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控制问题研究论文_李强

李强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 524005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不仅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更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科学高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有效之径,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头等大事。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探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控制有效之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时下,建筑行业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有些企业为追求利益,加快建设进程,疏忽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导致质量事故频现,这些都为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为此,建筑企业应加大对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明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管控对策,并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每一环节,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动态化管控,提高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

1、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

1.1人的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主体是人,人是把控施工进程及质量的关键因素所在。这里的“人”指参与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如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指挥调度人员、一线操作人员。凡参与到建筑施工中的人都会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控制人这一因素,是提高施工质量,避免操作失误,优化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并且,通过对人的管理,提高建筑参与者积极主动性,提升其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使其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将责任、质量、安全意识贯穿其中,促使建筑工程参与者真正实现为施工建设保驾护航,全面有效地推动建筑工程施工正常有序开展。

1.2材料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的完成需要建筑材料的融入,建筑材料是构筑起整个建筑的基础要素。首先,在材料质量的把关上,不管是对建筑成品、半成品亦或构配件,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检查与验收,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每一种施工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其次,在材料的存储上,需针对施工所用材料建立管理台账,从材料的运输、配发到存储进行严格的技术管控与标准式存储,确保建筑材料经过存储后仍旧符合质量要求。譬如,对于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应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并且在使用上坚持先进先出原则。

1.3机械因素

机械因素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设备、器材等。建筑施工包括不同环节、不同专业类别,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同施工技术的应用,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机械设备,因此,应根据建筑工程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并且科学使用、保养、维护机械设备,对于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要加大对其机械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要求其对机械运转情况做详细记录,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

1.4技术因素

技术不同于实体存在的施工材料,它是一种抽象性因素,其中既包含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材料应用技术,还包括管理技术,这些技术要点是连贯其施工整个过程的纽带,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中,倘若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不熟悉,施工现场管理技术不到位,未采用先进施工技术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质量。

1.5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譬如,施工场地地质、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技术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等管理环境;作业场地、工作面等劳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如大雨对基坑开挖回填造成影响,高温、暴雨、大风、严寒、干湿度等不同气象环境会对工程进程及质量产生不同影响。此外,建筑工程施工每一道工序都是逐步开展而来的,前一道工程是后一道的基础,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展开,加强现场管理及细节管理,不忽略对每一道工序的管理,打造优质施工环境。

2、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大学图书馆建筑工程,由市建筑公司承建,总建筑面积13780m2,建筑层数为5层,本工程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天然基础。墙体为240mm砖墙,外窗为塑钢窗,屋顶为桁架结构,地板采用防滑地板砖。本工程施工中需加强对流水作业的管理,确保工作面的无缝衔接,合理储存、供给施工材料,逐层把好质量关。

2.2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2.1由“人”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质量监管意识,对于施工现场中的细节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导致施工质量下降。如,部分项目部成员对施工作业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要求与管理,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质量管理标准,在地基混凝土的选择上,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照项目部质量标准选择C40,但有些施工作业人员仍然根据自身经验选择C35等级混凝土,并且质检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导致后期返工,工期拉长,施工成本增加。

2.2.2由“材料”引起的质量问题

本工程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基于施工设计要求及图纸要求而选择,同时没有按照施工计划及进程采购,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供应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施工进度。有些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没有按照材料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与存储。

2.2.3由“技术”引起的质量问题

施工质量检查发现,三层地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2.3基于本案例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举措

2.3.1对“人”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对项目经理、财务人员、实验人员、操作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的培训与考察,提高其责任意识、质量管理意识,确保其持证上岗。对于关键技术和特殊工作的施工人员,应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选拔施工人员,确保此类人员能胜任施工建设要求。

2.3.2对“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1)水泥。水泥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质检人员应针对水泥出厂时间、品种、质量合格证明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并逐一记录。对水泥进行抽样审核,确保水泥各项指标与性能符合工程建设质量标准。

(2)钢筋。对进场钢筋的生产许可证、性能报表等资料进行审核登记。按照施工要求及检验规范检查钢筋外观、批号、直径等,并试验其力学性能,确保实验结果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符合。我国对于钢筋质量要求的具体要求见表1。

表1 钢筋材性指标

处理方式钢筋级别强度等级公称直径屈服强度(MPa)抗拉强度(MPa)伸长率弯心直径公称直径

(3)材料存储运输中,要防止磕伤碰坏,避免材料包装被破坏而影响内部材质。按照材料特性,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及作业要求,选择储存地点,并按照类别分门别类的放置,同时做好防潮防水、整洁通风工作。

(4)材料检验方法,主要针对材料的相关资料、外观、无损、理化等进行检查,检查方法根据施工要求及材料类别而定。本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材料检验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工程材料质检内容

2.3.3对“工艺”的管理与控制

为防止“地面起砂”,应严格按照施工要求与建设标准选择水泥砂浆原材料;按照施工要求配置垫层厚度,强化振捣密实度,确保表面平整;根据施工配比要求合理配置混凝土,同时,控制好其中的含水量。混凝土浇筑前应彻底清理模板,检查混凝土构件保护层的完整性,检查模板缝隙是否进行密实处理,避免漏浆,浇筑前应充分湿润模板,并且保证模板之上没有积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收浆作业,并根据气象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用湿草袋覆盖在混凝土上,防止混凝土在空气及风力作用下开收缩而造成裂缝问题,浇水时,为避免温度过高情况对混凝土造成损伤,可按照日照及气温状况调整浇水时间,大风干燥天气还可关闭门窗,防止混凝土表层在风吹作用下水分蒸发而干裂。

3、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而言,应切实把握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加强对人员、材料、机械、施工工艺的管理,加强事前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检查,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管,杜绝质量隐患的发生,创新施工技术,更新施工设备,革新管理理念,施以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水平,走绿色、科学化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吴鹏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J].四川水泥,2018(02):194.

[2]胡泉.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7(22):104.

[3]卜长华.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1):61-62.

论文作者:李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控制问题研究论文_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