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 要】目的 探讨骨科疼痛管理在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诊治的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疼痛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骨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疼痛管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骨科;疼痛管理;快速康复;应用
引言
学习临床中针神奇功效,应用到骨科临床,能否起到快速康复的效能,通过相关护理研究项目,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到“疼痛管理”领域,能否实现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发挥作用,采用适当的方式护理患者,从而收获患认可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诊治的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27例,年龄在40~88岁之间,平均年龄(62.18±4.45)岁;其中骨折发病时间在2~14h左右,平均发病时间(4.15±0.47)h;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24例,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62.78±4.34)岁,其中患者的骨折发病时间在3~16h,平均发病时间(5.14±0.66)h。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符合临床的诊断标准,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写知情同意书,同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排除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肝肾衰竭者,精神严重障碍者,排除不愿参见本次研究者或不能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健康知识普及:护理人员有义务向患者普及“疼痛管理”知识,采用视频和图片及多种方式,并采用通俗易懂方式向患者通报所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式,特别要说明其中疼痛护理必要性,帮助患者评估病情以增强其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技术性镇痛:理疗可以作为疼痛治疗的辅助方法,骨折早期24小时内给予患处冰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及出血,抑制细胞活动,从而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疼痛,急性期过后热疗、辐射灯照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针刺疗法主要用于慢性疼痛及外科疼痛,必要时采取神经阻滞术及神经外科手术止痛,达到长期止痛的目的;(3)用药护理:药物止痛仍是目前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原则是多模式、个体化镇痛、按时给药,在镇痛效果的同时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用药应遵循“三级阶梯治疗的原则”,从非甾体类药物到中枢止痛药,最后才选用阿片类药物,也可联合辅助用药。①轻度疼痛:选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西乐葆、阿司匹林等。②中度疼痛:可选用中枢性止痛药,如曲马多、强痛定。③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可以通过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多个途径达到超强的镇痛效果,但在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注意监测血压、脉搏、面色。并注意观察呼吸的频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副作用明显,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如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汇报医生。另外术后正确使用镇痛泵等止痛辅助工具,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4)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基本信息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利用疑虑解答及情感抚慰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护理过程中态度亲切,尽力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要,心理安抚患者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进行区别对待,确保患者获得个体化心理疏导。(5)锻炼指导。术后,护士需为患者提供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预防术后疼痛。护士需告知患者坚持进行运动锻炼,循序渐进,可有效减轻患者四肢肿胀程度,可有效避免对静脉回流及动脉灌注造成不良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效果分析
利用VAS评分对患者术后1d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利用调查问卷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医疗效果满意度进行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VAS疼痛评分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VAS评分为(7.37±1.34)分,与对照组(7.40±1.32)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12±1.09)分,对比对照组(6.37±1.25)分有明显的降低(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37±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46±5.12)分(P<0.05)。
3讨论
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组织损伤及修复期间,疼痛剧烈,需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因此,临床上提出了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理想。骨科高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临床不适的症状,帮助患者消除不正常的感觉,不得不提醒值得注意的事项,骨科患者情况特殊,患者康复过程离不开优质的护理工作,否则很难有效地减缓疼痛的感觉,直接影响到患者生活品质改善,最终会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整体效果。分析项目研究收集到的数据,骨科患者接受康复护理时,做好患者思想工作,配合疼痛护理工作,是缓解患者疼痛的有效方式,VAS疼痛视觉根据患者的实际,进行模拟评价,与常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患者VAS之间的评分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疼痛管理,骨科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的结果较好,达到96.37%的较高水平,采用常规护理工作,得到患者评价护理的满意度,数值为85.46%,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果,差异显著。
跟踪骨科患者康复过程,采用疼痛管理,能系统解决患者缓解疼痛症状的问题,提升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分析疼痛管理过程取得的成效,是提升患者认识的有效途径,让患者配合康复治疗更加积极,患者不仅可获得体位护理,也能获得心理护理,视频和音频可以有效地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离不开药物干预,药的选择与其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有关,消除药物干预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疼痛护理管理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玲君.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5):845-847.
[2]张正良,余萍,徐杰,吕晓强.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1):40-42.
[3]韦美爱,吴惠芳,覃照菊,李彦金,玉静.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在骨科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2017,39(01):135-137.
[4]李姚仙.以护士为主体的骨科疼痛管理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3):53-54.
[5]王峻,吴志群,楚丽娟,侯莉莉.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疼痛管理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74-2275.
论文作者:曹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骨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效果论文; 术后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