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利歌[1]2000年在《大连电力通信网的经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信息革命,全球的信息产业以年增长率约10%的高速度奔向新的世纪,作为信息产业主体的通信业也有着美好的前景。但是,通信业与电力、交通等公益事业一样,以其公益性、规模经济性以及初期投资巨大等特点而具有“天然垄断”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电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动摇了通信“天然垄断”的基础,冲破了以信息种类来划分市场的森严壁垒。加之市场的开放、竞争的引入、电信管理体制的改革,从外部和内部强烈地冲击着通信营运业,给其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大连供电公司是一家以供应电力为主业的企业,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百年发展历程之后,现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该企业掌握着一个与电力网有同样覆盖面的、净值约在3亿人民币的电力通信专用网。过去,这个网络仅供企业内部使用,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全网的利用率不到20%,有的通信线路仅达到5%)。可否乘当前这场信息革命的东风,把经过改造的电力通信专用网推向市场,让它为大连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作出贡献,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作者在研究了经营大连电力通信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通信网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有关的情况。第三部分从经营的必要性、经营的外部环境、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经营的优势和目前尚存在的问题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经营大连电力通信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论述了对实现经营的总体构想。第五部分说明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孙雁冰[2]2012年在《农村电力通信网的设计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和现状为背景,分析研究电力通信网的特点,介绍了电力通讯的主要方式-光通信,通过对几种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比较,提出农村电力通信网光纤通讯方式的优选方案。光纤通讯方式现已成为光通信的主流。光纤通讯网络由光纤路由及光通讯设备组成,光纤路由情况要结合本地区现状,光通讯设备包括传输与接入两个部分。传输设备由主信道、维护管理和系统定时等三大部分组成,接入设备包括局端机和终端机等。本文以海城农村电力通信网设计与建设为例,研究适用于该地区农村电网现状的光纤通讯方式。设计采用联通公司的路径与自架光缆线路共同组成的光纤路由,以SDH和IP相结合的技术结构组成交换传输通信网络。此网络不仅考虑海城农电局现有生产调度业务、用电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需求,也兼顾了将来配网自动化、SG186系统等发展需要。根据海城地区的现状,把海城农村电网通信网络建成三环结构的自愈光环,同时,结合综合业务的需求,进行局端和远端设备选型配置。此通信网络具有统一性,体现了网络的易维护性,有很高的实用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秦勇[3]2014年在《如东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规划研究》文中认为电力通信网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两大实体网络之一,是国家电网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和国际一流企业的重要基础设施。电力通信网是服务于电力系统的通信专网,它的通信业务具有高级别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需求,电力通信网的规划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评价电网性能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制定电力通信网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江苏省电力公司如东县供电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县域电力通信网“十二五”规划建设试点单位,笔者根据参与“十二五”县域通信规划编制工作的实践,设计县域电力通信系统结构,指出了电力通信规划的重要性,概括了县域电力通信网现状,分析和预测了通信网需求,总结了通信建设发展技术原则。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电力系统通信规划建设实施中的重点要求,包括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以及综合管理系统、通信调度、专业管理等,并对各种新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
张倩倩[4]2013年在《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中拓扑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通信网中资源类型繁多,资源间连接关系日趋复杂,对电力通信资源进行统一有效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对电力通信资源的属性状态和连接关系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已经成为影响高效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该问题深入研究了电力通信资源网络拓扑可视化及传输业务的最优路径选取问题。文章针对电力通信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明确了对电力通信资源网络进行拓扑可视化优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重点研究了网络可视化优化模型的建立和最优路径搜索策略的选取问题。通过对电力通信资源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掌握资源网络特点和通信资源属性,构建完成电力通信资源属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本文应用特点,采用基于生成树框架的空间优化树(SOT)布局算法建立网络拓扑可视化优化的基本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可用性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和论证。为接入的传输业务寻找最优路径时,采用高斯隶属度函数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电力资源属性进行量化处理,根据量化结果和权重的分配,应用D-S理论的融合规则对多种属性进行综合,最后以融合后的结果值作为路径的权值,利用Dijkstra算法搜索最优路径。本文基于某典型省电力公司骨干传输网的网络管理系统,收集整理相关实验数据,在MATLAB平台下进行了搜索策略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具有针对性和可参考价值。实验结果验证了最优路径搜索策略的高效性。为了更加方便清晰的验证网络拓扑可视化优化基本模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力通信资源可视化系统。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和设计思路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及主要功能实现。
赵宏昊[5]2001年在《辽宁电力通信网ATM的技术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对辽宁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电网发展对通信的需求分析,结合ATM交换机的原理和技术特点,阐述了辽宁电力ATM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功能结构和关键技术,系统论述了辽宁电力ATM综合业务数字网络的结构、信令/协议、网络管理等,同时对ATM网络多业务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辽宁电力通信网各种业务的实现进行了认真研究。
王武朝[6]2006年在《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思路》文中认为针对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管理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难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文章将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定位在多专业的电力通信综合网管上,通过论述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的概念,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原则、体系结构、功能要求,并对系统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发展步骤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其美好前景。
丁道齐[7]1999年在《把握世界通信发展趋势 确立电力通信发展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了世界电信业改革的六大趋势和世界电信、电脑、电视“三网合一”的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中国电力通信网发展应以IP网为基础向电力信息网转变,并向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发展战略;强调要抓住中国电信业即将开放及全国联网,城网、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的特殊机遇,深化电力通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统一、精干的通信、信息权威管理机构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大连电力通信网的经营研究[D]. 曲利歌. 大连理工大学. 2000
[2]. 农村电力通信网的设计与优化[D]. 孙雁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2
[3]. 如东县域电力通信网建设规划研究[D]. 秦勇.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4]. 电力通信资源管理中拓扑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D]. 张倩倩. 华北电力大学. 2013
[5]. 辽宁电力通信网ATM的技术方案研究[D]. 赵宏昊. 华北电力大学. 2001
[6]. 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思路[J]. 王武朝. 电力系统通信. 2006
[7]. 把握世界通信发展趋势 确立电力通信发展战略[J]. 丁道齐. 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