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合并眼炎临床特点调查分析论文_陈战瑞(通信作者) 符发娜2,赵铖1

(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广西 南宁 530021)(2北海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目的:分析白塞病(BD)合并眼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D眼炎的认识。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48例BD合并眼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中男性35例(72.92%),女性13例(27.08%);93.75%患者为双眼受累,76.34%的患者眼部视力有下降,其中致盲率为14.58% ;眼部损害常见为全葡萄膜炎(36.5%),其中男性与女性比较,全葡萄膜炎、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及白内障的发生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近期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塞病眼炎男性多见,以全葡萄膜炎常见,而且致盲率高;男性患者比女性近期疗效差。

【关键词】白塞病;眼炎;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63-03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管炎为病理基础慢性多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病变最为常见,不同种族,不同性别表现有差异,而且个体差异以及疾病预后差异大[1-3]。此外,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首发表现呈多样性[4-5],而BD伴发眼炎较常见,若眼炎未得到及时控制,会使患者视力无法恢复甚至失明,因此,本文分析了48例BD伴发眼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眼部受累情况和特点,以提高我们对该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1月-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确诊的病例资料完整的BD合并眼部病变,共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0年国际白塞病研究小组(BD-ISG)的诊断及分类标准[6],或2013年白塞病国际标准修订小组(ITR-ICBD)制定的新的白塞病国际标准[7],且除外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或恶性肿瘤。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所有患者分为男、女组,分别对比各组患者的眼部受累情况、治疗后转归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描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所有结果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BD眼炎的临床特点

本研究中48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29.12±10.10)岁,平均病程为(4.64±4.57)年。单眼受累3例(6.25%);双眼受累45例(93.75%);共累及眼数为93只,其中有71眼的视力有下降,占76.34%;14例(单眼盲为10例,双眼盲为4例)眼致盲,致盲率为14.58%。

眼BD的眼部以视力下降为首发表现最为常见(33.33%),但最常见的眼部损害是葡萄膜炎,有71只眼(74%)病程中曾出现葡萄膜炎改变,其中,又以全葡萄膜炎最常见(36.5%),之后依次为后葡萄膜炎(16.7%)、前葡萄膜炎(16.7%)及中葡萄膜炎(4.2%)。

2.2 BD眼炎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

所有BD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3例,男女比为2.69:1。女性患者发生BD的年龄早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5)。但男女间眼炎的平均病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男女间相比,女性患者更容易伴发结膜炎(P<0.05);而男性患者更容易伴发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及并发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及白内障(P<0.05),见表1。

3.讨论

BD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胃肠道、皮肤、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全身多系统,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口.眼一生殖器综合征。白塞病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较长,常呈现复发与缓解交替,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可因性别、居住地、发病年龄不同而表现不同。正因为表现形式多样[5,8],检查无特异性检查方法,造成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对本地区BD临床特点的认识十分重要。

BD的眼部病变可表现为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眼前房积脓、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视觉减退及虹膜粘连,多在起病的3年内发生,据文献报道,约34.8~61%的患者出现眼部受累,约占6.9%~25.2%,为首发表现[9]。双眼均可累及,最常见的损害为葡萄膜炎,而且致盲率高达14.5~25%[9,10]。本研究眼BD最常见的是葡萄膜炎,全葡萄膜炎最常见(36.5%),后葡萄膜炎(16.7%)、前葡萄膜炎(16.7%)及中葡萄膜炎(4.2%)。本研究BD伴有眼炎的致盲率为14.58%,与国内外研究相似[9,10]。因此临床上需定期做眼科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本研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发现不同性别BD眼炎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男性更容易出现葡萄膜炎、角膜后沉着物、虹膜后粘连、玻璃体混浊、白内障,且男性患者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是短期的疗效比女性患者疗效差;而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容易出现结膜炎,短期内治疗效果也较好。这些与国内外文献报道[9,10,11]相符。

综上,BD累及眼部易致盲,影响预后。同时该病常呈现复发与缓解交替,导致患者不规律用药,也是影响预后因素之一,故早期诊断,及时正规治疗,严密监测疾病活动,对于改善患者眼炎的预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岚,姜蓉,赵勤华,等.白塞病合并肺血管疾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5):343-348.

[2]杨滨宾,邓丹琪,冉昕,等.白塞病64例临床分析[J].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6):586-602.

[3]王梦迪,周静威,孙卫卫,等.白塞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4):70-74.

[4] Edrees A,Naguib S,EI Menyawi M,et al.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in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ehcet's Diseas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2017,20(2):269-275.

[5]管剑龙.白塞病临床诊治现状与几点认识[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6,11(6):347-351.

[6]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for Behcet’s Syndrome.Criteria for diagno- sis of Behcet’s syndrome.Lancet.1990,335:1078-1080.

[7] Davatchi F,Assaad-Khalil S,Calamia KT,et al.The 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cet's Disease (ICBD):A collaborative study of 27 countries o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new criteria.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2014,28(3):338-347.

[8]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30- 842.

[9]吴红华,李国华,陈华,等.白塞病眼病111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1):44-47.

[10] Pleyer U,Kotter I,Stubiger N.Behcet’s Disease:The Ophthalmic Perspective on an Interdisciplinary Challenge [J].Aktuelle Rheumatologie,2017,42 (1):66-75.

[11] Ucar D,Yildirim Y,Gultekin G,et al.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Traits in Patients with Behcet’s Disease with/without Eye Involvement[J].Seminars in Ophthalmology,2017,32(2):210-215.

论文作者:陈战瑞(通信作者) 符发娜2,赵铖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8

标签:;  ;  ;  ;  ;  ;  ;  ;  

白塞病合并眼炎临床特点调查分析论文_陈战瑞(通信作者) 符发娜2,赵铖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