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维护地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铁运行环境为地下,内部空间较小,且通向地面低出口相对较少,特别是大城市中地铁客流量较大,人员密集度较高,若发生突发性的地铁安全事故,在人员疏散和救援中将会受到诸多限制,容易引起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因此切实维护好地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铁;运输安全;因素;措施
目前我国诸多城市中已经进入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运输效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铁的安全运输对于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探讨影响地铁运输安全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改进策略,有利于维护地铁交通的安全运输,充分发挥地铁轨道交通在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地铁运输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在地铁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工作人员在其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未能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认识。其次是地铁基层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务实精神较差,未能对地铁运输中的相关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且作业过程相对简化,容易造成地铁运行的安全隐患。
二、地铁运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地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安全意识
地铁站点是城市中人流高度密集的场所,同时也是安全事故高发区域。地铁站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地铁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水平将对地铁运输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例如在地铁站内若发生安全事故时非常容易引发人群拥挤,再加上地下空间相对封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再发生安全事故后对人员进行疏散的困难度较高,因此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地铁行车设备
地铁运行过程中需要诸多设备提供支持,因此行车设备的高效运行与安全性是影响地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部分行车设备在出现安全隐患后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修理和维护,或者由于地铁行车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行车设备维修与管理制度,对于相关设备事故的分析也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于内在原因之间联系的深入剖析,因此对地铁行车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三)公共安全事件
地铁的运行区域位于地下,因此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在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后乘客的疏散和逃生较为困难,因此地铁也成为恐怖分子策划恐怖袭击事件的高危区域。例如近年来发生在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事故以及韩国大邱市的地铁纵火事件等死伤人数较多,可以得出地铁已经成为恐怖主义者进行攻击的重点目标,因此加强地铁的反恐防控体系势在必行。
(四)安全管理制度缺陷
地铁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对地铁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地铁安全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乘客的管理,由于地铁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使得未能发挥出安全管理制度在维护地铁运输安全中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制度当中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内容规定的不够细化,容易发生工作批披露,另一方面是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对乘客安全乘车的相关规定,使得在遇到突发事件后,乘客不能够有效保持冷静,容易发生拥挤混乱,造成地铁安全事故升级。
三、维护地铁运输安全的措施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地铁运输安全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地铁站运输安全评估体系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除,有利于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输。地铁安全评估体系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对当前地铁运行系统中的相关情况以及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评估,对安全等级进行分级,并据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及时排除系统中的安全隐患和因素,确保地铁的运输安全。首先应结合地铁运输次数和乘客数量等对地铁运输进行安全指导,确保地铁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与应对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地铁安全评估体系进行定期的更新及完善,不断提升技术等级,确保地铁安全评估体系的准确性。
(二)加强地铁设备的检修与更换
通过对相关地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很多地铁运输安全事故均是由于地铁硬件设备发生损害所引起的,因此为了确保地铁运输安全,应该加强地铁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在地铁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中应该加强设备的更换与检修,针对发生老化或损害的相关设备应该进行及时的更换及维护,确保相关设备能够有效满足地铁安全运输的需要。除此之外,在对地铁相关设备进行安装或维护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由于操作不当对地铁设备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图1 地铁设备检修
(三)建立地铁反恐防控体系
加强地铁车站的反恐防范,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重点车站的监控和巡视,另一方面还应该对各个地铁运营路线以及车站安全全面覆盖的摄像设备,加强对于地铁运行沿线的安全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地铁运行系统的智能反恐防御水平,逐渐建立起完善的地铁反恐防御系统。针对人流密集的进站口、出站口、检票处以及售票机等区域加强智能摄像头的安全与部署,保障地铁车站的公共安全。
(四)加强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
地铁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针对新老员工开展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事件处理能力,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满足相应岗位需求。还可开展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等形式的知识竞赛,提升工作人员在安全事故中的处理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结语:地铁的安全运输是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地铁建设项目地投资成本高、涉及范围广,因此地铁的安全运输意义重大,地铁公司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输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不断优化安全策略,为地铁的安全运输提供良好保障,切实维护好城市地铁运输安全性,维护城市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雨洁,李宗平.大客流条件下地铁旅客运输组织[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2):58-63,70.
[2]黄伊聪.探究地铁运输自动化系统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2427-2427.
[3]张艺.浅析地铁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3890.
[4]罗倩雯.新形势下地铁运输安全分析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5):970.
论文作者:苗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地铁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城市论文; 行车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下论文;