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81119861224xxxx
摘要:住宅设计越来越重视居住者的舒适度,声环境作为居住环境中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会越来越多的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国一些居住区声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由噪声扰民产生的恶性事件比比皆是。优化居住区声环境可以从建筑形式语言、建筑构造材料,景观植物选择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但最行之有效并降低成本的方法是从源头上进行优化,即通过居住区规划优化达到降噪的目的。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住宅;建筑声环境
1居住区声环境
居住区声环境是指住宅室内、室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范围以内形成的对居住者在生理、心理上影响的声音环境。居住区声环境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理想的居住区声环境应是安静而舒适的,无论室内、室外都不会或较少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身心可得到放松的环境。
城市噪声的种类很多,对居住区来讲,可将噪声分为三类: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和施工噪声。面对这三种居住区噪声,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解决。
2减少交通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
2.1噪声源分析
交通噪声是影响居住区声环境最主要的来源。由于城市规划等原因,很多新建小区的地理位置紧挨城市主干道、铁道或机场,居住区不可避免地受到交通噪声的影响。面对此类时间上持续不断、空间上影响范围广的噪声源,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有两种:避开和隔挡。
2.2避开交通噪声
2.2.1合理选址
避开交通噪声的第一步体现在居住区的选址方面。在设计之初能否正确地选择建筑场地,是影响居住区声环境好坏的症结所在。对于某些声学上难以控制的项目,与其进行大规模修改,不如放弃已选的场地,调换比较安静的地区更为合算。
表1为消除非入侵性运输系统噪声源的距离标准,可供设计之初加以选择。
除此之外,建筑师可以利用一些天然隔声屏障,如用起伏地带、浓密宽阔林带等来分隔铁路、公路等噪声源,如图1所示,用这种方法布置的建筑比处于凹地或空旷平坦土地上更为安静。
表1 消除非入侵性运输系统噪声源的距离标准
2.2.2减少面向交通干道的建筑面积
对于居住区边缘临近交通干线的情况,通过减小面向噪声源的墙壁面积,可达到避开交通噪声的目的。图2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住宅布置方式的不同所做的噪声衰减模拟试验,试验住宅的层数为5层,高度15m,每栋长度50 m。衰减情况是根据多个实际街道实测值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归纳得到的。以沿街建筑临道路一侧的室外噪声级是4类区域的白天环境,噪声限值低为70dB(A)作为参照。
当住宅平行于道路排布时,临街住宅声影区内的声压级可衰减到5558 dB,由此可见,利用住宅本身形体对道路噪声进行遮挡可以有效衰减噪声,但临街一面的住宅建筑受噪声的影响很大,声压级可达70 dB。如将住宅建筑垂直于交通干道排列,临街住宅的声压级可降低3-5 dB。
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将居住区临近交通干道一侧的建筑垂直干道排列会起到一定降噪的效果,但降噪效果并不明显,纵然是离开临街建筑边缘100 m之远,其声压级也仅衰减了10 dB而已。鉴于此,当住宅建筑必须邻街布置时,还需通过绿化将噪声源与住宅建筑隔开一定距离。
2.2.3增大绿化带宽度
乔木、灌木绿地及林带有助于减轻城市噪声的干扰。一般来说应选用常绿灌木、乔木结合作为主要配植方式,保证四季均能起到降噪作用。简单的种几排树是没有什么降噪效果的。当声波穿过树林时,要比无树木的附加衰减量增大1dB(A)/lOm。有时候人们会认为是绿化带降低了噪声,其实往往是绿化带的存在使住宅离开交通干道的距离增加了,同时因为心理作用,树木挡住了噪声源,才会让人们产生“眼不见心不烦”的效果。
以上数据的声源点和接收点都在绿化带中,测量的是声波在绿化带中随距离的附加衰减值。建筑师在进行建筑隔离带绿化设计时,应尽量将乔木、灌木混合使用。在浓密树冠的乔木群植下再配置稠密的灌木丛和草地,宽度仅S}lOm,也可得到3}5 dB的衰减量,非常适合做城市干道旁的隔离带。
综上所述,若选用减小临近交通干道建筑墙壁面积的方法来优化居住区声环境时,必须配合一定距离的绿化空间,才能收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2.3隔挡交通噪声
2.3.1通过实体建筑隔挡
通过实体建筑隔档交通噪声是另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图3仍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住宅布置方式的不同所做的噪声衰减模拟试验。试验住宅的相关参数与上文相同。
图中的建筑排布方式采用混合式,将临街一侧住宅建筑平行于街道布置,形成屏障层,虽然临街一侧的噪声非常恶劣,但可为居住区内部营造优质声环境。数据表明,临街一侧声压级为70 dB,背街一侧声压级可降到51 dB,减小了19 dB,由此可见,通过实体建筑物营造隔声屏障的
论文作者:郝玉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噪声论文; 居住区论文; 环境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论文; 交通论文; 声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