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运动的飞跃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_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运动的飞跃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_世界历史论文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规律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K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6201(1999)05—0048—06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规律是在主体创造与主体选择相统一的自觉活动中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规律在其运行中呈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而人类社会的跳跃性发展则是这一历史画面的表征之一。那么,历史跳跃性发展是否具有客观普遍性?其成因是什么?历史跳跃性规律与历史一般规律的关系怎样?需要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诠解。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一、历史跳跃性规律及其客观普遍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以“世界历史”为视角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重复性”和“常规性”或必然性。但是,就各国历史发展进程而言并不排除历史发展的偶然性、特殊性和具体性。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的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0页。)社会发展的跳跃性规律则是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具体表征。

所谓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就是在社会历史发展总进程的制约下,具体民族、国家由于其内在矛盾的非均衡性和外部条件的压力所驱动而引起的跨越历史发展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直接进入某一高级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体系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

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作为具有一般性质的特殊规律具有极大的客观普遍性。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普遍性相比较,历史跳跃性规律的普遍性不表现为人类社会系统的一切子系统,即一切地区、民族、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过程都具有的一般联系,而是表现社会系统中某些地区、民族、国家以及某些历史阶段、过程的相对的具体联系;其作用在于把社会系统中的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区别开来;决定社会系统中不同地区、民族、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本质、特殊状况。而这些特殊本质、特殊状况又反映体现了某些地区、民族、国家的共同本质,一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跳跃性规律同样具有极大的客观普遍性。

历史跳跃性规律的普遍性在某些地区、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得到确证。

在西欧,一般地说,这个地区是经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条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规律。但同在这个地区居住的日耳曼人却没有经过奴隶社会阶段,则直接从原始公社制发展到了封建制。东欧地区,只有巴尔干半岛在拜占廷帝国统治下经历了奴隶制社会。而在这个地区居住的斯拉夫人和其他一些较小的民族,大都没有经过奴隶制,而是由原始公社直接进入了农奴制的封建社会。

在美洲,当15世纪哥伦布到达北美大陆时,当地还处于原始的民族公社阶段,自16世纪起由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在当地建立起来的殖民地社会,“一开始就建立在资产阶级基础之上”(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6页。)。 特别是经过1775年的独立战争和1865年的南北战争,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南方黑人奴隶制的庄园经济,使美国跨越了奴隶制、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亚洲地区某些国家在其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跳跃性更为突出。中国近现代史没有经过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直接由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特殊的过渡性的具体形态,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跃进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些历史事实表明,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是对某些地区、民族、国家具体发展进程和状况的抽象和概括,因此具有最大的客观普遍性品格。当然,在实际的历史运动中出现的跳跃性发展,包括在前进道路上出现暂时的曲折、反复、倒退等,都是有条件的,它们只是作为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在不同地区、民族、国度或不同阶段、时期的特殊形式下的表现。但是,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发展作为一条历史规律它所表征的只能是历史发展的共性,而不是纯粹的历史个性。

二、历史运动中跳跃性规律的成因

同其他社会规律相同,历史运动中跳跃性规律的形成有其具体的内在历史机因:

首先,所有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是跳跃性规律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所有制关系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其性质、变化和发展都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力是历史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永远处于不断的、渐进的变化之中。但是一种生产关系被生产力引进历史之后,由于其相对稳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始终与生产力的发展同步并行,做到完全适应,而是表现出偏离生产力相对独立发展的特性。表现在:它可以在一定历史时期滞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可以超越现实生产力的状况,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头;它不仅与生产力发展的大的时代相适应,而且因一定时代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不同还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甚至是性质截然相反的形态。例如,奴隶的和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以及东方公社所有制关系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并和较低的社会工艺技术水平相适应;同样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和商品经济居支配地位的时代,即人类历史经过私有制的充分发展而向更高的公有制转折的伟大时代,社会的所有制形态则必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或社会主义公有制。前者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阶段,后者是公有制发展的低级阶段。这两者都是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基础,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历史上的五种所有制形式正是与生产发展的大的历史时代相适应的。但是,所有制形式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就有更大的历史选择性。正由于所有制形式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和历史选择性的特点,从而使跳跃性规律成为可能。

其次,主体人的创造活动具有的超越性,为历史运动中跳跃性规律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主体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个体的能力主要是一种自然力,这种能力基本上是从种系的生物遗传获得的,动物的活动方式是由系的遗传所规定的,所以动物不能超越自身活动及其后果对自身的制约。而人的活动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人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这表明人的能力都具有受动性。但人作为能动性的创造主体,不只是适应现存的条件而活动,而能够凭借历史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不断地改变条件,进行新的创造,并且能够不断突破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突破自己活动的限制,否定自己的活动和活动对象,超越自身,使自己活动的价值目标和能力不断得到新的提升。这表明主体人的能力在发展中又具有超越性。正是由于人的活动所具有的这种超越性,决定了人类历史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跳跃性发展的可能。

第三,人类社会总体即“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制约性或强制性,是历史运动中跳跃性规律实现的前提条件。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在一定时代,总有一定所有制类型的社会有机体作为世界性的体系,位于该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中心,而这种“典型”的所有制形态往往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价值目标和趋向。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到当时人类历史的全部进程,并对在此时期处于落后状态下的民族或国家形成不可抗拒的制约,致使这些国家或民族跨越一个甚至几个历史阶段被强行纳入到“典型”代表的社会形态之中,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非常规性”、跳跃性。

第四,“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所造成的国际间的交互作用是历史在其运动中出现跳跃性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近代,世界历史的形成,资本主义时代一开始,就意味着世界各民族、各国家无法逃脱地被卷入资本主义经济的巨流之中。这是由于,在世界性历史总体的资本主义时代,商品生产是基础,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而商品交换就是一种经济交往。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不论是从原料来源、销售市场,还是从资本积累来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都必然要跨出国界,侵入到世界各地,从而产生世界性的经济交往。至此,各民族、国家的闭关自锁再也不能从容地存在下去了,他们逐步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和交往。正因为这种国际经济的交往,使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不仅受到本国生产、经济状况的制约,而且也受到整个世界生产、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这种国际间的交互作用的结果,便有可能造成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上的独特道路,即有可能使某些国家、民族借助世界全面生产的力量来实现生产关系个别发展阶段的超越。

第五,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社会运动中实现历史阶段超越的内在根据。社会的一切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主要生产力的情况下,社会实现发展阶段上的超越最基本的条件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在古代,由于科技发展是非常缓慢的,人们在生产方面都是按常规和老经验办事,选择技术的余地几乎没有,因而很难超出这种水平实现某种超越。近代以来,特别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甚至呈现跳跃式发展。一方面,科技知识的数量越来越多,知识老化和更替的速度越来越快。据推测,人类知识在19世纪大约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初每30年增加一倍,50年代每10年增加一倍,到70年代每5年增加一倍,现在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目前,90%的物理、化学、工程和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获得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科学发现用于生产的过程已经不需要上百年,甚至不需要几十年,而只要用几年的时间。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这种明显的跳跃性,因而为后进国家创造了超越某些生产阶段以至赶超先进国家的契机。

总之,历史运动中跳跃性规律是多种历史机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实现是历史的必然。

三、历史跳跃性规律与历史一般规律的一致性

由于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作为一种特殊规律,内在于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中,并表征着历史一般规律,因此,跳跃性规律也只有在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中才能实现。即是说,历史跳跃性规律和历史一般规律不是相悖的,二者是统一的。这表现在:

首先,历史运动的跳跃性规律受制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因为:其一,历史运动的跳跃性规律,是在历史普遍规律的作用支配下发生的,是这一规律运动发展及其各种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比如,在近代东方社会超越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并不是完全脱离开社会发展的总进程的产物,而恰恰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使得那些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变革的民族有机会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它们通过强大的生产力改变了落后民族的传统走向,而将其强行纳入到世界历史体系中。然而,东方社会进入世界历史进程所普遍付出的高昂代价是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中,东方国家在西方宗主国的残酷统治和肆意掠夺下,不可能在资本主义道路上迅速发展起来,实际上被注定将长期陷于苦难之中。至此,东方社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艰难的选择:发展资本主义,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再退回到以前的社会状态中,而传统的社会结构已经解体。这就意味着,东方社会必须沿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向前进!正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不可抗拒的制约作用下,东方社会逾越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因此,东方社会的“超越”不是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规律的否定,而是在这一普遍规律的支配、影响、制约下,以一种特殊方式实现了人类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普遍规律。其二,跳跃性规律的运行机制内在于历史一般规律之中而不是之外,它所表现出的非常规性,归根到底也要体现历史一般规律的性质、特点,“复归”历史一般规律的常规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表明,18世纪以来“资本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特别是伴随着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和各民族,先后卷入了资本主义的普遍竞争并被连成为相互依存的整体,即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第一次以整体的形式跃入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上,对世界经济起主导作用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规定着世界这一发展阶段的性质,也同时规定着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东方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社会性质。比如,中国虽然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非常规的,但从世界发展的整体看,它已被“世界历史”的新质即资本主义所规定,打上了资本主义的印迹。可以说落后的近代中国是以特殊的方式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它的种种苦难,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能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但资本主义形态所达到的高度的商品经济和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则是不能超越的,而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即是说,中国特殊发展道路的形成、实现机制内在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之中而不是之外,并且这条道路所表现出来的非常规性,归根到底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制约、支配。也必须体现、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性质、特点,复归历史一般规律的“常规性”。其三,跳跃性规律所表现出的“超越性”不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是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制约下的“超越”,即这种超越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和水平为前提。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如果不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足以能够使一些民族和国家对某一历史阶段进行超越的话,那么日耳曼民族跳过奴隶社会形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正是资本主义通过强大的生产力而改变了落后民族传统走向,驱使一些民族和国家跨越几个历史阶段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同样,当东方落后国家在超越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之后,之所以无法超越商品经济阶段,就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在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从而决定它们“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所以,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发展是有限的、相对的。

其次,历史运动的跳跃性规律反映并实现着人类社会演进的总趋势。表现在:其一,从方向上看,跳跃性规律所呈现出的是历史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阶段的跳跃,即是向历史前进方向的跳跃,而不是相反。历史发展的事实表明,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演进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循序递进的方向具有不可逆性,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任何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内在社会结构具有怎样的特殊性,也无论其是与历史同步常规发展,还是跳跃性的“超常规”发展,都必须体现表征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共性,即只能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运行或跳跃。其二,从发展道路上看,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直线的,而是充满艰苦卓绝的斗争,甚至包括历史的暂时倒退。其发展道路的“非直线”性也恰是历史发展总进程曲折性质的具体显现。其三,从制约机制看,历史发展中的跳跃性规律所体现出来的对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的性质,必须以自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达到足以能够超越的力量时才有可能。在近代东方,无论是俄国还是中国,它们之所以能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由于其自身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准备了足够的力量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超越的。比如中国,自从进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后,由于它处在资本主义世界有机整体中,因而它的生产力发展不仅受到复杂而多元的生产关系的作用,也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的国际关系发生相互作用;中国的生产关系不仅同本国的生产力发生关系,而且要同更为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相互作用。这样,随着国际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扩张,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农民破产,沦为无产者和半无产者;同时产生了两种资本主义形式: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而无论是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官僚资本主义,虽然它们最终都没有走上发达的、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但是这毕竟表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主义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这就足以使中国产生类似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冲突以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从而使中国自身内部生长出包括生产力因素在内的体现社会主义未来的客观因素,从而为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可能。这又表明,历史的跳跃性规律与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二者实现的主要制约机制是一致的。

总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共性和个性、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历史运动中的跳跃性规律以其多样性、个性和特殊性表现出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共性和普遍性。因此,它不是对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叛逆,而恰恰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相一致的。

[收稿日期]1999—01—22

标签:;  ;  ;  ;  ;  ;  ;  ;  

历史运动的飞跃规律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_世界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