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_农业论文

剖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劳动力转移论文,剩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

目前学术界对测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国际比较法,耕地劳动比例法,数据直接计算法以及农业技术需要法。

1.国际比较法。这是比较粗略的方法,它又分为简单国际比较法和国际标准模型法两种。

简单国际比较法是根据国际范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中国接近的国家,其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份额作出判断。因此,按目前中国存在3.3亿农业劳动力,则我国约有0.4亿剩余劳动力。

国际标准模型法由钱纳里和赛尔昆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他们通过对许多国家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各部门劳动力份额和各部门产值份额的“国际标准结构”,并用所研究的国家的农业劳动力份额与该“国际标准结构”相比较,从而得出该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准确”的估计值。把该模型应用到中国的情况,测得的实际结果是:在农业劳动力份额方面,中国的份额比国际标准份额高约20%,但在农业产值份额方面,中国的份额也比国际标准份额高约4%,两者相抵,得出农业隐性失业率约为16%左右。若按1999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数量4.7亿计,则国际标准模型法估算出中国农业隐性失业约为0.47亿至0.65亿。

2.耕地劳动比例法。这种方法通过估算一国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数量的比例来计算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设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胡鞍钢运用这一方法对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计。他假设1957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来进行计算,其估计结果显示,截止1995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人口为17518万人。但是,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对这一比例产生影响。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这一比例增大,而节约土地型的技术进步会使这一比例减小。因此,我国的耕地与有效劳动力之比应该是逐渐减小的。由此看来,按这种耕地劳动比例法估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是偏高的。

3.直接计算法。直接计算法是根据相关农业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方法(王诚,1996),其公式如下:RDU=RE-TVE-PE-IE-FE-CE。其中,RDU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RE为农村总劳动力数量;TVE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为私营企业就业量;IE为个体劳动就业量;FE为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CE为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按这一计算方法的估计结果,截止1994年我国的隐性失业人口为13845万人,隐性失业率为31%。

这种估计结果可能存在如下的偏差:首先,容纳系数不变这一假定过强。这就可能低估了9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可容纳劳动力数量,造成的最终结果是高估了90年代以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第二,由于缺少1990年以前的农村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使得1985年至1990年的估计结果偏高。

4.农业技术需要法。罗斯基和米德(1997年)基于中国农业的状况对中国农业中的劳动力剩余情况进行了计算。该方法根据中国22种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技术和成本参数估计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然后再用《统计年鉴》中的农业劳动力数字减去这一估计值,就得到了剩余农业劳动力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中定义的农业范围较窄,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园艺业、淡水养殖业和捕捞业。这样估计的结果比对包括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广义农业的估计结果要小。除去这一因素,罗斯基和米德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计值仍然可能存在低估的可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虽然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但是由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于有限的土地上。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也使滞留在农业中的隐性失业人员转变为显性失业人员。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转移:一是通过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二是通过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在1979-1999年期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农村非农就业的人数共1.16亿,年均555万人,增长速度9.8%。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限。但相关数据表明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年均转移人数达198万人。

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和数量状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主要是以异地转移为主。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状况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显著地比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高。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与初中以上的占很大比例。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于产值结构,除了巨大的人口压力这个客观原因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赶超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我国上述畸形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但整个经济仍没有完全消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消极影响:

1.工业中过高的资本劳动比。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转变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并开始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资本、劳动力更多地流向劳动力较为密集的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的状况已有所缓解。但步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又开始呈现出资本密集化的倾向,这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2.城市化水平低。我国建国后长期实行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人为限制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1980-1999年,城市化率由19.49上升至30.9%。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的水平,平均说来,我国的城市化率比同等GNP的国家要低12%。这说明虽然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所上升,但城市化进程依然没有进入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高速增长阶段,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

3.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部门和社区都形成了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经济体系,商品流通、金融服务、城市餐饮等服务业部门不断萎缩。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所加快,但依然非常不发达。据《1998年世界发展指标(世界银行)》资料,1996年世界第三产业平均占GDP的比重是低收入国家(不含中国与印度)为37%,中等收入国家为53%,而我国1996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0.1%。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来看,发达国家普遍达到6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在40%左右,而1999年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6.9%。按1999年中国从业人员人数计算,如果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则可吸纳大约7000万人就业,如果按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计算,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在目前的水平上可增加9000万人左右。

有效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可能途径

1.发挥农业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

根据农业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加深就业深度。依据我国人多地少要素禀赋特点,劳动密集型的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比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作物具有比较优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物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对肉蛋奶水果的需求上升,粮食的需求下降。因而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也符合我国食物需求的变化。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畜牧业、养殖业,不仅有利于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有助于缓解我国农村的就业压力。

由于我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间的资源禀赋截然不同,分析大陆各省区以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主要贸易产品近年来的生产集中度指数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居中,中部最后;相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居中,中部地区最后。另外,在即将加入WTO的大环境下,中国可以利用国际分工的大市场,出口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产品,如果蔬、园艺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我国比较劣势的产品,如粮食作物、棉花等土地密集型的产品。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是土地密集、资本密集型的具有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传统农业通过资金注入、技术进步等多种形式、渠道向具有农业产业化特点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也通过与农业相关的产前、产后、产中部门的结合,形成一个大农业体系。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大农业体系是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社会化服务,这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使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大部分就业转移到并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产前、产后中去。通过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大量的附加价值被创造出来,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农民低收入状况。由此可见,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向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转移来缓解就业压力,并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改善农民的低收入状况。

2.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乡镇企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八五”期间,全国GNP的30%、工业增加值的50%来自乡镇企业。199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第一次降至50%以下,标志着我国这个农业人口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正在发展根本性变革,而乡镇企业正是实现这场革命中的主要力量。乡镇企业的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阻滞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1999年东部、中部、西部乡镇企业增加值的比例分别为67.9%、28.5%、3.6%。因此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对扩大中西部农民收入与西部农民收入的差距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而且降低了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开发中西部战略,首先应提倡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速中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

3.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规模每年大约在7000万人左右,其中50%以上都是流动乡外,说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早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在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上已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加速城镇化的步伐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城镇化所产生的一个显著的效应就是生产与生活环境的高度聚集。这种聚集效应使得社区联系更为紧密、信息传递更为便捷,公共性基础设施的边际成本也因为规模效应而降低,乡镇企业可以利用城镇优化的基础设施及相应的聚集效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在统一规划下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同时选择部分条件好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

标签:;  ;  ;  ;  ;  ;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