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是企业成本的管理中心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中心,为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施工企业只有完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项目,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工程项目;建筑;成本控制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现状
1.1认识不足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筑行业便逐渐呈现出了可持续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该行业的发展起步时间相对较晚,相关管理控制机制也未得到进一步完善,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对于各项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通常也都是一边施工、一边预算的情况,且难以严格按照先预算后施工的标准程序来进行,未对成本控制工作形成正确认识,从而导致在落实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员都未给予足够重视,在具体控制中也常常出现工作者未认真对待每项工作、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并严重制约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1.2管理方面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落实的各项成本控制工作都未从管理角度出发,布控、监督建筑工程建设投入的各项费用,而是经常盲目、随意,且形式化的进行控制管理,进而导致建筑工程成本应用陷入一种混乱局面,无法真正实现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而在管理原理不明的情况下进行应用,只会导致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呈现出形式化、随意性,难以真正体现出其使用价值。
1.3技术方面
就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来看,还有很多建筑企业依旧在沿用传统、保守且单一的技术手段来开展建筑工程建设工作,而在这种背景下,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前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应对各项成本控制工作做出全面考虑,避免由于传统技术手段的应用而给建筑成本造成的浪费现象,制约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1.4人员方面
工作人员整体水平较低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一直难以获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其难以结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更加专业、科学且高效的开展各项控制工作,进而导致成本控制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漏洞,或者是出现监管、控制不当的情况,进而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本控制效果。而就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执行的具体情况来讲,成本控制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为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业务水平不高以及成本控制、综合素质较弱等诸多方面,进而严重制约着各项成本控制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效果无法得到全面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成本控制工作人员整体水平较低。
2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有效应用
2.1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项目部应明确施工成本控制的目标,根据成本控制体系对施工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并量化、细化到每个部门甚至于第一个责任人,从制度上明确每个责任部门、每个责任人的责任,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对象、范围。同时,要强化施工成本管理观念,要求人人都要树立成本意识、效益意识,明确成本管理对单位效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有:确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发现事故苗头、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2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中标后,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力量,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象气候和交通运输等条件,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施工成本合理。
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加强施工队伍管理。转变观念,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要有所创新。一是要实现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重特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治理和整改上。简言之,就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要实现由经验型管理向技术型、专业化管理转变。过去,安全生产的管理更多的是凭借经验的积累,规章制度的约束等。
(2)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项目部在施工中一定要与业主、监理充分沟通,严格按照合同、施工图纸要求、施工组织程序完成施工工序,坚持质量第一和以质取胜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
(3)强化安全意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平时加强安全方面的宣传,施工现场做好防护措施,杜绝因安全出现问题而造成损失和罚款的现象发生。
2.4加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
(1)把好釆购关,降低采购成本。对主要材料要进行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严禁自行购置。要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和合作伙伴的推荐,建立材料供应商名册,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用的原则,工作要透明,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宗材料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锁定价格,明确材料品质标准、供货时间、送货方式和交货地点;对于地材等零星用料,坚持用多少、购多少的原则,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
(2)把好材料发放关,加强材料使用过程控制。严格收发料制度,材料进场时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发料时要严格按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的理论用量发放,特别是钢材、水泥等重要材料要实行限额发料。在进料及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物资材料的运输、装卸、保管等环节的管控能力,合理组织运输,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减少倒运次数,完善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浪费和损失。
(3)加强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控制。特别要加强对钢模板等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这些材料购置价格较高,施工中不可或缺,使用频率高,如果管理不善,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机械设备。设备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的能力,合理配备机械,建立机械设备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加强机械的维护;机械操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杜绝发生机械事故,同时,要做好机械台班记录和燃油消耗记录,对于从外部租赁的机械设备,要做好工序衔接及登记记录,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尽可能使其满负荷运转。
(4)重视竣工结算工作。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项目部应尽陕与建设单位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当建设单位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时,应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协议。明确还款时间,以减少催讨债务时的开支,尽可能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成本控制,采取多种措施避免因内部自身因素导致的成本加大。针对目前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解决;进一步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机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针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应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蕾.小议施工方建筑成本控制的科学化与规范化[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0).
[2]朱光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03).
论文作者:孙凤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成本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