向接缝与纵向接缝两种,这里横向接缝处理为例,施工时需横向接缝需要先将接缝找平并划出横线,之后沿横线进行切割,将缺陷部分的混合料取走后利用洒粘层沥青再次进行摊铺、熨平、找平,最后将缝隙控制在2mm内。
2.3中途停机处理
如何在摊铺中断后做好中途停机处理,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中途停机后,如需再次进行摊铺,应先对压实温度进行测量,如压实温度不小于120℃,则可继续进行摊铺,摊铺时需要先降低震动频率、控制摊铺速度,之后逐渐加快摊铺速度。如压实温度低于120℃,则不可继续进行摊铺,而是要将摊铺机提起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并在处理完毕后从横接缝开始摊铺。
2.4后期养护处理
后期养护对于道路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毕后,施工人员还需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并将路面上出现的坑槽、裂缝、松散等缺陷记录下来,及时进行养护、修补处理,以免路面破坏进一步扩大化,而在路面投入使用后,也同样要重视路面养护工作,提高路面养护水平,以保证路面的平整稳定与使用寿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施工企业只有充分掌握各项施工工艺要点,并在实际施工中对各种质量控制措施加以注意,才能够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关洪雨.市政道路工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运用研究[J].居舍,2019(15):56.
[2]常健.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以市政工程为例[J].四川建材,2018,44(11):164-165.
[3]杨孝伟.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3):264.
论文作者:林沁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路面论文; 面层论文; 压路机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温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