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孩子沟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我参加了孩子所在学校组织的“学会尊重,善于沟通”主题班会,与同学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亲密接触”,使我对家教这个老话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难沟通,他们与子女之间有代沟。我想,两代人之间有代沟,是一种正常现象,这说明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有了许多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在家长们看来有的可能背离了传统,但它并不一定是坏事。如现在的孩子民主意识强,这正是当今开放的社会所需要的,也是我们许多家长所缺乏的。我觉得,如果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思想观念一样,那才是一种社会停滞不前的可怕的悲哀。
有代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两代人之间缺少沟通。据我了解,一些与子女沟通得不好的家长,大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子女不够尊重,家长作风比较严重,把孩子当成了附属物,不顾及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甚至打骂体罚,使孩子的感情受到压抑,性格被扭曲:孩子或是敢怒不敢言,遇事回避家长,不愿与家长沟通;或是压而不服,情绪对立,与家长“抗命”。二是把握不好爱子女的度,把爱变成了溺爱,孩子想怎么就怎么样,久而久之,就把孩子惯成了自私、任性、不听招呼的“坏”孩子。
怎样才能实现与子女的有效沟通呢?
平等是沟通的基础。当家长不容易,当个好家长更难。难就难在家长虽然也带“长”却不是“官”,与子女之间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平等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换言之,家长与子女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家长不能靠权威实施对子女的管理。如果家长居高临下,把自己当成“官”与子女的沟通,必然是“流水式”的从高向低流,或是“剃头挑子式”的一头热、不可能得到子女的积极响应。如果家长把自己摆在与子女平等的位置上,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基础,如在一个平台上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操纵自如。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家长与子女的平等,首先体现在互相尊重上。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父为子纲”的思想根深蒂固,子女尊重父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要说父母尊重子女那不是有违祖训吗?正因为如此,一些家长感到当父母的不能把子女抬得太高,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其实,当父母的大可不必担心尊重子女“掉架”,尊重在什么时候都是相互的。同事之间、邻里之间是如此,领导和被领导之间、君臣之间也是如此,父母与子女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家长和子女,只要双方心中有了“尊重”这杆秤,就犹如架起了沟通的金桥,沟通起来也就自如了。
民主是沟通的法宝。有了沟通的愿望,并不一定就能实现有效的沟通,还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民主式”的沟通。许多家长只习惯于“家长讲孩子听”和“孩子汇报家长听”的沟通方式。除此之外,不知道该怎么与子女沟通。我这里谈点不成熟的一家之言。我认为,民主式的沟通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说话有交流。要主动找孩子说话,交谈中多让孩子说话,并耐心听孩子说话。多进行谈心式、讨论式的交谈,少进行灌输式的教育。二是办事有商量。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尽量与孩子商量后再办。孩子有不同意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认真考虑一下,能采纳的意见尽可能采纳。三是行动有自由。家长在帮助孩子安排好学习的情况下,要给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要什么都管,更不能干那种偷看孩子的日记,拆看孩子的信件,把孩子锁在家里等令孩子生厌的事情。四是拒绝有理由。凡是不能满足孩子要求的事情,要和孩子说明理由,讲清道理,不要让孩子生闷气。五是批评讲方式。孩子有缺点,批评是应该的,但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六是杜绝抡拳头。不管孩子有什么错,都不要动武,打孩子容易使矛盾激化,形成对立情绪,甚至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等不良后果。我把打孩子看成是“无能”的一种表现,也正是这种观念一直约束着我“文明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