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价值活动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论历史价值活动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论价值的历史活动本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究竟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的哲学本质?对其深入研究便会发现,价值的本质根源于人的历史活动。

一、历史主体能动地探索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是价值的客体基础

价值就其总体和实质而言,是一个社会历史性范畴,它标志着历史活动中主客体的动态统一。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那就是实现社会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具体历史的统一。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既是决定论的,体现着人的历史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与历史制约性;又是非决定论的,蕴含着主体选择性与能动创造性。所以,社会历史的实现过程,既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为的合目的主体选择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如果我们再深入探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便会发现人们的历史活动的发展过程,是人们自觉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能动过程,而这也便是价值的历史过程。因此,价值从生成和本源意义上可以说,它植根于人的历史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能动创造性本质及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存在方式。

毫无疑问,人是历史活动的自觉参与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能动主体。其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一是能动地探索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二是能动地建构客体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内在统一的价值关系;三是能动地进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其中历史主体能动地探索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是形成价值认识,建构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创造与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价值生成的客体基础。

首先,历史主体能动地把握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价值形成和实现的客体基础,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的本质要求。唯物史观在历史唯物本体论的层面上破除了唯心史观,找出了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揭示了社会历史本身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发展过程。人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的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的创造。在这些前提和条件中,“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6页。)。这就是说,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必须也只能以既定的物质条件为客观前提和出发点,这些前提和条件正是现实价值创造活动的客体基础,是价值生成的客体基础。

其次,历史主体能动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价值创造的客体基础,是人的历史活动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按规律办事的客观要求。唯物史观揭示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处于前进上升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又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能动活动实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规律就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了十分深刻地说明。他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这里,马克思首先肯定的是,人要把外部感性自然的“任何一个种”作为价值客体对象,作为价值生成的必备前提。没有它,人们什么价值也不能创造。但客体能否成为人的价值对象,只能取决于对象本身的性质和尺度。所以,历史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事物的“尺度”,把事物的尺度作为人的活动的客体基础,就成为人们按规律创价的必然。列宁也指出:“区分为机械规律和化学规律的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页。),“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面向客观世界,以它为转移,以它来规定自己的活动。”(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页。)毛泽东更明确地提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因为无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找不到那件事的规律,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这就是说,人的社会行动规律与自然界的规律具有客观同一性,它们是人们创价活动更深刻的客观基础。

再次,历史主体能动地把握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价值创造的客体基础,是人们卓越有成效地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客观要求。人们只有把握活动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和“物种尺度”,并以此控制和调节自己的需要选择、目的选择和手段选择,才能形成客观的、现实的价值关系。没有主体对客体本质、特点、属性的正确认识,没有主观对客观规律性的符合,当然无价值可言。人们对事物的特点、本质、规律把握得越正确,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其价值创造活动就越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就能最有效地实现价值创造的质和量。所以,人们要避免历史创造活动的盲目性和自发性,避免做历史发展无用之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价值的创造,必须坚持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纷繁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事物的规律,切忌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和思想僵化,努力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本质力量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是价值的主体根据

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个自然历史过程,但这一过程的自然性,并不像自然界的发生一样外在于人,而恰恰是依赖于人的。人,人的利益、目的、需要,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的运动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所以,人的一切历史活动不仅把“物种的尺度”和客体规律作为构建价值观念的外在尺度或客体尺度,而且把历史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利益、目的作为构建价值观念的内在尺度或主体尺度。

首先,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内在统一,作为价值生成的主体根据,其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规律。“追求着自己的目的”,实现主体利益、需要,是历史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人之为人的创造性本质。所以,历史活动中的人们,永远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以实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追求他们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力,就是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他还指出,人们的历史活动,“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每一个人的意志“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该做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含在这个合力里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他认为,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说明,愿望、意志是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历史主体创价活动的内在根据。这是辩证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也正是在强调历史主体能动性的意义上反对机械决定论的。正是立于对社会活动规律的辩证把握,周恩来在分析战争胜负时指出:“不怕战争失利,就怕战争失了人心!”(注:《周恩来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2页。)毛泽东在预测国共两党在解放战争中的胜负时肯定,共产党一定胜利,因为共产党得民心,而民心是在战争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邓小平强调我们执政党的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准绳,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为标准。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其次,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根据,是我们坚持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的必然逻辑。唯物史观的根本点,在于用社会存在说明社会意识,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运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说明社会形态的存在、发展与更替。而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则是生产力的主体和社会意识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形态的更替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因此,坚持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的共产党人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必然在价值创造活动中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论,以人民群众的实践和认识作为自己认识的来源,以人民群众的利益、目的、需要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目标,以人民群众的选择、评价看待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并把自己的活动溶入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洪流之中。

再次,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本质力量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根据,是价值历史活动具有无限性的客观要求。毛泽东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1997年版,第218页。)其根据在于“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民出版1997年版,第218页。)这就告诉我们,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人类追求自由、实现自由的价值创造活动,是没有止境的。纵观人类追求、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一向自由王国进军的过程,我们便会清晰地发现,人类总是根据主体发展着的、现实的利益、需要及发展着的、现实的主体本质力量,探索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以形成与实现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建构现实的主客体价值关系观念,并到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类每一次价值创造和实现,都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一次飞跃,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无限的价值活动过程。

三、历史活动主体依据客体对象的特点、本质、规律,根据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本质力量的创价历史实践,是价值的本质和源泉

社会历史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创造的。创价历史实践是人的本质的特有表现,是人类特殊的存在方式;创价历史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历史活动,是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首先,人类的创价历史实践,是联系主观目的需要与客观现实存在的中介和桥梁。列宁在评注黑格尔的善的观念时,指出其实质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2)”(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3页。)。在评注哲学全书第225节时指出:“在那里‘认识’(‘理论的’)和‘意志’(实践活动),被描述为消灭主观性的‘片面性’和消灭客观性的‘片面性’的两个方面、两个方法、两个手段。”(注:《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页。)这就是说,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中,否定和扬弃主体目的的主观性,否定和扬弃客体的自在的客观性,使主观目的与客观的规律相对和谐,从而创造和实现了价值。如果离开价值创造实践这个沟通主观目的需要与客观现实本质的必然联系的桥梁的中介,使二者处于漠然无关的隔绝状态,是不可能产生和形成价值的。

其次,人类的创价历史实践是价值的本质和源泉。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类生产与动物生产的根本不同,指出按照两种价值尺度进行生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更明确地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批判庸俗经济学中,从分析人们的生产活动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同一性中,更深刻地说明了价值的本质是人的历史活动。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强调了作为历史活动的社会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价值意义,特别强调尊重群众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价值。这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价值的历史活动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价值的历史活动本质在于:一是价值对象是历史活动规定的。人们要改造客观世界,先得把客观世界作为价值对象确定下来,引入实践之中。正是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和对价值的创造,人们多方面多层次需要才得以满足。

二是创价历史活动自身的价值源于创价历史活动本身。价值并非只以对象的形式出现,而且在创价活动中体现。历史活动是创造价值的本质力量。历史主体在创价实践中既为自身创造出对象,又为对象创造出新的自身。

三是历史活动作为创造价值的活动,对人自身具有更根本的价值意义。历史活动中的人们,是主客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体,既是自觉创价主体,又是自觉地把自己设置为客体,把自己作为价值创造的产物,自觉创造和发展自身的价值。创价实践从最终的目的和意义上看,还是指向主体自身,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则把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创价历史实践活动的最高的价值目标。

四是历史活动还是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历史价值的过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创造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历史活动推动的生产工具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标志着生产力的历史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所以,价值尺度也是历史尺度。

最后,人类发展着的创价历史实践,不断改变和发展着人和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成为价值发展的本质和源泉。在价值创造活动中,客观世界的改造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同时并进的,客观世界的改变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改造和发展作为价值的主体根据与客体基础,创造和发展价值。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正是人类世代延续的历史创造活动,不断使新的价值关系取代旧的价值关系,使新的价值取代旧的价值。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把价值归结为人的历史活动,也就找到了把握价值本质的真谛。

标签:;  ;  ;  

论历史价值活动的本质_本质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