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文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文献信息服务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在“图书馆服务”和“文献服务”的基础上,演变并深化其服务内容而集成的一个新的专业概念。它不仅包容了曾经沿用数十年之久的“读者服务”的全部内容,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近30年来图书情报界关于“文献”、“信息”、“知识”、“情报”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
1 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进程
20年来文献信息服务在工作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其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从服务理念、服务载体和服务模式等三方面进行描述。
1.1 服务理念:从“文献服务”向“文献信息服务”转变
传统的“文献服务”是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我们常说的“借借还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种方式的简单描述。随着信息理论的发展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文献信息概念和文献信息学理论也悄然兴起,服务理念开始从文献服务向文献信息服务转变。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对其概念认识的转变。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总把文献服务与文献信息服务等同起来,认为提供文献服务就是在提供文献信息服务。随着文献信息服务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与发展,人们对其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早在1983年,我国《文献著录总则》就把“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称为文献,而把文献中的信息知识表述为文献信息。那么,文献服务就是以提供知识载体的服务,而文献信息服务则是以文献为依托的各种信息知识的传递与交流;第二是工作对象的转变。文献服务是以知识载体为工作对象的,对文献中的信息知识内容缺乏了解,而文献信息服务则是以载体中的信息知识内容为工作对象,它侧重于准确、完整地提供文献中的信息知识;第三是服务方式的转变。文献服务是一种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它较依赖于馆藏。而文献信息服务则是积极开发文献资源,它既依靠馆藏,又不被馆藏所限制,其服务方式也从单一性转向多样化,充分体现了文献信息服务的主动性;第四是对服务人员素质要求的转变。文献服务要求服务人员了解并熟悉馆藏,具有基础的图书馆学知识。而文献信息服务则要求服务人员既要掌握一定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又要具备现代化技术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外语水平;既要象熟悉馆藏一样熟悉网络资源的分布情况,又要掌握网络资源的获取途径,提供有序化的“信息块”服务。显然,服务理念的转变,无疑促进了文献信息服务的不断发展。
1.2 服务载体:从纸质载体向非纸质载体转变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我国文献信息服务的载体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纸质为载体的服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提供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纸质文献的借阅服务,其最大优点在于阅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不便于检索与远程传递,贮存空间大。
第二阶段:以比特(bit)为载体的服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同时,加大了光盘、数据库等电子化服务的比重。其主要特点是:存贮量大,读取速度快,便于检索。但内容更新慢,且价格较贵。
第三阶段: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服务阶段。这是通信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的高级阶段。主要提供网络信息资源服务,包括联机检索、远程传递、镜像服务、个性服务、定位系统服务及学科导航等。其最大特点是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能够方便地为读者所存取和利用,实现了信息表达和传递的质的飞跃。
1.3 服务模式:从传统化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变
从我国文献信息服务的载体变化来看,由于这三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和服务特点不同,从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即传统化模式、市场化模式和信息化模式。
传统化模式:这种模式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自我封闭、独自经营的传统所形成的,它比较注重文献服务的基础工作,具有以下特征:(1)服务体制单一。它与计划经济一样,由政府直接控制,体制主体为纵向结构,服务系统条块分割,各自运行发展,缺乏横向联系,无法实现功能互补,资源严重浪费。(2)无偿服务居多。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拨款,无偿为科研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其服务面窄,缺乏竞争机制,服务方式被动。(3)服务手段落后。以手工服务和文本式服务居多,服务渠道单一,内容单调,服务水平低。显然,这种模式无论从其体制到机制,还是从其服务方式到服务内容都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原有的阵地受到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冲击。因而,当时出现了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低谷论”,认为文献信息工作已走进“低谷”,陷入困境。“低谷论”的出现,随即受到学术界的抨击,有许多文章对“低谷论”进行了批驳,并认为文献信息服务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
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重视社会效益,而且注重经济效益。其主要特点是:(1)服务体制综合化。以往以纵向为主的服务体制已逐步改变为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服务体制,各种成分的信息机构异军突起,名目繁多的“互借中心”、“供应中心”、“采购协调中心”、“信息咨询中心”等层出不穷。这些“中心”向传统模式的条块界限提出挑战,向着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服务内容扩大化。从单一的文献借阅扩大到文献查新、文献视听、信息咨询、信息发布、信息导航及信息产品营销等系统化服务。(3)服务产品商品化。单纯的服务型开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4)服务方式多样化。全方位、深层次、多功能以及面向社会的有偿服务,体现了这一服务模式的主动性。然而,这种模式起步较晚,时间短,从系统内部来看,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1)运行机制缺乏内动力,存在着收入分配、岗位竞争、人才成长等问题。(2)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商品化程度不高。(3)产品供需不对路,精品少。(4)服务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不高,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信息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概念的出现,文献信息服务显得空前活跃,其服务重点逐步转向信息处理。它是以数据库为龙头、以网络为依托、以各种载体信息为内容,突出技术手段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特别注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将成为今后文献信息服务的主要模式,也是文献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模式。
2 文献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许多学者预测,在未来的文献信息需求中,人们所期待的各种服务,都将通过智能化服务项目和丰富多彩的服务方式来获得最大的满足。
2.1 服务理念将从“馆藏中心”转向“自助中心”
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是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它注重的是馆藏的收集与利用,提供给读者的是文献实体的被动服务。而未来的服务则是以读者为轴心的“自助型服务”,它提供给读者的是经过深加工的有序化、浓缩化了的“信息块”和信息存取途径,对信息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有序转移,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2.2 服务方式将从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主要是以文献实体的借还、检索、简单咨询等实现服务,其服务方式较单一。未来的文献信息服务将出现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如:(1)动向服务(Tendency Service)。指根据特定专题的发展动向,不断捕捉、分析新信息,利用虚拟馆藏,进行信息的深加工,并提供预测性的信息服务。(2)柔性服务(Relaxed Service)。指信息服务的双方不是机械、呆板、枯燥的替代式他人服务,而是进行轻松、灵活的引导性自我服务。(3)个性化服务(Personalized Service)。指根据用户的独特需求,对无序的、交叉的信息资源进行重组,形成针对用户特殊需要和特殊应用要求的虚拟信息资源库,从而达到服务的个性化。(4)信息推送服务(Information Push Service)。指应用网络广播系统,通过智能化的代理服务器,从网上不断地取回用户所需的信息,并将其进行分类整理,在主机上设立固定的“信息频道”,供用户对网上信息进行预定与选择。这些新的服务方式,展示着文献信息服务的新发展。
2.3 服务运作模式将从非网络环境转向网络环境
目前,我国文献信息服务的运作模式大都还停留在非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主要原因是:(1)目前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还是以纸质文献资源为主,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2)大多数用户还是以非网络利用者居多,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普遍存在着技术能力和语言障碍。(3)网络信息资源较为复杂,缺乏稳定性、可靠性和规范性,难以被用户利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教育的普及,未来的文献信息服务将逐步实现网络环境的运作模式。一方面,馆藏资源将逐步转化为网络资源,提供给网络利用者利用。另一方面,丰富的网络资源又将转化为馆藏资源的一部分,提供给非网络利用者利用,从而达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
2.4 馆藏资源将从实物馆藏转向虚拟馆藏
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将逐步改变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未来图书馆将走出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向开放式的分工协作与资源共享发展。图书馆将不再维持大量的实物馆藏,而是注重通过网上收集、整理、加工和网络互联的远程交换、馆际互借等方式来建设虚拟馆藏,最终成为全球“网络图书馆”中的一个个节点。
2.5 参考咨询将从简单问答转向全方位导引
未来的信息咨询服务不是简单的问答式或发布式的参考咨询,而是更注重通过网络对用户提供深入的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在咨询方式上将是即时的、全方位的。如:通过E-mail咨询服务,开展网上FAQ(Frequently Ask Question)服务,利用CU-see Me共享软件,进行即时视象咨询服务等。在咨询内容方面也不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要帮助用户学会利用电子文献,懂得如何选择与利用数据库;如何使用检索语言;如何通过Internet检索工具,从网上查获并下载相关信息;如何操作远程通信软件等。这一切都预示着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综上所述,文献信息服务经历了20年来的风风雨雨,其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文献信息服务将更加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